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五华县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7856
摘 要:小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国力发展的储备力量,对其进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促进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许多学校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各学校应通过构建专业师资队伍,完善各项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五华县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小学生;五华县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我国要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一、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自身发展的内驱力,也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原动力。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小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被激发,创新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反之,如果忽视了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创新能力表现将急剧下降。

  二、五华县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的大部分学校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这就造成了目前一些老师“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对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的一种损失。

  (一)小学创新教育专业师资缺乏

  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一支创新教育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但目前,五华县小学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需求。

  一方面是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仅有小部分教师是本科学历,大部分是大专学历,甚至少数教龄比较大的老师是中专或中师学历,而且在专业的分布上,因课程体系的需要,现有大部分教师都不是理工科专业。在以年级排名、重点学校升学率为首要任务的驱使下,各科教师每节课忙于追赶本学科的教学进度,没有余力对学生开展学科外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另一方面是创新教育师资队伍人员的专业化有待提高。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科学课,大部分科任教师都是学校领导指定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基本没有设立专职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往往缺乏自然科学学科的专业背景,同时由于该课程不是主课,教学过程往往流于形式,这无疑是五华县小学现有创新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中的薄弱环节。

  (二)创新学习氛围有待提升

  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不仅使教师“急功近利”,而且使家长和学生也“急功近利”。这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明显不符,同时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最基本看法与倾向性,对各科目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

  五华县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数学、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美术、体育、音乐、科学、品德与生活九门课。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后发现,大部分小学都没有按照省计划安排科学课课时,有些学校即使安排了课时,由于师资、场地、教材不足等原因,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年级的这些课时也仅仅是显示在课表中,实际的授课过程往往大打折扣,被挤课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

  “填鸭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难易度可以由教师决定把控,是教师最擅长的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实现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然而,“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由于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个体差异性,也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能一味地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常态,主观能动性被压抑,创造性思维得不到训练。同时,“填鸭式”教学使得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教师沉浸在自我授课中,部分学生神游在自己的世界中,教学效果堪忧。

  (四)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单一

  调研发现,一些学校怕耽误学生学习,将高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课(信息技术、科学课等)、人文素养课(社会与品德、音乐、美术课等)改为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课时间。同时将课外活动时间缩减甚至删除,课外活动往往只存在于体育课,能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基本没有,更不用说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制作、科技发明等实践活动。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更为普遍,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逐渐变成应试机器,单一、贫乏的校园活动,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无益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五华县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教育梯队

  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是加强五华县小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当务之急。

  首先,可以通过校本培训、区域协同培训或高校中小学协同培训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特别是科技创新教育所需的理论及专业知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可以通过科学课程教师专岗专聘、提高待遇的方式,推动实现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专职化”。最后,可以通过与社会科技创新机构、地方高校合作,聘请科技创新机构或者高校的专家,通过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的形式充实学校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搭建创新教育梯队。

  (二)重视各学科的科学精神,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各学科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生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各学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本学科科学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小学科学课程,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多种训练的机会以及开拓的视野,科学课程必须按照课程标准面向三年级至六年级全体学生,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安排课时。

  (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体验式教学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同时强调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此,在小学科學课教学中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运用“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最早提出者大卫·库伯(David kolb)认为,“学习是通过经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知识源于掌握经验和转化经验的结合体”[3]。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规律,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将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的形式呈现或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得到合适的体验,从而感悟、理解、反思所学内容,建构与此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形成行为习惯,建立相应的情感、态度、观念。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没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采用图片、视频、道具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四)评价体系多元化,促进教学相长

  评价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师来说是为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改进教学。然而我国目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大部分是通过笔试进行的,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大部分是通过学生成绩排名进行的,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使学生和老师都陷入“争名夺利”中,而忽视了教育评价的本质。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应该是考试与学生日常表现性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学生日常表现性评价包括模拟表现、口头表述、结构性表现测验、实验及档案录等,这些评价形式在教学评价中应该被重视。内部评价主要是指学生本人对自己进行评价,可以起到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外部评价既包括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学习伙伴的评价。

  (五)搭建科技实践平台,激发创造性思维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学实验报告会、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科技创新讲座、科技竞赛活动、科技成果展、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等活动,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科技就在身边,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科普知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Kolb D.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ewJersey:Prentice Hall,1984:41。

  作者简介:曾兰红(1985—),女,广东梅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教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