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因素论述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098
易文方 赵翠翠 林国耀

  摘 要:孤独感是一种易发的不良情绪。近几年,孤独感的研究从老年人渐渐往年轻人的方向转移,青少年时期是孤独感的易发时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孤独感;影响因素

  一、引言

  孤独感指对个人对其社交网络的实际和期望的满意程度以及两者之间潜在差异的实质性评估[1],即由于对社交网络的实际满意度和期望满意度之间的存在差异,而引起的一种非常痛苦的情绪体验,并且与感知到的人际间缺乏亲密感有关。虽然孤独感更有可能出现在面临社会疏离、孤立和分离风险的人群中(例如,独居并与朋友和家人隔离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长期因健康状况限制其沟通能力或行动能力的患者、和/或被污名化的群体),但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感到孤独。青春期是孤独感带来严重后果特别突出的时期,因为青年正在经历各种发展转变。在这个发展阶段,青少年的交往对象也正在从他们的父母过渡到他们的朋友[2]。如此众多的转变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不稳定及其附带的不良情绪体验(孤独感),这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一连串的健康风险。有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来说,高孤独感往往会导致个体出现社交问题(如低自尊、低社交能力)、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症、药物使用、自杀意念)和身体问题(如饮食失调、睡眠障碍和较差的心血管功能)等[2]。因此,本文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二、认知加工视角

  认知加工视角认为,个体的现实社会关系网络比期待中的关系网络更小或者更不令人满意,就会产生孤独感,它强调个体的社会关系数量,以及情境或环境属性[3]。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已被证明是青少年孤独的主要来源[4]。也有相关的研究通过评估个体在群体中的情况,可以确定同伴的接受和拒绝作为同伴关系的指示[4]。从认知加工视角分析,积极的同伴关系可以避免青少年个体受到孤独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经历被同龄群体拒绝的个体,他的孤独感往往会增加,因为感知到被同伴拒绝等同于感觉到周围环境不安全,这引发了对环境中的社会威胁高度警惕。对社会威胁的无意识监控往往会导致产生认知偏差,即相对于低孤独感的个体,孤独的个体会将社交世界视为更具威胁性的地方,从而会期待更多的负面社会互动,并记住更多的负面社会信息。消极的社会期望往往会引发他人的行为,从而证实孤独的人的期望,并引发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在这种预言中,孤独的人积极地与潜在的社会伙伴保持距离,即使他们认为社会距离的原因是他人造成的,超出了他们自己的控制,这往往导致他们出现孤独感等不良情绪体验。因此,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社会需求视角

  从社会需要视角分析,孤独感是由于个体对社交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社会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发生的,而不是因为一个人是孤独的。Weiss认为当一个人不能满足一个人的社交和/或亲密关系的需要时,孤独感就会出现,这个定义强调了一个人的社会需要在孤独的原因中的重要性,这样一个小的网络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社会需要,这是一种激励机制[5]。在自我决定理论(STD)的框架内,关联性是指感觉与重要的他人亲近,联系在一起,并相互支持,即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普遍的,对最佳心理功能至关重要。关联性是孤独感的一个预测指标,而且在三项青少年样本研究中,那些满足了关联性需求的年轻人报告的孤独感较低[5]。因此,从这个动机的角度来看,关系需要已经被证明是导致青少年孤独的主要原因,即没有得到满足的关系会增加青少年的孤独感。

  四、进化理论视角

  从进化的视角看,孤独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信号,但它有助于促进个体维持社会关系,或者修复或取代社会关系中的破裂[6]。在远古时代,那些倾向于建立社会关系、沟通和合作、分享食物和防御的祖先,往往会比违反互惠规范的祖先们更具有生存的选择性优势。即在艰苦的条件下,具有经历来自社会分离带来痛苦(即孤独感)遗传倾向的狩猎采集者可能在狩猎猎物或采集到食物后,更有可能回来与家人或盟友分享他们的食物,以减少孤独感带来的痛苦。相比之下,没有体验到分离带来孤独感的个体,往往不会回来与家人或盟友分享食物,因此他将会被遗弃,进而导致其生存的可能性更小,即孤独感被认为可通过人际关系敏感度起作用,人际关系状况可通过影响身体疼痛系统激活与孤独感相关的基因表达[7]。从进化理论视角分析,对人际关系状况高度敏感的个体在面对社会关系往往会感到孤独,会感到不安全,并激活一种不合时宜的生存机制,这种机制提高了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的敏感性。因此,孤独的人不仅仅感受到不快乐,他们还会对外界社会带来的威胁和攻击高度敏感,并预防性拒绝他人等,这可能有助于抵御背叛、拒绝或攻击等行为。正是这种对威胁的根深蒂固的自我保护关注,驱动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并允许他们将消极互动的短期损害降到最低,但代价是潜在的自我挫败的敌意、错误和指责。因此,遗传因素是导致个体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五、不足与展望

  认知加工理论、社会需求理论和进化理論三种理论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孤独感的方式,涉及到不同的预测因素,或者受到社会、动机的指导或者情感机制。然而,整合来自一种以上方法的预测因子的研究很少,而且有限。例如,Vanhalst等发现,社交友谊的数量和质量与青少年的孤独感有关。这两个变量都解释了孤独感变异的11%。在孤独感的研究中,还没有一个综合的经验框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他们测试了动机和情感机制来解释孤独,以及社会机制来解释他们的发现。有趣的是,他们发现,当对关系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情感修复在孤独减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他们的结果,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机制,通过青少年可以处理孤独感,基于对关系需求的满足和调节情绪(修复)的能力[8]。第一种机制提出的假设是,关系未实现的青少年需要通过直接改善社会关系来调节情绪,从而也提高了他们对社会关系的感知。当然,该机制提出,在整个激励方法中缓解孤独感的一个关键问题涉及社会机制,如社交技能的提高、朋友数量等。第二种机制提出的假设是,青少年可以通过增加他们对社会关系的感知或通过思想降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来调节孤独。换句话说,孤独感可以通过激活情绪修复来缓解。然而,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基于不允许建立因果关系的横截面数据。除了这些局限性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孤独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新视角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因此,我们在未来的研究应当采取一个整合的模型来揭示社会、动机和情感机制如何共同影响孤独感。

  理論的验证采用的是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说服力不够强,还有各理论采取的被试不一致,里面无法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采取因果研究方法,在不同的地区验证各理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邓丽芳,徐慊,郑日昌,等.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2]Qualter P , Vanhalst J , Harris R , et al. Loneliness Across the Life Span[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2).

  [3]毛雪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4]Berg Y H M V D , Segers E , Cillessen A H N . Changing Peer Perceptions and Victimization Through Classroom Arrangements: A Field Experiment[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12(3).

  [5]Weiss R S, Bowlby J.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J].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975(25).

  [6]Neubauer A B, Voss A . Validation and Revision of a German Version of the Balanced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J].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6(1).

  [7]Majka E A, Cacioppo J T. Loneliness[M]. 2013.

  [8]Woodhouse S S , Dykas M J , Cassidy J . Loneliness and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J]. Social Development, 2012(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