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奋斗是中华文明兴盛之源,更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蓬勃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则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文化自信;奋斗;武德;文化产业
文化自信,是一定的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自豪感和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那么,这种文化自信来自哪里呢?
一、从历史中来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中华武德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军人,首先就要了解我们的文化——武德文化。梁启超说:“中华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2]《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就是说,在中华文明诞生之初,传说中的黄帝能够使其他诸侯臣服于自己的根本原因在于:黄帝不单单重视军事武备,还善于联合和兼容其他氏族部落,强调把“修德”与“振兵”结合。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历来最重视的武功文治并举,“武”与“德”、“强兵”与“和平”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西方“唯暴力论”的大智慧。纵览历史,“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不仅各种学说思想风起云涌,更有侠客游走天下。面对各诸侯国以武力争夺天下、强存弱亡的现实,即使主张以道德治理天下的儒家,也不得不关注军事问题。从孔子的“足兵”说到“去兵”说,折射的就是儒家“仁德治国”理想在军事斗争中的矛盾表现。及至强大的西汉帝国,重视军备、崇尚武事的风气愈演愈烈,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七击匈奴、霍去病六击匈奴,在历史上留下赫赫英名;外交上,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则是汉武帝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之后更有班固投笔从戎,耿恭绝域逞雄等英雄事迹……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时代的军人之精神状态,是该时代武德风尚的集中体现;国风民风的优劣,是民族武德文化兴衰的‘晴雨表;中华民族的祸福荣辱,见证着武德文化的走势”[3]。就拿我们熟知的大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倡导“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来说,其中“射”指射箭、“御”指骑马,在当时,射箭、骑马都是重要武艺。孔子本人也是尚武之人。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意思是,如果让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善人做領导,那么,只要七年时间,这个地方的国防军事建设就能做好,就可以实现保家卫国的目标。事实上,在齐强鲁弱的劣势下,“夹谷会盟”中孔子有礼有节地挫败了齐国的阴谋,捍卫了鲁国的利益,实乃孔子智勇双全、文韬武略的一次精彩展示。更不要说,“兵家”思想独树一帜,得到更多诸侯霸主的青睐,作为中国最古老、也是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因其深邃的思想成为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著作。可见,仅仅武德文化这一个角度,就足以让我们每个中国人自信!
(二)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是别的什么自信,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回首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救亡图存的各种努力和尝试,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决定的。鸦片战争以来,面对清末破败的现实,仁人志士纷纷提出新主张: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孙中山先生也呼吁“振兴中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进行了谋求民族复兴的不断尝试。但这些主张和实践都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就像习主席所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历史也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
放眼世界,自从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提出至今也已经有了500年历史,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主张在我们中国成功开辟出正确道路;进入新时代,每一个国人都骄傲地看到:我们这个拥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正在续写新的辉煌;在伟大的祖国70诞辰之际,我们更可以看到,当年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而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短短40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切都在证明:儒道兼济、文武兼备的独特文化传统,天朝上国被迫委曲求全的历史命运,民族自我觉醒意识迸发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救亡图存,注定了我们必然根据自身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从奋斗中来
是什么造就了这个民族的兴盛与绵延?不是上天的恩赐,更不是时机的巧合,而是来自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当以厚德载物。”是对每个中华儿女的谆谆告诫,也是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再造辉煌的根源所在:奋斗可谓是中华文明兴盛之源。
(一)先进军事文化是强军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如果说,面对诸侯争霸混战的割据局面,先秦时期各种思想学说的交流碰撞,诞生了“文武兼备”的儒家军事思想、兵家的“不得已”战争伦理,从而造就了中国军事文化的第一座高峰;那么,南昌起义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以来的发展史,则迎来了中国军事文化发展新的“黄金时代”。
作为党缔造和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我军就在思想上确立了党的观念,在组织上确立了党的领导制度,在文化上形成了党领导下的政治文化工作路线,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建设和政治教育,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从领导同志到普通军民同甘共苦,生活简朴,斗志昂扬。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指战员用两条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朝鲜战场上,“钢少气盛”的志愿军官兵,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者。即使到了现在,美军仍感叹:这支军队的实力更多地表现在无畏无惧的精神,这是一种“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建国之后,在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革命军人依然坚持先进文化标准,始终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全军官兵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服从大局的牺牲精神,引领了整个社会风尚。特别是以雷锋、徐洪刚、杜富国等为代表的广大官兵见义勇为、舍生忘死、热心助人的英雄事迹,一次次奏响了社会主义正气歌,鼓舞社会大众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为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作出了新贡献。
(二)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今天,奋斗让祖国更强大。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习主席满怀深情地强调:“无论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改变中国面貌;还是1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见证三大攻坚战成效;或者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昭示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新时代奋斗者的劳动结晶。”
无数青年正在不懈的奋斗中开创未来实现自我。特别是我们海军科研先锋马伟民教授带领的团队,默默钻研数十载,让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中国人研发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千千万万个奋斗者锲而不舍的奋斗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从实践中来
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宏大的国家叙事,作为一个民族的伟大命题,如果不能落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从根本上来讲,民族的独特性就在于自身文化力量的潜移默化。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自身发展的纽带,更是体现本民族智慧的根本。随着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其本身就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激烈的当代社会里,文化更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央视综艺节目曾经播出许多高质量的文化节目,既丰富了文化生活,也收获了丰硕的经济效益。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为例,节目开播仅仅6天时间,该节目的官方微博粉丝就突破13万,豆瓣评分也高达9.4分,足见观众喜爱程度。此前并不是没有《国家宝藏》这类文博探索节目,但很多节目都是注重文物的经济价值,忽略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很难让人产生情感认同。而《国家宝藏》运用“历史剧”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回当年,既体会到国宝的珍贵,也为国宝背后的匠人精神、守护人的故事所感动,重新定义了此类节目的文化高度。
中国影视剧出口异军突起。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就高达1 370.1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8.3%。这一切昭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4]
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一直灿烂夺目,人民军队造就了一个个至今难以复制的奇迹!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下,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我们相信:文化强军,正逢其时;文化自信,当立时代潮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349.
[2]梁启超.新评中国之武士道[M].冯保善,评.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王联斌.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发展史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