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要使学生形成固定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中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自己探索,寻找与现成方法或答案不同的途径,拓宽眼界,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本文就如何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等方面做详细阐述。a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讲与练;兴趣激发;求异思维;训练
一、引言
爱因斯坦说:“促使我从事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要懂得自然奥秘的不可遏制的愿望”。儿童好奇心强,如果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很容易产生求异的愿望。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二、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
如何把握好40分钟中的精讲与多练,是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讲”指教师为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组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讲”是为了引导。每课的内容不一定全部由教师讲述,教师也不应该把知识的全部奥秘一下全盘端出,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猜想、讨论、演算,尽可能地去探索它们。教师的讲不能只满足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要抓住知识的关键,讲深讲透,要教给学生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素质出发,做到照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这两类学生。如笔者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告诉学生这类题特征是: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的比,求各部分量是多少,先找出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又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0分米,长和宽的比是3∶2,求长和宽是多少?已知一条长和一条宽的比,但10分米指二条长和二条宽的总和。按照这类题的解题规律,一是把10分米除以2,求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总和,二是把3∶2转化成6∶4,即求出了两条长和两条宽的比。这样学生理解透,易接受,掌握牢,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练。“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层次地独立或半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尤其是培养探索、思维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
“练”是为了“知”。“练”分新授前的练习、新授后的练习和提高练习。例如,教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时,不是一般的复习导入,也不是急于讲例题,而是让学生先看“7+7+7+7=□×□”和“15×3=□+□+□”。出示这类感知材料,以及重温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增强了后进生的记忆,再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体现了教学上的“承上启下”功能。新授后的练习应布置学生进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练习。如学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后应练习“5×5”“8×8”表示什么意义?这就是从实际中抽象、归纳数学规律的练习,从旧知识引申或获取新知识的练习,排除变式干扰和概念干扰,加深对本质理解的练习,对概念、公式、定律、法则进行讨论练习,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培养。
在一节课里,让学生用80%的优势精力去掌握学习中占全部内容的20%的重、难点,充分利用课堂中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全节总任务的80%的学习。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布置学生对知识进行小结、消化练习,使学生能把知识吸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成为知识间纵横联系的知识网络。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数学是一种比较艰苦的脑力劳动,而兴趣是促使人完成某种任务的催化剂,快乐的心情容易产生学习和工作的兴趣,所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身心快乐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一)创设平等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中要坚持“生本主义”原则,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走下讲台,放下“师道尊严”,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一起参加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和谐共处、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喜悦,这样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精心設计课堂结束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前后联系较密切的新授课常采用“收”中寓“展”、设“悬”立“疑”的悬念性结束语。这种结束语使学生感到:思前隐线纤纤,觉余音绕梁;顾后,兴趣盎然,欲奋力再攀。如:平面几何“相似三角形”一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中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后,在课堂教学结束时,笔者的结束语是这样的:以上对相似三角形中成比例的线段做了探讨,在直角三角形中,成比例的线段有哪些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提出,则可一石激起千重浪,会给学生以刺激,同时也为下一节“直角三角形成比例的线段”的学习埋下伏笔,达到了设“悬”立“疑”激发兴趣的目的。
(三)巧设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目标的追求是产生兴趣的动力。目标具体并经过努力能达到,兴趣就强烈,教师应依据学生的需要、期望、兴趣、理想帮助学生立志、定向,设置学习上的近、中、远奋斗目标,并引导、督促他们付出努力,取得收获。这样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会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潜力,增强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学习兴趣,笔者常采用小组竞赛、个人竞赛、难题征解等多种形式,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按高、中、低分组,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均有获胜的机会,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之,方法种种,无非是为创造良好气氛和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处于智力振奋状态。
(五)精心设置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新课导入的方法,突出新颖、有趣、接近学生的生活感悟。教学中要做到“扶”“放”自然,要做“水手”,不做“纤夫”;要做“牧者”,赶着“他们”奔向水草茂盛的“草原”。放手激励他们过河、放手让他们过河。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不是按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而应采取激化矛盾导入法。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参加教师为他们安排的自学新课活动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比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后,笔者提了一个问题:“只能把圆拼成近似长方形吗?课后有学生匆匆赶来报告他的新发现,“如果不把其中的一份分成两半,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而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也正好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也等于半径,同样也能得出圆的面积公式。”笔者在课堂上出示了这种新设想,同时表扬了那位学生,顿时气氛活跃起来,一会儿,有学生迫不及待要发表新发现,他认为如果把圆平均分成奇数份,还可以拼成个近似梯形,并且(上底+下底)=圆周长,高等于圆半径,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同样能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表扬了这位同学后,笔者又问:为什么书上只说拼成长方形,不说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呢?学生犯了难,但兴致反而更高涨,有些忙着画起图来,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长方形最有道理。”教室鸦雀无声。他的设想是如果把圆等分的份数增多,拼成的图形不论是梯形或平行四边形,就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笔者赶忙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草图,大家观察后一致认为情况确实如此。于是笔者补充,当分成无限份后,拼成的图形完全是长方形了(与近似长方形想象成完全的长方形方法一样),全班哗然。但笔者并不罢休,紧跟着又启发:有更特殊的方法嗎?由于有了接二连三的成功,学生们信心十足,画的画,算的算,争着要抢先发现。一会儿有学生说,把圆分成横条,各横条面积加起来就是圆的面积了;还有的说,在圆内打上方格。然而都未能实现(因为涉及知识较深,无法得出),但仍给予鼓励。有几个聚在一起讨论的学生共同发表设想,他们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个近似三角形(份数越多,越接近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底=周长÷份数,高是半径,于是圆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个数,思维方式非常独到,是求异思维的成功之作。
五、结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等,结合学生的特点,适时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空间想像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这样既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