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深厚的情怀温暖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国共产党及其几代领导人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党对人民的热爱,他们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也给世界展示了良好的中国形象。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革命情怀、人民情怀和世界情怀,为新时代中国强国之路增添了厚重的情怀力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70年;情怀
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群众游行主题从“建国创业”到“改革开放”再到“伟大复兴”,三大篇章见证了70年以来,我国从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惨状,到走上了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前进征程上,共产党人坚持本色,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这一阶段在党的带领下,国家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富裕起来,让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压迫,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这一切无不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是充满情怀的党,因此进一步探讨共产党人的情怀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70年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中国人重视家庭,热爱国家,在他们心中家国情怀是坚守、是传承、是热爱。古人所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将国家民族个人紧密相连的情怀。国家,家是国的一部分,国是由无数个小家組成的,国与家不可分割。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从以前到现在,风雨70载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不断践行这样一种观念,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一)感怀先烈尊老敬老
向老一辈致敬,一个国家离不开英雄,也离不开先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致敬方阵上的老一辈英雄让人肃然起敬。习总书记曾说过:“‘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份传统延续至今,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古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党的几代领导人的言传身教就能看出,“尊老”这一份情怀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主席,他用他的言传身教给予了共产党人深厚情怀力量。在延安时期,毛主席面对华侨提供的轿车,考虑老同志的身体情况,主动将车分配给老同志。这足以体现毛主席对老同志的关爱之情。邓小平在“尊老”上也没有一点懈怠,在他的生活中十分尊老爱幼,尊敬后母并终生供养舅父,他的由己及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所在。习总书记秉持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尊老敬老,在《中青年干部要“尊老”》一文中,提倡中青年干部要向老干部学习,并且要继承他们的优秀品质。历代党的领导人用他们的行动展现了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怀,构成了他们家国情怀中深厚的一笔色彩。
(二)坚持家国一体,国家利益至上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持着这样一种家国情怀,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将国家和天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党的奋进史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家国一体,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在他们心中,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毛主席胸怀报国之志,立志出乡关,向着民主救亡前进,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邓小平当年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带领着人们奔小康,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党员经过艰苦奋战,抛弃小家,只为大家,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给新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爱亲人与爱人民相统一,把爱自己与爱社会相统一。”他认为家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点,家庭是国家的支撑。他总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之前,为百姓考虑,努力为国家奉献。
实践证明,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国家命运、民族利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利益就是中华民族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家国一体,国家利益至上。
(三)立足中国,和平统一
古有岳飞抗击倭寇,近有左宗棠收复新疆、中华民族统一抗日。中华民族在维护民族的独立,努力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立足于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立足于中国国情,始终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在不懈的奋斗着。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就从来没有松懈过。新中国成立不久之时,毛主席就和平解放台湾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多次讲到要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坚持以和为贵、爱国一家的理念,同时始终保持和平解放,互不破坏这一方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亲自作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战略决策、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由此产生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为祖国统一取得了巨大进展。延续至今,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紧跟党中央的脚步,在面对主权问题上从不妥协,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始终在努力,体现了共产党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二、新中国成立70年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信奉着“和”思想,但以和为贵的中国并不缺少英雄,也并不缺少敢于抗争的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不仅表现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正义而战上,更体现在他们的革命精神、革命本色、革命作风。
(一)坚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出了多样的革命精神,如今这些革命精神仍旧在发挥着它们的重要作用。很多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就不再需要“革命”,但事实证明在不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的征程中,我们仍旧面临着内因和外因的考验,我们仍旧需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毛主席带领共产党人通过无数次的革命战斗,靠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实现了祖国的和平解放,为新中国赢得了胜利,让中华民族摆脱了曾经的苦难生活,让中国人民彻底站了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摸着石头过河,同样也是依靠着敢于吃苦,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习总书记继承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发展的道路上,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敢于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在努力着。共产党人依靠着这样一份奋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带领人民前进,反映出深厚的革命情怀。
(二)不忘初心永葆革命本色
党的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经历了革命的炮火,是在革命中一步步发展壮大的,保持革命本色就是保持党的纯洁性、黨的先进性的重要方式,是共产党人的深厚情怀的重要方面。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历代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培养党员的革命本色,坚持革命传统。毛主席十分重视保持党员革命本色,始终坚持着优良的“三大作”。毛泽东对党员的高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经。邓小平在毛泽东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党的革命本色,要求党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共产党人要做合格党员,进行反腐败斗争并建设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习总书记敢于“亮剑”,打虎拍蝇,对党内腐败零容忍,同样习总书记还要求人民军队要保持革命本色,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只有这样旗帜鲜明的革命本色,才能建立为继续发展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
(三)保持攻坚克难的革命作风
中国共产党人是有气节的,是敢于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的实践者,知重负重、遇难克难、排除万难,最终战胜困难这是共产党人优良的革命作风。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留给党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何恢复经济,如何发展起来,成了党面临的重大难题。
以毛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带领人民进行不懈的探索,进行了“一化三改造”,对恢复经济有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顶着压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摸着石头过河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不畏权贵积极反腐倡廉,积极解决国家贫困人口问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困难面前反而越战越勇,这是总书记面对问题、面对困难时展示出的革命作风。党的领导人所积极倡导的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是保持党内先进性的重要支撑。
三、新中国成立70年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民本思想古来即有,古代君王用君舟民水来比喻君民关系,认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但是即便君主认为民心对他们至关重要,但是始终将人民放在等级地下的地位上。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着以人们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一)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到:“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就是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落到实处,同时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将权力落到实处为人民所用,能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毛主席曾多次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强调人民主体地位,他提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将人民群众放在主体地位,不仅仅是看到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历史规律,更重要的是党切实将自身命运与人民命运主动联系起来,自觉地做到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厚的人民情怀。
(二)真挚关怀体恤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体现在真挚关怀体恤人民群众上,只有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人才会被人民群众所铭记。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孔繁森默默用自己的生命为人民群众服务,孔繁森曾说过“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一句爱人民道尽了他的一生。
邓小平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提出了“两步走”战略,积极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习总书记展现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关怀的伟大情怀,他切实体恤穷苦百姓的生活,深入实地考察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在重庆视察提出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重大问题。同时习总书记还切实关注教育、医疗、三农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重要谈话,真挚关怀体恤群众,切实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向往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承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厚人民情怀。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道:“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始至终,我国的社会矛盾,是随着我国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而这一变化更多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向往。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渐渐追求更深层次的经济文化生活,逐步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而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满足人民这一向往,不断在为满足这样的向往而努力,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等方面更高的追求,这同样也切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四、新中国成立70年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是在流传着“修昔底德陷阱”的西方奉行的是国强必霸,他们不相信中国会和平崛起。然而,以和为贵的中国在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崛起并不会称霸。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是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的,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的世界情怀。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深远,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因此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和而不同,在传统文化洗礼下的生长的中国人民,也是热爱和平的,为了维护和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努力。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为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不懈奋斗着。中国始终坚定不移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表明了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给全世界一个很好的启示:全世界人民都是一家人,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和平发展理念,很好地展现了其世界情怀。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固步自封,事实上人类早已经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选择,都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情怀。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提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已经由来已久,早在十八大,习总书记就提出要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随后他又多次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面向世界和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时,展现出了中国领导人的长远眼光和博大的胸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始终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不管条件多艰辛,我国的维和官兵总是出现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为其他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伸出援手,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了国家力量,切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
参考文献:
[1][8]邓小平名言(一)[J].当代贵州,2014(24):59.
[2]周新民.习近平兴党强国的情怀力量[J].人民论坛,2019(23):48-50.
[3][5][9][10]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0-02(002).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7(42):68-96.
[6]毛主席语录[J].湖北农业科学,1974(7):2.
[7]王会兰.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J].科学咨询,2018(7):92-93.
[11]何国辉.学习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尊老敬老情怀[N].学习时报,2019-10-14(002).
[12]严彬.以家国情怀引领 履职尽责担使命[N].人民政协报,2019-10-14(003).
[1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J].中国工会财会,2019(10):2,65.
[14]习近平的民生关切事[J].中国民政,2019(15).
[15]张玥.让爱国主义情怀牢牢扎根[N].天津日报,2019-10-09(007).
[16]肖春.坚守初心当有“四种情怀”[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10-09(008).
[17]吴昌德.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N].人民政协报,2019-10-09(003).
[18]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J].党员(河北),2017(4):10-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