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175
于淼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市建设带来了全新机遇,同时也为城市的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城市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数字化的城市管理,既能够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也能够提高城市的发展速度。公共管理是发挥城市价值与功能的主要手段,也是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进而针对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措施,旨在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优势充分凸显出来。

  关键词:公共管理;城市管理;数字化管理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数字化城市管理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相关部门应根据发展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职能。所谓数字化城市管理,则是借助相关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社会公众利益以及人们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创新城市管理水平与管理方式,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1][2]。近年来,因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其相关的管理问题也相继出现,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应对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进行革新,数字化管理方式能够精确定位管理空间与时间,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

  (一)政策实施方面的问题

  因缺乏必要沟通交流、上下级信息传递出错、利益驱使等因素的存在,在实施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中,应采取时效性措施解决信息不对称等相关问题。从实施公共政策这一角度分析问题,這项工作主要由5个环节构成,彼此相辅相成有着必然关联,同时需要公众积极参与其中。相比较而言,这属于一项值得发扬的工作,但是公众在参与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所参与的范围也相对狭隘。在执行方面,数字化城市管理也存在不足,受政策自身因素的影响,在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执行部门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较低,没有将政策的主观意图完全传达出来,公众在接受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甚至存在抵触心理[3]。

  (二)公共组织方面的问题

  在城市化管理中,非政府组织并没有积极参与其中,其主要的参与者就是城市的政府组织,所参与的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在比例方面不平衡,公众组织难以获取民众的信任。在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方面,职位冗余的情况依旧存在,对于工作内容存在共性的职位,依旧为设置多样化的职位,现有公共组织的结构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甚至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开展志愿者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当志愿者进入组织后,因缺乏细化具体的招募标准,会受管理者主观臆想的影响,当志愿者进入组织之后,尚未接受系统的培训,对于相关组织的规定与制度并不了解,志愿者逐渐成为一项不稳定的内部因素。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的本质是为大众提供服务,在实际的工作中因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疏远群众的情况也时而出现,尚未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三)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估方面,因现有的绩效评估标准具有广泛性与精细化特点,再加上缺少广泛或者精细的标准,导致绩效评估并不符合实际发展情况。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因缺乏可靠的准则而忽略实际发展情况,最终所获取的评估结果缺乏可信程度。另外,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中,在部门设置方面也存在不足,并没有将绩效评估部门独立出来,尚未专门设置,仅仅是将绩效评估作为一项职能,将其分散到各个部门中,导致评估关系缺乏统一性,多方评估组织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认为绩效评估较为烦琐。最后,现阶段所采取的绩效评估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传统,尚未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引入新的评估技术与评估方式,缺乏创新性,评估过程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随机性,尚未得到有效监督,最终获取的评估结果也会因此失真。

  (四)专业人才方面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管理机构中,信息化水平较高,但是在基层机构中的信息化水平却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在不同结构中,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依旧存在。在部分机构中,能够使用的专项资金相对有限。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所开展的部分项目需要一次性投入,在后期的日常管理、维修、设备更新等过程中,依旧需要耗费资金。因此,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投入与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后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目前,我国高科技人才相对匮乏,从而会阻碍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顺利推进。

  三、公共管理角度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策略

  (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都应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操之过急极易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应与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结合起来,采取符合该城市后期发展的战略,循序渐进地提高城市数字化建设水平。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明确所开展工作存在的利与弊,对于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公众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因此,城市建设者在开展工作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能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数字化的手段把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仅能够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够提高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的长治久安。

  (二)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

  将健全的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基础,其中所包含的硬件设施有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各项操作运营管理模式,都是必备的软件设施。为真正提高信息化城市管理水平,应从硬件与软件这两方面共同努力,两者均衡发展。当引入市场机制之后,在政府的监督下,评价考核指标的真实性才能够得到保证,并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开展这项工作的效率。此外,运用多元化的市场管理手段,使市场当中的各个参与主体积极参与其中,针对不同主体的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与其相匹配的方式。在数字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集合企业、社会团体、公众等各方面的力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提高社会整体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给予顶层设计与实施应有的重视。相比较而言,数字化管理属于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其中不仅要应用各项信息技术,同时需要对相关政府部门与职能部门进行整合,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数字化城市建设,既是后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还是规划现代化城市的主要途径。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对各项标准与关键技术进行协调管理,考虑相关兼容性问题,对于其中的各项子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此外,数字化城市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于社会当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信息的开放程度与透明程度,對现有数字资源的潜在作用进行充分挖掘,不仅能够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还能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为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奉献绵薄之力。

  (四)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数字城市化属于一项兼容性较强的概念,不仅涵盖技术工程,还包含技术、管理、人文、经济等相关领域。在建设数字化城市的过程中,并非单纯地将各项信息基础设备与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组合,更加注重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需要对现行政府组织机构、行政流程、运行方式进行重新组合或者再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满足其顺利运转的需求。因此,提高建设管理团队的信息素质,对于顺利开展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满足数字化城市管理需求,管理人员应摆脱传统固有思维的限制,将现行的信息化要求作为前提,协调管理相关工作。最后,信息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结语

  数字化城市对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措施,不仅有利于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还有利于提高数字化城市的管理质量与效率,满足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常照其,汪自书,赵晓飞,等.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水环境精细化治理研究——以德州市为例[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7.

  [2]宋晓龙,任恒阳,矫雪梅,等.海绵城市片区规划设计方案探讨[C]//第十三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2018.

  [3]王乐强.对建设全域“海绵城市”的几点思考[C]//第四届中国水生态大会,201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