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香港电影兴“衰”史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214
罗序禧

  摘 要:笔者简要介绍了香港电影几个重要时期的状况及历史背景,对于产生的关键人物及事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由此引出对于香港电影的兴起与衰弱原因及触点,结合外部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香港电影的兴盛衰弱与融合方面,笔者主要围绕两岸三地双向融合与交流的历史契机出发着重表达了融合积极方向。全文重点在于将香港电影的转变与时代、历史大环境相结合阐述大华语圈文艺发展的多向交流所带来的历史机遇,表达了笔者心中对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宏观理解。

  关键词:香港电影;本土;兴衰;融合

  一、过渡与延续:东方影都 拓荒前行(1967-1979)

  1982年,香港电影业出现了有趣一幕:争斗多年的邵氏与嘉禾突然联手,两大公司轮流供片,什么原因促使“敌人”暂时变为“朋友”?毫无疑问,只有利益。

  (一)大环境背景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香港电影工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电影公司在创作路线方面发生了混乱,创作队伍遭到重创,他们制作的影片与香港观众审美需求与生活产生了偏离,人们对于传统电影公司生产电影失去了兴趣。整个香港电影受到一定程度的动荡。

  (二)“邵氏兄弟”的兴起

  随着传统公司受挫,香港另一电影企业“邵氏兄弟”因失去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得到发展空间。提出了创建“彩色武侠世纪”的美学构想。调整了制片方针,把以拍摄文艺片为主的制片路线转为拍摄武侠片。发展了大厂制片体制使其更趋现代化。在有效的制片体制作用下,邵氏的综合实力大增。到60年代中期,垄断了香港影市。同时邵氏还极力扩充香港及海外院线规模,重用非香港本土的“外江佬”国语片导演,组成了实力雄厚的导演群,成为香港电影过渡转型时期的重要创作力量。“邵氏兄弟”及其大厂体制于70年代初起开始如日中天。

  (三)“嘉禾”的快速发展

  1970年,曾在邵氏工作的邹文怀联手何冠昌等人自立门户,创立了嘉禾影业公司。邹文怀作为邵氏的老员工一直想改变“邵氏兄弟”式的大片厂体制,但由于没有独立经营的经验且资金短缺,嘉禾在成立初期依然遵循的是大片厂体制,管理制度和制片方式也模仿邵氏,甚至因拍摄《独臂刀大战盲侠》一度被邵氏控告侵权。直到1971年,李小龙回国发展,嘉禾为其量身定做的《唐山大兄》成为当年香港十大卖座影片之首。随后的《精武门》等电影也取得不俗的成绩。自此“嘉禾”摆脱困局改变了以前的产业模式,以“出品人”的名义担任投资人角色,吸纳有创意的独立制片公司作为“子公司”,影片完成后由“嘉禾院线”发行上映。这种被称为“卫星制”的产业模式对传统独立制片模式进行了改良,将电影制片权从大制片厂中解放出来,促进了香港电影向规范化、体制化的方向发展,为70年代末的“新浪潮”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嘉禾”迅速崛起。

  (四)“新艺城”的出现

  1980年9月麦嘉、石天和黄百鸣组建了新艺城影业公司。新艺城是香港电影的一个传奇,鼎盛时期曾逼得势如水火的邵氏和嘉禾联手对抗。

  80年代初,香港成为仅次于好莱坞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品地,港产电影以独特的风格和脉络举世瞩目。香港电影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悄然并走。而新艺城擅长对世界影坛热门题材从精神内核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写。如新艺城投拍的有“东方007”之称的《最佳拍档》就以其鲜明的风格成为当年香港电影春节档最卖座电影其后的《鬼马智多星》《我爱夜来香》以及《开心鬼系列》使得新艺城在80年代的香港影坛站稳脚跟并迅速发展到成为当时香港影业三大巨头之一。

  二、整合与变异:浪潮叠涌 黄金十年(1979-1993)

  传统的港片“黄金十年”(1986-1995)是以票房计算的。而以人次计算,则可前沿到80年代初期。

  (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新浪潮电影

  1.时代背景

  在香港电影业发展的同时,香港电视工业也得到了发展。香港电视业发轫于1957年丽的电视台的前身“丽的映声”。1967年香港第二家电视台“无线电视台”成立并在1972年开始全面彩色播放。而此时“丽的映声”更名为“丽的电视”(“亚洲电视”的前身)以无线形式全面彩色播映。1975年9月,香港第三家电视台“佳视”开播,香港电视业也从两雄争霸变为三台鼎立。

  2.源起

  香港電视工业的兴起分流了大量的电影观众也促进了社会鉴赏方式的改变,刺激了香港电影工业的转型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电视编导,这些年轻的电视编导成为后来香港电影的重要创作力量,形成了香港电影史上的“新浪潮”。

  3.影响及评价

  许多人期望“新浪潮”成为一场美学运动,宛如5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那样。但由于其太重商业元素并没有从意识形态和美学上做新探索而一直为人争议。回顾香港电影新浪潮,虽然它没有达到运动的高度,但对香港的电影产业、类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突破了传统电影语言的范式,表现出视觉造型的张扬个性。影片的一切视听元素直接传达内涵,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生命体验。许多专家认为“新浪潮”并非一次有准备、自觉的电影美学运动,因它从始至终也没有任何美学纲领和宣言发表。正如许鞍华所言,这只是一次历史的综合契机。

  (二)香港电影“黄金十年”

  1.两大商业美学指向

  “新浪潮”之后,香港电影进入了以商业类型为主的繁荣时期。商业片在这一时期表现出两大美学指向:一是类型出现大规模整合。如作为基本类型的动作和喜剧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打片和喜剧片,而是整合了以往同类型的各种元素形成了复合类型。二是类型之间的整合。众多的类型片不再界限分明。如传统的武侠片融入了枪战等现代元素后,逐渐成为警匪片、英雄片等现代动作片。商业类型片在保持传统影片类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创新形成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使香港商业电影进一步繁荣,形成了独具商业美学特色的本土电影。

  2.开创了各类型复合片及其代表作

  这一时期,动作喜剧的代表有新艺城投拍的《最佳拍档》系列以及以动作元素为主但又偏重于对白的《圣诞快乐》。同时还出现了鬼怪喜剧,如《开心鬼》系列。在英雄片方面,1986年8月推出的《英雄本色》不得不提,它促成了香港英雄片狂潮。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香港回归的临近,香港人对自我身份的焦虑日益加剧,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体现这种社会审美心理转化的“无厘头”喜剧应运而生。

  三、衰败与融合:暗流涌动 暗藏生机(1992-至今)

  1993年前后,香港电影跟风滥作横行使得票房一路狂跌。拍摄成本因明星片酬暴涨而不断增加,在这一恶性循环作用下投资公司收入与投资长期不成正比。港片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香港电影工业的低迷与表现

  在香港社会政治经济外部大环境和影视业内部小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香港电影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陷入低迷。其低迷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制片机构、制片数量及其相关产业的萎缩;其二是在80年代嘉禾建立起来的以院线为基础的产销模式几乎全面瓦解。

  (二)自我救赎:20位香港导演组成的创意联盟

  1999年,香港电影史上出现了一部叫《流星语》的影片,这部电影取材于查理·卓别林的经典之作,由导演张之亮花了两年时间筹备剧本。这部电影拍摄正值香港电影最萧条时期,人才外流、盗版泛滥,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抱着重振香港影业的愿望,张之亮、王家卫、尔冬升等20位香港导演结成了“创意联盟”。计划每人导一部影片,集中起来低价出售,以便让更多优良的影片问世,而《流星语》就是其开业之作。张国荣为了支持电影降低制作成本,象征性地收取1元港币出演。但《流星语》并未成功,因为除了张之亮和张国荣的这唯一一部作品(张国荣由于参股49%,是出品人之一,所以电影里也标注张国荣作品)之外,其他计划全部告吹。2005年,其他人退出“创意联盟”,公司归于张之亮名下。

  (三)趋势:与其说是“衰败”不如说是“融合”

  1997年以后,两岸三地电影人出现了空前合作的局面,各种合资电影出现并发展,纯粹的香港本土电影趋于小众。

  其实对于“香港电影”是什么这个议题从来没有一个有明确的意义界定。地域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可以用出品公司所在地、主创人员居民身份和所处位置来界定;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则随时代而边界模糊。早期根本就没有“香港電影”的概念,电影工作者大多不认同殖民地的统治和文化,而认同它是“华南电影”与广州的电影同宗同源。抗战时期民族意识强烈,香港人都认定自己是中国人,本地出产的电影就是中国电影。直至70年代功夫片风行海外,使得开始有了“香港电影”的界定但也是统归于华语电影的范畴并且带动了具有中国“禅意美学”风格的华语功夫与武侠电影展露头脚。

  四、结语

  无疑,1997年之后香港和内地整个社会的政经、文化都在双向靠拢。香港电影逐渐融入中国电影成为华语片的构成部分也是大势所趋。值得关注的是在融合的过程中香港电影是否能保有一定的主动性,发挥其特有的优越性,在适应中吸纳转化创造出新的局面。仍然沉溺于对八九十年代旺盛期的缅怀或是想在香港建立“港味十足”的电影产业都是不切实际的。融合并不意味着衰败而是向着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伸展。新浪潮从出现到至今已有多年,旧有的人才、制作方式已逐步融入了广义的华语电影成为新的传统。香港电影需要更新力量来摆脱目前困顿不前的处境。

  参考文献:

  [1]廖一原,冯凌霄,周落霞,吴吴.香港爱国进步电影的发展及其影响[J].当代电影,1997(3):10.

  [2]焦雄屏.香港电影风貌[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7.

  [3]赵卫防.香港电影史(1897-2006)[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4][澳]法兰宾,罗卡.香港电影跨文化观(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赵远.香港烙印——许鞍华的光影历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6]石琪.香港电影新浪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周星,赵静.论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共荣共生[J].戏剧艺术,2008(1):66-7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