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形成正向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现状,提出高校在新时代完善网络传播机制、加强大学生理论讲堂教育等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随着网络互联,思想交流互通,大学生面临多元、多变、多样、多动的价值观选择,而作为对大学生行为负有责任的高校,其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进行新时代建设的接班人素质问题。
一、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信息多元化带来思想价值挑战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提升了大学生从课堂获取知识的效率,但也带来了许多思想领域方面的挑战。
一是网站、微信群中一些热文、爆文中的错误思想对大学生的误导十分严重。例如,一些人通过各种语言、学术包装等在网络上以还原历史真相、解读历史真谛等为幌子,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有功之臣或中国先进事迹代表人物等随意进行所谓的深度分析,这些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是在一些比较活跃的论坛中,大学生的一些跟贴发言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水军”利用,这些“水军”以交友、论点交流为名,发展线上好友,再“润物无声”地向其他人传播非主流价值观等。
三是网络经济带来的消费先行价值观泛滥。可以说,当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拥有激情、视野开阔、思想进步,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虚荣心、自尊心、好胜心强,随着网络经济发达,大众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如淘宝“双11”活动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会忽视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跟风消费、盲目攀比等,这一现象最终会给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稳固带来挑战。
(二)全球制度与文化的冲突带来价值观困惑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当代大学生容易产生一个巨大的困惑: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别在哪里?解答大学生这一困惑并使其形成主流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时间以来,西方各国敌对势力纷纷将中国高校视为价值观分化的重要场所,将正在形成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当代大学生视为重点对象,因此,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形势非常严峻。
当前,有全球不同的思想浪潮及文化间的碰撞与结合,有不同社会思想的激烈斗争,而随着网络信息的汇聚和广泛传播,必然对高校师生的个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产生巨大影响,这势必也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带来挑战和压力。例如,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正确解读苏联解体、苏共失去政权?如何向大学生传播正向的价值观?这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守护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
(三)市场经济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带来思想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阶层分化唤醒了人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特别是对接受新事物较快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更强。此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攻势也向多样化、深层次方向拓展,目的在于引诱大学生出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
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是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面对的潜在威胁知之甚少,对世界形势也缺少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只看到表面的和平环境,而忽略了隐藏起来的不安全因素。因此,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政治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加强思想政治课堂教育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政课教师的高度重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内容枯燥,到了大学可以不用再学思想政治课程,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课让位于专业课,导致思想政治课堂缺失,极易使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趁机侵入。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建设,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
一是要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上课频率。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主干渠道,其首要也是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应是意识形态目标,即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安排每周至少一节课对大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生们能够浸润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环境中。
二是思想政治课堂要以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要在课堂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课堂的主要核心内容,并且与历史故事、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先进事迹典型等相结合,使学生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加强思政课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传道者自己要首先明道、信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拥有主流价值观和坚定的政治方向,要做到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起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四是要创新教育模式。高校要积极应用各种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活动内容,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判断意识形态价值观。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干部、班干部、党员同志等的作用,多方面、深层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举止,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此外,还要加强校园生活的红色教育,经常性开展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等,使主流精神文化生活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网络环境中的意识形态教育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大平台,其上的各种信息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看法。因此,高校有责任净化网络环境和空间,规范网络信息中包含的价值取向,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牢牢掌握网络传播的话语权。
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与管理。要合理制定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强校园网管理,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同时,省级以上部门应投入资金健全各高校网络监控系统,充分发挥网络监控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不良意识形态的危害最小化。
二是国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预判和应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工作,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速度,跟紧时代步伐,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数据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设置网络课堂。网络课堂要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充分挖掘云数据搜集、定量分析、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潜能,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形成合力,变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方式,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
(三)注重加强意识形态的法制教育
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明确意识形态与法治建设的关联性,明确触犯法律需要承担法律后果。大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较少参与社会化活动,身心都还在成长阶段,面对形形色色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各高校在课堂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将意识形态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融入到学生管理中,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严于律己,明确触犯法律需要承担的后果。要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并自觉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小燕.基于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安全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59-60.
[2]韩伟.网络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56-5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