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稳定推进,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承担的任务和所处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共青团组织更好地服务于青年职业发展,促进成长成才,是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国有企业青年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难点和问题,探讨提出国企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对策。
关键词:共青团;青年成长成才;国有企业;对策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國家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作为企业的主体和生力军,青年的成长成才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共青团组织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和经理层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必须发挥好共青团组织优势,将建功立业与服务青年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立足团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提升,在生动实践中寻求青年成长成才的发展道路,使其在国企深化改革和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现状
(一)青年职工主要特点
近年来,企业新入职的职工以大学毕业生为主,青年职工逐年增多,并成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新入职职工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随着时间推移,其年龄段已逐渐由85后基本过渡到95后,尤其是职工青年群体,此特征更为明显。
1.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青年人都具有探索精神,当他进入到一个新的事业环境中时,他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学习,能够对他事业的发展和个人进步有所帮助,并希望个人的付出能够获得价值回报,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在专业上取得的成绩能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更多认可。通过这些认可在单位中获得荣誉或晋升,他们认为,这才是他们自我价值的体现。
2.思想活跃、观念超前
目前,国企的青年职工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的环境正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各种新鲜事物,使得这些青年思想活跃,观念超前。生活中他们注重的是自我个性的追求和人性的自由,而在工作中,他们也会将这种个性自由带入。虽然他们不太愿意被约束,但青年职工在工作中更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对于工作中的新想法和新观念更容易转变与接受。
3.渴望成长
每个新入职国企的青年职工,都希望自己选择的企业能给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成长平台,自己能够在企业帮助和自身努力的结合下快速成长、快速成才。而一些已经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青年职工,由于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关键技术,已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发挥自己的才干,这时对于他们来说,企业能否给予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否给予他们更高的荣誉和地位。
4.良好的创新意识
目前,国企的青年职工基本都受过高等教育,由于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他们的思维更开阔,创新意识更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这些青年职工就成了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同时,个人文体特长明显、才华横溢的青年占比进一步提高,舞蹈、表演、写作、播音、书法等各方面人才层出不穷,多人有全国参赛经历。
(二)青年职工发展现状
虽然我们都认识到了国企青年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国企青年职工流失严重的问题仍时有发生。本文收集了笔者所在三级单位2015年以来的青年职工离职情况及原因,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职工流失和发展现状,对本文研究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对策具有很好借鉴意义。图1为2015年以来调研单位离职人员工龄分布,图2为离职人员学历分布情况,从离职人员工龄分布情况来看,流失的职工主要分布在工龄在5年及以下和10年及以下,年龄基本上都在35周岁以下,青年职工离职率较高。从离职人员学历分布情况来看,离职的青年职工大部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越高的职工离职率越高。从离职人员岗位分布情况来看,生产岗位的职工离职率相对管理岗位要更高。
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可将青年职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工资薪酬分配问题。国企中一定程度存在“终身制”“平均分配制”等不合理的劳动机制,在用人机制上也存在论资排辈现象,分配制度在干多干少上没有明显差异,新入职职工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青年职工没有工作动力、没有积极性,这些情况很容易造成青年人才的流失。
二是人才成长通道问题。国企中“员工能进能出、领导能上能下”的机制尚不完善,同一批入职的青年职工数量多、竞争激烈,造成部分青年职工看不到希望,在同一岗位上的时间太长,失去对工作的热情,这部分职工很容易会选择离职。
三是忽视对青年工作之余的关心。新入职的青年渴望被重视的意识比较强,而企业更多关注的是青年是否能在积极主动融入岗位的前提下做出贡献。当青年的付出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时,他们则更需要工作之余的关心,找回“存在感”,然而企业往往忽视了对青年工作之余的关心,致使青年们有些苦闷,“没地去”“没事干”成为一大难题,久而久之,青年自然就离开了。
四是对当前的工作缺乏兴趣。大多数青年在参加工作之后,一般都会分配到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岗位,但部分青年因岗位的职数有限或其他岗位的需求,导致不能从事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工作,只能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这也是造成部分青年离职的原因之一。
三、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难点与原因分析
(一)共青团组织的地位存在边缘化现象
一是党建“四化”导致共青团组织地位边缘化。由于前些年,国企党建工作不同程度上存在“四化”问题,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主要资源都依靠党组织的支持,在这种环境下,共青团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受到一定影响。二是行政不重视导致共青团组织地位边缘化。在国有企业中,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工作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甚至有些时候被看作“张口部门”。一些经理层认为共青团工作就是党务工作的一个分支,日常工作就是开展青年娱乐活动,对共青团的工作不够重视,在资金划拨、人员安排、资源配置上没有给予大力支持。
(二)共青团建设虚化弱化
一是组织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企业团组织建设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团组织未做到全覆盖、团组织长期未换届以及团组织评优评先工作长期未开展等等,造成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的地位降低,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团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二是团干部队伍建设虚化弱化。国有企业团干部基本都是兼职,并且缺少专业化培训,大部分团干部并不熟悉基础团务知识,对工作的规划性不强、力度不大、吸引力不足。大部分团干部都源于青年,他们对服务青年意识不强,加之对自己服务青年发展的能力没有信心,更多的是“等待上级部署”或者干脆“走一步算一步”,在了解青年、服务青年、为青年发声的作用发挥不到位,与青年心目中团干部的形象有差距。三是缺少有效的考评机制。企业虽然将团的建设作为党建考核的一部分,但存在定性考评多、定量考评少的问题,团干部的绩效考评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团内工作好不好与团干部的薪酬和晋升不挂钩,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三)缺少沟通和交流
一是缺少向党政定期汇报的机制。在与企业党委、经理层沟通汇报方面,共青团组织存在“汇报工作亮点多”但“汇报存在的困难问题较少”“常态化定期汇报工作少”等问题。二是缺少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在国有企业中,共青团组织除了需要党政的大力支持外,也离不开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长期以来,由于共青团组织工作的缺位,团干部认为只要开展好活动就意味着做好了共青团工作。有些共青团干部存在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但虑事不周的问题,容易给其他部门留下“单打独斗”“不善配合”“功劳独揽”等印象,结果给团组织服务青年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内部阻力”。三是缺少與青年有效沟通的机制。企业在与青年沟通交流方面采取了召开青年座谈会、建立微信平台和下基层调研等方式方法,一定程序上拉近了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距离。但是这些常用的方式,却没有打通与青年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微信平台和基层调研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层青年给团组织提出的困难,往往只能说能解决的,不说解决不了的,长此以往,就会欠下许多“旧账”,有的虽然暂时解决了,但由于团干部的兼职化、精力不足及跟踪不善等问题,导致部分工作效果逐渐变差。
四、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对策研究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团要求,夯实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
1.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电力行业是一种艰苦的行业,特别是对我们发电企业来说,常年在生产一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要通过大力选树艰苦奋斗的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正气,正面引导,激励青年。二是爱企爱岗精神教育。要加强青年的企业荣誉感教育,通过开展“企业改革问计青年”“管理工作大家谈”“金点子”大赛等形式,畅通青年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在企业和青年之间建立一种休戚相关、荣辱相依、患难与共的密切情感关系,培养青年的企业归属感,用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三是新的成才观教育。要注意挖掘那些在普通岗位通过自身努力成长成才的典型,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倡导新时代青年成才观,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青年身上无穷的发展潜力转化为实际本领和全面素质。
2.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
一是建立全方位考评机制。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委领导班子和分管负责同志工作考核及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体系,做到团建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二是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按照团支部工作手册要求,抓好“三会两制一课”的落实,严格定期监督检查。以严谨规范的程序按期进行换届,配齐团委班子。抓好团费管理、团员离团、团员入党、组织评优等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增强团员对团组织的归属感。三是创新团组织设置。要重视团员少青年多的项目团组织建设,加强团建创新工作,成立青年工作部或青年工作委员会,切实解决“组织无团员,青年无组织”的问题,消灭团建空白点。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水平
一是要大力开展团组织书记的公开竞聘以及团干部的公开竞选,选强配齐基层团支部队伍,不断选树优秀团干部典型。二是要强化团干部的政治素养、作风素养和能力素养,加强团干部之间的内外部交流,开拓团干部视野,掌握开展团青工作的新手段、新方法。三是要督促各单位吸收团委书记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列席各种会议,以培养团干部的大局意识和领导工作方法。
(二)加强与党政沟通,积极获取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资源和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团组织定期向党政汇报工作机制,利用月度党群工作例会,向党委领导汇报青年思想动态、发展情况,以具体的案例汇报活动开展、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向党委积极争取必要的支持。每半年向公司党委汇报一次共青团重点工作任务,让党政主要领导了解青年发展现状、共青团工作开展困难等情况,解决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中“拦路虎”的政策,获得资源以及经费的支持。
(三)加强与其他管理部门的沟通,寻找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结合点
一是要加强与基层党支部的沟通。在国有企业,党支部与团委共同负责领导团支部工作,共同承担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共青团组织应加强与党支部的沟通,联合党支部制定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对策和计划,发挥“1+1>2”的作用,应该经常性地共同参与团支部的会议和活动,对支部青年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业务职能部门是负责企业的某一具体业务的主管工作,其管理的对象是部门全体成员,这就与共青团组织存在职能和对象上的“双重合”。因此,共青团组织必须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合作,发挥青年人朝气蓬勃的优势,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机共同开展或推进工作,在活动中发现、培养、锻炼青年。三是加强车间班组的沟通合作。在企业中,青年在组织关系上很多一部分属于共青团组织管理,而其人事关系则大部分归属于一线的车间班组。如果共青团组织与车间班组沟通不善,便会出现“青年想参加活动不能参加”的矛盾现象,青年受“夹板气”,从而导致青年对企业和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降低的问题。共青团组织必须重视与一线车间、基层班组的沟通,可以寻找适当的工作结合点。
(四)加强与青年的密切联系,提高精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水平
1.建立健全青年职工档案
共青团组织要提高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水平,就必须对企业每一名青年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本上有账”,不断建立健全青年职工档案,做到服务青年时“有的放矢”“精准下药”。在设计的青年职工档案中,不仅要有传统青年花名册或简历中的基本信息,可以对青年婚恋情况、家庭情况、生活爱好等生活信息进行完善,同时对青年在企业中的发展路径进行动态跟踪记录,不断完善共青团组织需要对青年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关内容。
2.实施青年发展规划(IDP)
共青团组织可以在探索青年成长量化积分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青年成长成才动态跟踪管理报告》,对青年在工作岗位、平时生活、学习提升、竞赛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从不同维度建立一套对青年IDP導航的“指挥棒”,帮助青年设定不同阶段的IDP,并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打分。将动态跟踪管理记录在册后,提供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考察青年人才和后备干部的重要依据。这样团组织不仅帮助青年制定了个人IDP,帮助他们度过了迷茫时期,而且为企业发展、青年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3.打造青年成长成才平台品牌项目
一是创办青年夜校,打造全时段提升平台。为帮助青年从“工余休闲的8小时”实现弯道超车,加快青年成长成才速度,共青团组织可以联合培训中心开办“青年夜校”,定期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邀请一线青年骨干或技术专家开展青年大讲堂,为青年开辟一条新的学习之路。二是打造青创空间,开辟青年创新创效的阵地。在企业里,党政对于青年创新创效工作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共青团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工会之间的沟通合作,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个青年专属的青年创新空间,成立青年技术攻关小组或团队,同时积极争取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套建立创新基金和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引领、以项目化管理模式,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三是建立青年之家,为青年提供活动交流中心。充分利用国有企业资源优势,利用新媒体在线上建立青年“网络之家”,在线下建设闲暇时间青年能够聚集、活动、交流的新空间,定期举办“青年悦读会”“团团有约”等特色活动,为团员青年搭建圆梦出彩的平台。
五、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和对策研讨,研究国有企业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机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共青团组织要想做好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工作,创造价值,就必须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态度,加强团的自身组织建设、团干部和团员的队伍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团,提高团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但也不是共青团组织的独角戏,必须加强与企业党政、其他业务部门的协同合作,寻找共同推进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三是有效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企业留住优秀青年人才最有效的途径,既要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还要建立配套的激励和培养机制,注重过程的动态跟踪,这样才能让青年留得住、信得过、用得上。四是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既要立足企业发展大局,也要切合青年实际,要创新服务机制和载体,加强共青团组织系统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有针对性的打造符合青年特点的服务项目,提升精准服务水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