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钢琴教学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很多学生由于音乐基础较差,因此在钢琴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这也是当前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乐感是学习音乐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音乐发展高度,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尤为如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特点,促进其乐感的提高,降低其学习钢琴的难度。本文将对乐感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问题,探索高校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提高策略。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乐感;培养;提高
一、引言
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与领悟能力,是音乐乐感的基本内涵,也是决定音乐表演效果的主要因素。世界上所有伟大的钢琴家无不具有良好的乐感,能够在深入理解乐谱的同时,将其内在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听众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体现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对于钢琴演奏技巧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的乐感培养,导致在演奏中难以融入真情实感,无法真正打动听众。教师应该明确乐感之于钢琴学习与演奏的重要性,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乐感培养,增强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这也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乐感培养与提高计划,帮助学生准确传达音乐作品内涵。
二、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只有在演奏乐曲时融入自身的感悟与情感,才能将作品中丰富的情感传达给听众,激发观众的共鸣。乐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学生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的综合体现。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演奏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演奏者对于作品的感悟与理解程度存在差异[1]。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够使其真正体会到音乐世界的魅力,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乐感的提高,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音乐作品的旋律、音调和节奏等,从而促进演奏水平的提升。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问题
很多教师认为一个人的音乐天赋决定了乐感的强弱,因此忽视了对学生的后天训练,不利于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技巧训练的重视程度较高,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氛围沉闷无聊。乐感培养是一项比较抽象的工作,由于缺乏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反复的技巧训练中,学生虽然能够提升钢琴演奏的流畅性,但是由于缺乏对作品内在情感的认知,因此无法体会到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2]。此外,教师的个人素养不高,无法深入理解乐感这一概念,在日常教学中缺乏有效渗透,限制了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高校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提高的策略
(一)提升听音辨音能力
培养学生的乐感,需要从学生的听力入手,这也是钢琴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作为一门听觉艺术,钢琴课程对于学生听音辨音能力要求较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弹奏技巧,同时增强作品感悟能力。高校钢琴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时,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其在不同风格作品的感悟当中增强音乐鉴赏力。对不同派别的作曲家和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化[3]。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当中,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信息化素养,能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钢琴教学资源,通过类型丰富的软件辅助教学,以增强乐感培养的实际效果,促进其声音敏感性的提升。为了增强听音辨音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当中设置丰富的小游戏,在游戏当中提升学生的乐感,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培养鉴赏能力
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但是在实际演奏中却难以真正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无法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不足,无法构建起作品与听众之间的桥梁。因此,在乐感培养与提高的过程中,也应该以鉴赏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声音分辨练习与听觉练习,是培养鉴赏能力的基本前提[4]。例如,在《松雪草》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该作品的音乐选段,帮助学生体会作品所营造的意境和传达的情感。接下来,教师应该对演奏的力度和角度等进行适当调整,帮助学生感知不同风格演奏者的差异性,加深对作品本身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乐感不能仅仅依靠钢琴曲,教师可以将小提琴曲、中国民乐和交响乐等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对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这也是增强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训练音乐表达力
基本的演奏技巧是提升钢琴演奏实际效果的关键,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音乐表达力的提升,掌握音阶、和弦、连奏和双音等技巧,运用合理的手法表达内在感受。为了能够增强听众对乐曲的理解,演奏者必须以高超的演奏手法为基础,展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在加强演奏技能训练的同时,应该培养学生的快速识谱演奏能力,合理标注演奏手法和速度记号等[5]。情感表现应该以此为基础,能够通过丰富的技巧和手法传达作曲家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生活观察與感悟能力的提升,在作品演奏时能够唤醒自身的生活经验,在原曲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四)激发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当前钢琴教学中乐感培养的主要方式。音乐为人们营造了另一个世界,带领人们在想象的空间当中自由翱翔。只有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增强乐曲演奏中的表现力与艺术魅力。教师不应该只关注理论教学,而是应该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寻找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6]。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实现思维碰撞,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增强演奏的灵动性。
(五)深入分析作品
对于作品的深入分析,能够促使学生全面把握作品内涵,从感性角度和理性角度认知乐曲,从而增强乐感培养的实际效果。除了应该重视对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培养外,还应该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对于某一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流派及其所处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等,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当中进行合理渗透。联系作品和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从而保障乐感培养的实效性。
五、结语
乐感的培养已经成了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至为关键,也是增强演奏艺术魅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很多教师对于乐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或者在教学中难以采取针对性方法,难以帮助学生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提升听音辨音能力、培养鉴赏能力、训练音乐表达力、激发想象力和深入分析作品等途径创造性的表达乐感,展现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安丽.高校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提高[J/OL].黄河之声,2019(17).
[2]赵敏.高校钢琴教学方法拓展的思考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9(13).
[3]马晓丹.对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探讨[J].北方音乐,2018(23).
[4]庞博.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7(21).
[5]王硕.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研究[J].黄河之声,2016(15).
[6]郑伟.高校钢琴教学对学生乐感的培养[J].黑龙江科学,201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