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的大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建设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加强农村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工作,我们应首先解决农民党性意识不足这一问题;要与时俱进,工作机制要有所创新;要将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结合时代,打造更科学的教育平台;要求广大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稳步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嘱托,打造出美丽新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思想政治;发展;农民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标志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进入了落地实施期。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嘱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根在乡村,只有使农村实现全面发展繁荣,使广大生活在农村的居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的大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建设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巩固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农民经济水平大幅度得到提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风尚。可是,发展必将伴随着问题,通过我们驻村工作组这近半年的驻村调研,发现当地村民有以下思想问题。
(一)村民的思想信念淡化
以金乡县高庙村为例,该村村风比较淳朴,对于党的政策非常拥护,乡村邻里也比较和睦,可是还是存在一些利己主义思想,其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为了自身利益,争夺公共空间时有发生。例如农收时节,只为自己一时方便,把农作物秸秆有时都能堆放在村委会广场上。总觉得自己没有犯法,不受任何管制,其社会行为表现缺少法制观念束缚。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渴望脱贫致富,希望在思想上和精神文化上有所指导,可是现行的文件往往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具体直接解答村民的疑惑,在宣传教育中缺少感召力和说服力。目前,因外出务工者较多,农民人口流动逐年增多,今日在村明日就可能外出,对于教育、宣传国家文件的系统性难度也很大。
(二)思想政治、文化学习不重视
村内的村民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学习能力很差,即使有的村民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总觉得身在农村,知识好像没有实用性,也逐步丧失了学习动力。诚然,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因为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其软硬件设施确实不大完善。可是广大村民包括一些村领导干部对于其自身思想政治、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一方面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另一方面自身又无法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该如何表现,对于国家的政策思想理论更是觉得离自身很遥远,也不是自己学习的事,认识上的不足致使村民严重缺乏学习的动力。例如,我们所驻的金乡高庙村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中一些政治、文化类书籍,可是村民只关心自身的生产经营投入,很少来图书馆主动学习,加上对于农村地区组织、宣传国家政策、文件以及文化学习方面的人力不足,工作方式缺少新意,難以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也一定程度上也阻碍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对国家政策有所误解
村民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往往对自己切身感受到的东西更加重视,对于暂时满足不了的就多有怨言。例如,笔者所在的村因为村内道路损坏严重,当地政府知道情况后规划修路,但是因为资金等问题暂时没有整修,当地村民对于政府公信力就有所降低,具体表现为不但其它政策文件学习领会态度不积极,甚至对于当地村干部工作支持力度都有所降低。同时,村民对于组织宣传政策本身热情就不高,只单纯地关心自身得到的利益。例如,对于种田补贴这一方面,对于宣传政策、技术支持的方面的宣传教育不认真学习,对于如何补贴不关心,导致补贴时发放补贴资金不均(种植不同作物补贴标准不一样)而产生疑问,这就使一些村民误解政策与政府,影响政策推广与落实。
(四)思想意识不能适应农村新的形式,缺少创意
伴随着农村经济不断改革,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经济组织模式,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困难,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还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形式变化,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还不完善,这样就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如何使党的政策方针及时准确地让农民知晓成为一个难题。
三、农村思想政治创新研究的探索
第一,加强农村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工作,我们应首先解决农民党性意识不足这一问题。在人民群众中,必须牢固树立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观念。以高庙村为例,时至今日很多村民还不清楚为何村党总支是村里的领导核心,村民来村办事,在他们眼中村支书、村主任以及一切村干部都是一样的,这就体现不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地方各级党组织应该积极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这样才能加强党的统一集中领导。现如今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对于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种新旧变化的冲击,这种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如何对各种思维方式进行理性疏导保持社会稳定也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就是当前情况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识到自身引领和推动乡村振兴领导核心的地位,其在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决不能虚化、弱化,从而体现出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领导力。
第二,与时俱进,工作机制要有所创新。不能单纯地批评广大农民目光狭隘,思想觉悟低,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遗留问题,原因是多样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针对这个特点,在适应现今新的形势下来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乡村振兴归根结底就是来发展农村的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紧紧围绕如何发展经济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工作机制。这就要求首先要牢固树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有了意识才能搞好发展,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群众才能深刻理解党的政策路线,在此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过硬,只有知道百姓所想所需,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生根,才能去指导群众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去抓,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掌握农民的思想动态、心中希冀,掌握真实、直接的基层状况;在掌握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部署,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实践”的反复过程,做到向专家请教,向群众请教,建立自身较高的理论水平,给群众说明讲透,切实做好上情下达的工作。群众只有真正领会到党和政府一心为民的政策思想,才能激发出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巨大热情,其思想觉悟水平才能有质的提高。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或损坏的情况,应该加以重视,尽快修复。因为农民如果对党和政府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必将失去公信力,会对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产生强大的阻力。
第三,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要结合时代,打造更科学的教育平台。宣传、教育一定要结合时代,不断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有旺盛的生命力。要调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死抱着原来传统的说教模式不放,一定要结合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及技术手段,打造新的载体、新的平台。以高庙村为例,除了图书馆等硬件设施还需完善以外,不但要及时增加一些党和政府新思想的书籍,还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大力建设电化教育配套建设。可以建立专门的宣传、教育平台,通过切合当地实情的鲜活案例,树立典型示范,结合国家政策,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解读,因为是身边人身边事,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辐射面积大,传播效率高,这样势必更能激发广大群众的学习热情。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相结合,才能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人民中去,才能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化枯燥而形成美感,才能达到快乐学习的效果,才能让群众主动去学习、提高,这样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水到渠成,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第四,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火车跑的快,全靠头来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中国这辆高速运行的“火车头”无疑是党的领导,放到村内,这个“火车头”就是村支部,而村支部就是这些基层的党员干部组成。这就要求广大的身处农村的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在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当好这个“火车头”,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政策部署再好领导干部如果不以身作则,群众也会质疑动摇,做好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这些党员干部在对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不能怕吃苦、嫌麻烦、重享受,自己一定要学好弄懂,积极向党的指导思想靠拢,为农民群众作好表率。这也要求对于村支部的培养上应该加大重视力度,使村支部成为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尖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