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共享理念深入人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目标。共享理念的提出正是因为社会存在许多的不公平,而其中财富分配不公平尤为突出。所以,在这个时期重新认识和学习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对于解决社会的分配不公问题帮助颇多。
关键词:共享;分配;差异;马克思分配思想
一、引言
现阶段,分配问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党和政府的文件都不断涉及财富分配公平的相关内容,促进社会分配公平成为党和人民最为关切的方面,为此党和政府积极地采取措施和出台相关文件来维护公平正义。
在笔者看来,分配问题之所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当今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当前我国分配差距仍然处在高位平台期,公民之间的财富占有量和城乡居民之间的财富占有量差距极大,同时东西部之間财富差距也很巨大。所以,在这种现状下,从马克思分配思想中汲取有益于解决当代社会分配难题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创立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不是凭空创造的,不是脱离实际的,是马克思对当时已有的经济条件和现实状况考察得出的,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
(一)马克思分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19世纪,随着欧洲科技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在机器生产促进下劳动生产的效率逐年上升,而由机器生产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在给欧洲人民带来社会化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社会财富和贫困相继不断增加,社会两级分化严重,工人生活极端困苦。在这种工人不断被压迫、被剥削的情况下,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这三大运动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要争取本阶级的权益,就要对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进行反对。
(二)马克思分配思想产生的思想根源
19世纪,英国和法国由于完成了大革命,同时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和扩张,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了两个利益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对无产阶级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使两个阶级互相对立,矛盾不断升级。在这个背景下,无产阶级急需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制度来取代资产阶级,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应势而出。圣西门提出了每个人的收入要同他的才能和所做的贡献成正比;傅立叶也认同差别的存在;欧文则提出了个人消费品应该实行按劳分配,等到了共产主义时代时,可以按需分配。但是他们没有找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也没有找到取代资本主义的道路,甚至还对资本主义抱有幻想。所以说,他们并不能解决无产阶级所面临的困境,也不能满足无产阶级的需要。
马克思分配思想形成的前提首先是他透过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看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无情压迫和剥削,通过对这种压迫和剥削的分析,他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他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看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的无偿占有,为进一步批判资本主义做了理论准备。
马克思在1843年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以后,得出了和黑格尔不同的结论,走向了和黑格尔的思想相反的道路,从此马克思开始走向研究市民社会的道路。在研究市民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于1844年写下《1844年经济学手稿》,这本书虽然有着尚未成熟的地方,但它标志着马克思开始站在新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他开始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马克思在该书中从经济学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分工和分配这一问题,去探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反人道性。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了,该书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他在这本书中系统详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同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中得出有关分工的思想。此外,马克思在此书中明确主张按需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1847年,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反对蒲鲁东的永恒的公正,他认为公正不应该脱离社会物质基础,超越历史空间性的神圣化概念。此外,在批判蒲鲁东的同时,马克思首次提出了按劳分配的分配思想。但此时他的经济观点还是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建立的,特别是依托于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接着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指出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必须先做出各项社会扣除,然后才能在劳动者之间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消费资料。其次,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决定分配。最后,马克思认为理想的分配是在全社会实行按需分配,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理想才可以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理想是不能实现的。他提出只有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分配的公正才能实现。可以看出,马克思是通过一步一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方式,才最终形成了他的分配思想。
三、马克思分配思想演变
从《1844经济学手稿》之后,马克思开始转向政治经济学领域研究分配关系,而在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之后,马克思又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来研究分配关系,相比之前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在对资本主义内部的剖析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利用劳动二重性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使马克思对分配问题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资本主义的分配表现在多方面,具体体现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特殊形式,如何具体地说明分配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在当时面对的严重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代表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个公式把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完全表现为物的关系,最终通过批判三位一体公式,得出了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结论。随后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拉萨尔脱离实际,只是一种鼓吹的抽象的分配思想。同时,在这本著作里,马克思首次系统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科学原理,并在唯物主义的框架下构建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形式公正和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实质公正的分配原则。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刚从资本主义的胞胎中生产出来,还带着旧社会的痕迹,保留了旧式分工,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物质财富没有充分涌动。虽然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和超越性,社会主义通行的仍然是等价交换的平等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但是这个平等的权力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架里。这种判断没有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负担和消费指数等方面的差别,所以是形式上的平等;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彻底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者,全面实现了公有制,每个人都能处在全面发展的条件下,进而社会主义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同时,这时候的分配将不仅仅重视在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方面平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能够满足各成员全面自由地发展的社会关系、提升个人能力及展现个体性格等多方面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分配。
四、马克思分配思想总结
马克思分配思想中最重要的两个前提学说,一个是劳动价值学说,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两个学说呈现出递进的关系,劳动价值学说是分配思想的源泉,剩余价值学说使分配理论有了质的飞跃。此外,笔者认为马克思在论述分配思想的同时,也蕴含了一些值得我们当今借鉴的一些社会治理措施,比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时曾指出:个人消费品在分配前要做出各项扣除,包括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以及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并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官办济贫事业,对当时美国、德国和瑞士的普遍的义务教育、免费教育给予了肯定。这实质上蕴含着具有重要价值的社会保障思想,即为保障全部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包括那些因灾害、事故、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社会必须供给一定的公共产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各个阶段成果的理念。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当今党和政府重视分配公平的原因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这个词,但是很多观点都蕴含着这一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非常迅速,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这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分配思想中分配公平地萌芽,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与一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总之,不论是分配问题,还是分配是否公平正义的问题,马克思思考的逻辑起点都是生产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刘灿.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J].当代经济研究,2018(2):17-2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