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欧盟ISDS机制改革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124
摘 要:ISDS机制是国际投资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国际投资纠纷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国际投资形势的改变以及现有ISDS机制存在的弊端,许多国家纷纷表达了改革现有ISDS机制的愿望。在这背景下,欧盟提出了对ISDS机制的改革。欧盟通过设立两级法院,为投资仲裁案件提供上诉机制;同时设立合并审理程序,提高审理效率;此外设立多个联合委员会,对特殊领域的争端进行筛选和过滤。欧盟的ISDS机制改革是创新性的,但同时面临着不确定因素以及挑战。

  关键词:ISDS;国际投资法院;改革;挑战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ISDS机制的发展与适用该机制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端案件的增多,这一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而质疑声也越来越多。当初对这一制度倍加推崇的欧洲诸国、美国等国家经过多次实践,开始意识到ISDS机制对国家主权造成潜在威胁。ISDS机制采取一裁终局的原则,虽保障了仲裁效率,但在投资仲裁这种动辄涉及政府公共利益的案件中,一裁终局则显得过于“草率”。此外,仲裁庭成员并没有固定的人选,不同的仲裁庭组成会对案件判断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可能产生相似的案件在适用同一条款下出现不一样的结果,使当事人对仲裁结果缺少预见性。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和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体,应积极进行ISDS机制的发展与改革。2015年,欧盟委员会在所发布的文件中提出建立一个永久的投资仲裁法院来解决投资争端,随后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和欧盟-加拿大自由贸易协议(Comprehensive Economic and Trade Agreement,CETA)的投资争端解决条款中规定了投资法院制度。其中CETA中的ISDS规则十分详细,以至于欧盟委员会称其为“迄今为止最先进的”ISDS。①

  二、欧盟ISDS机制的改革

  欧盟在CETA文本的谈判过程中,对现有投资争端解决方式和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设立专门的投资仲裁法院制度,对ISDS机制的改革内容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第一,设立两级法院,为投资仲裁案件提供上诉机制;第二,设立合并审理程序,提高审理效率;第三,设立多个联合委员会,对特殊领域的争端进行筛选和过滤。

  (一)设立两级法院

  投资法院体系包括初审法院和上诉法院。依据CETA第8.27条的规定,初审法院成员共15名,由CETA联合委员会指定,其中5名为欧盟成员国国籍,5名具有加拿大国籍,另外5名为第三国国籍。CETA联合委员会可视具体情况增加成员,但是要保证按照上面比例增加且最终成员数为3的倍数。在受理争端的90天内,委员会主席会指派3名成员组成初审法庭,分别由欧盟国籍、加拿大国籍以及第三国国籍的成员组成,并且由第三国国籍的成员担任审判庭主席,上诉法庭同样也由3名成员组成。

  CETA文本中对上诉理由的规定很宽泛,除了ICSID公约第52条所规定的理由之外,法庭在法律的适用或解释中出现错误,包括相关国内法的考量上出现错误也可以成为上诉理由。

  (二)设立合并审理程序

  合并审理程序可以减少重复诉讼,因为在国际投资下,东道国的措施往往会对多个投资者产生影响,因此合并审理可以大大提高审理效率。

  根据CETA的规定,投资者可以向法庭提出合并審理的书面申请,如果法庭认为合并符合规定,且不会对当事人双方造成不合理负担或不公平障碍,或不合理拖延程序,经双方协商之后,法庭可以做出合并审理的决定。若有投资者提出保密申请,合并审理的法庭可以采取其认为适当的措施,对其他投资者保守该申请人申请保护的信息,包括向其他投资者提供经过保密处理的文件,或者对相应庭审进行非公开审理。

  (三)设立多个联合委员会

  在CETA文本的规定下,联合委员会可以对一些特殊领域的争端进行初步筛选,如税收和金融领域。CETA第13章设定了金融服务委员会和一般争端解决规则,当涉及金融服务争端时,被告方可以根据相关条款规定,将该争议提交给金融服务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决定被告的辩护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该诉求会被驳回,从而有效地对特殊领域的争端进行筛选和过滤。

  三、欧盟ISDS机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针对欧盟所提出的ISDS机制改革,除了赞赏之外,也存在着诸多争议。其中很突出的一种质疑是,有学者认为欧盟的主张实际上是采用“双重标准”来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的行为,因为最开始是欧洲人自己在实践中大力推崇国际投资仲裁以保护本国投资者在全球的投资行为,如今意识到了ISDS机制对东道国主权的威胁后便主张建立欧盟主导的国际投资法院来抢夺经济话语权。除了对欧盟提出设立国际投资法院背后目的的批判之外,另一种质疑主要是针对欧盟提出的国际投资法院体系本身。一是对国际投资法院“超国际法”审限所带来的执行与承认的担忧,另外是对国际投资法院所适用的法律体系的质疑。

  (一)国际投资法院“超国际法”审限

  欧盟所提议设立的国际投资法院类似于一个凌驾于国内公权力之上的国际公共权利机构,可以对一个国家进行宣判和处置,在性质上已经超越了一个投资争端的解决机构,更像是一个在司法互认的国家之间建立起来的一个超越国际法的公权力机关。关于国内法院与国际投资法院救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欧盟委员会在TTIP有关ISDS改革的谈判过程中认为,国内法院只能通过国内法来裁决投资争议,相比之下,国际投资法院通过国际投资规则来决定国家行为。如果国际协议中的规则没有直接纳入国内法,尤其是大多数国际贸易和投资协定,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使国际投资法院和其他国际司法机构处于同等地位。②

  欧盟的文件解释了国际投资法院对国内法的适用问题,但对于其所做的判决在缔约国国内如何认定与执行则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自相矛盾的是,欧盟认为东道国的国内法在国际投资法院的审理过程中仅视为法律事实,那投资法院做出的关于该法律事实的解释,在该国国内本身不具有约束力,但同时又要求该国承认和执行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判决。如果东道国对国际投资法院的判决不予承认和执行,那么投资法院实际上是一个不起作用的争端解决机构。

  除了对各国不愿承认和执行在“超国际法”审限下所做出的判决的担忧,另一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国内法院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审查国际投资法院所做的判决,这些问题目前欧盟都没有给出明确回应。

  (二)国际投资法院所适用的法律体系

  欧盟目前所签订的含有ISDS机制改革的自由贸易协定文本中,并未明确国际投资法院所适用的法律体系。而对于一个基于贸易协定文本建立起来的争端解决机制,势必要平衡缔约双方之间的利益,但由于缔约双方法律体系的差异性,投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该适用哪一法律体系,采取什么解释规则则会对案件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投资法院既要平衡缔约国之间的利益,又要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在现有法律体系下做选择,让此选择满足平衡各缔约国的利益需求十分困难,更不用说要让各国对此法律体系的适用达成一致的标准。

  四、欧盟ISDS机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经兼具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身份,对于外资的管理和规制以及对我国投资者对外投资的保护是我国未来持续面临的问题。当前中欧BIT的谈判一直处于停滞转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的原因就是对投资争端解决条款的争议。欧盟作为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对国际投资法秩序的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见欧盟将会不可避免地将其对ISDS机制改革的构想推行到其他BIT谈判中。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参与ISDS机制改革,维护我国对外投资利益以及在国际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注释:

  ①See Investment Provisions in the EU-Canada Free Trade Agreement,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13/november/tradoc_151918.pdf.

  ②See Investment in TTIP and beyond-the Path for Reform,http://trade.ec.europa.eu/doclib/docs/2015/may/tradoc_153408.PDF.

  參考文献:

  [1]黄世席.欧盟国际投资仲裁法庭制度的源起与因应[J].法商研究,2016(4).

  [2]唐海涛.欧盟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3).

  [3]王彦志.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多元模式与中国选择[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7).

  [4]肖军.中欧BIT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基于中加BIT与CETA的比较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作者简介:庄晓君(199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