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全球。广西高校一直致力于在学术和教学上的对外交流和合作。而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自然成为国外学子了解中国高校的途径。本文对广西高校外宣翻译的现状分析、语境的构建对于广西高校外宣具有一定的帮助,并期望对全国高校外宣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外宣;语境研究;广西
一、引言
翻译本身就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语境重建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构建语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马林诺夫斯基在1932年就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語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深入研究了“文化语境”和“场景语境”。语境,简而言之,使用语言的环境。
弗斯在马林诺夫斯基的基础之上,继承并发展了“语境”的概念,认识到语境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扩大了概念的范畴,将语言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和角色,及当时的情景、言语行为的效果等社会层面因素纳入进来,认为语言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弗斯的学生韩礼德进一步挖掘语言深层的构成原因,认识到语境变量和语言结构的关系,一种是与语言使用者相关的变量,称之为“方言”,另一种与使用者的地理环境、年代、个人喜好和社会环境相关的,称之为“语域”。在此基础上,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提出语境是受到社会规范的社会情境。列文森补充前人的观点,认为语境不但要研究交际的客观因素,也要对主体的结构和信仰等主观因素进行关注。
在1965年,卡特福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提到语境,并区分了情景语境和上下文;柰达和塔伯在1982年,提出“语境一致”,即在译者理解原文的阶段,要根据语境来确定文本的意义,在表达阶段也要根据语境来重现原文的意义。哈特姆和梅森在《话语与译者》中也探讨了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格特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将动态语境观和最佳关联理论应用在了翻译研究之上。另外,柯坦在2004年的《文化翻译——笔译、口译及中介入门》提到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他分析了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并做出了高低语境的实践,分析了英语与其他语言转换的差异,继而得出英语相对于德语、意大利语等而言,属于低语境交际语言,表达更为显明的结论。
本文受柯坦先生的研究启发,将较为言简意赅、意味丰富的高校简介翻译为语料,将语境化作为指导,探究译者在高校简介外宣中语境化的应用。本文针对语境构建,通过对语料的全面分析,说明高校简介在语言凝练性和文化内涵所体现的丰富性,以及在译文的语境构建上,英译文应属于低语境的必然性;同时,归纳语境化在高校外宣英译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阐释语境化构建在高校外宣中的重要性。
二、广西高校网站外宣的现状
高校网站的学校概况属于外宣翻译范畴,不但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对外宣传,国外的专家、留学生和教学团队也是依靠高校英语网站来了解高校。本文选取广西高校简介的英译本为材料,筛选广西本科层次的35所高校,其中包含8所独立院校。高校中有英语高校简介的有效样本共计10所高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对于外宣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为了更好的向其他各国的高校宣传介绍广西高校,外宣翻译切实有效地开展势在必行。
首先,广西10所高校的外宣翻译都出现措辞问题、数字表达差异问题、不正确语法以及错误拼写等共性问题。外宣工作中,译者不应低估汉译英的难度,单从高校简介这一共有资料入手,英译本出现的问题就可见一斑。
其次,对于广西高校外宣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对于外宣工作不够重视、专业人才的匮乏以及校对工作的忽视等造成的。
最后,在考查广西所有本科层次高校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大部分高校仍没有将高校对外宣工作传纳入议事日程,更不要说大学英语网站的建设,可惜之至。笔者将观察视角扩展到全中国,发现越是和国外高校联系密切的高校,他们的办学和发展的速度就越快,海内外知名度就越高。仅以此文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三、语境化在高校外宣中的应用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每一个词脱离了具体的语境,就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失去了语用的价值。此外,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具有不同的意思。在高校的外宣翻译中,英译本少不了将译文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词翻译成英语,然而语境所导致的英汉词义的差异,却为译者的翻译过程带来不小的困难,学者对于词的含义范围问题也是各执一词。笔者统计广西高校简介外宣英译时发现,广西高校通常把自己的政府背景列在首位,中国文化的特色词的翻译也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例1.Statue of Confucian.
原文当中是孔夫子像的翻译。这个中国特有的文化词,儒家学派的代表,其正确的英语翻译是Confucius,而Confucian的解释应该是儒生,用维基百科的解释是“A Confucian is a person who believes in the teachings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故而,本文认为,这个孔夫子像的英文翻译应该是Statue of Confucius。这样的词汇误用,译者应该谨慎下笔,字斟句酌。
例2.The Motto of the University is“忠诚执著、刚毅厚重、朴实无华、至善和谐”(zhongcheng zhizhuo, gangyi houzhong, pushi wuhua,zhishan hexie) in Chinese. Its English version is Loyalty and Dedication, Perseverance and Honesty, Simplicity and Modesty, Goodness and Harmony.
语境化的建构,笔者认为,就是传达语义,让目的语读者读懂,理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例2中,在英译本中掺杂汉语和汉语拼音,让人莫衷一是。笔者建议,直接删去汉语和汉语拼音,因为这些都是妨碍英语读者理解的障碍。读者若能读懂其中所示的汉语,笔者认为,他应该也具备能力直接访问高校的汉语网站,不必以英语为桥梁。
例3.The Party and country have shown great concerns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大写的Party在这里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黨自然是指中国共产党,大写Party虽有特指的意味,但也很难让英语读者从“当事人”“聚会”和“政党”这三个名词意思中,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恰当联想。在“党”这个专有名词的语境建构上,笔者认为选择模糊化的方式似乎并不恰当,应重视原文,准确表达翻译目的,把这个词准确地翻译出全称,即Chinese Communist Party。因此,译者的责任在于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将译语读者的思维考虑进来,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重在对源语全局和上下义的准确把握。
例4.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direct jurisdic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这个例子中突出部分,翻过来就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值得分析这句的语用层面的观点在于高校的管辖权在国内是不言而喻的,对比于西方大学,许多高水平的大学都是私立为主,独立于政府之外。笔者更倾向于把这个语义尽量模糊化处理,直接使用Public University。国外学生希望能从网站了解对于自己留学学习具体的信息,译者在原文基础上修改,调整,以便更清楚呈现给国外读者。
四、结语
语境化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是建立在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的相互关系之上的。一个词语,若脱离了语境,它的意义势必模糊不清,尤其在广西高校的对外宣传的高校简介中,一些关键词和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若不能准确忠实地转化成译语读者能够清楚理解的信息,译者不能关照读者的语境,不能传递应传递的文化与价值观念,那么翻译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构建语境化的高校外宣翻译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认为也从根本上提高了高校外宣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飞.传播视域下高校外宣翻译策略探微——以《四川文理学院外宣手册》英译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6):91-95.
[2]陶李春,李安妮.浅谈中国高校网页外宣英译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2-95.
[3]谢立团.译者主体性在高校外宣翻译中的作用——以河北省高校官方网站的“学校概况”英译为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6-108.
[4]袁洪.翻译语境化中的三元关系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9(1):58-6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