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时代;优良家风;党风廉政建设
一、中国的传统家风
中国的家风传统由来已久,《辞海》中这样解释家风:“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家风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可称之为“家庭文化”,既包含着具体的行为规范,又包含着时代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家风的渊源,中国的家风传统以新文化运动为界,传统的家风著述先后有“五常八德”、《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历代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家族,必然有着良好的家风,其中以《曾国藩家书》最为典型。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现在曾氏家族已经到了七代、八代,仍然是代代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可见家风作为一种宝贵文化资源,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曾氏家风——耕读修身、齐家治国为家风之本
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家书,大致包括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为政治军、用人交友、勤俭理财以及礼节教育等,曾氏家族的风气与规矩,内化为曾氏家族每个成员的品行与教养,对后代言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沉淀为代代流淌的文化基因。清末,曾氏的世传家风在以封建儒学为中心的士族门阀和以勤俭为本的农户家庭中,都是极为推崇的。
在修身养性方面,曾国藩的高祖应贞(字元吉)常常告诫子孙“勤俭立身”“耕读保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他认为社会风气与个人以及家庭风气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他从家族子弟中力倡正风正气进而推及亲友邻里再至民族国家,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风气,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传承至今日,对于每一位公民仍然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从为政治军方面,曾国藩的“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身之道”的廉政思想最为突出,“余服官二十几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他严格要求自己和部下“以廉率属,以检持家,誓不以一钱寄以家用”,于是便有了“孙等在京,别无生计,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怵”。曾国藩不仅严于律己,宁守贫而不贪腐,而且以身作则,为邻里立规矩,树榜样,恪守社会正气之风。正因為在朝为官,就更要宽人严己,更要约束亲戚邻里,做到慎微、慎独、慎权。从很小的事情做起,防微杜渐,用人、用权做到谨慎小心。家书箴言,是后世为官之典范。反观历史,有多少高官和领导干部陷身于贪污腐败的裙带关系之中,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严于律己,没有以身作则,为了个人一时的利益而损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二)傅氏家风——家国思想为立德、立言、立行之要
《傅雷家书》是文学艺术家傅雷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书摘编,该书凝聚表达了傅雷对儿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理性认知。傅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经验,教导儿子要谦虚待人,严谨做事,礼仪得体,要有高度的国家和民族荣誉感,同时对其在日常生活中劳动理财和恋爱婚姻观做出正确的引导。《傅雷家书》成为中国每个家庭必读的教育书籍,它深刻精细地阐释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使人们认识到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后世可以在家书中吸取优秀的道德养分,用自身的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以家书为载体,形成薪火相传的良好家风。
《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既是写给家人的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更是写给后世当官为民的价值准则,先是作者本人严于律己,再将这一套行为规范著书立说,推及亲戚邻里,形成良好的家风,最后再由家风上升为社会正风、民风、国风,这就是传统家风的价值所在。现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中模范代表更是数不胜数,他们的家风建设是要求将家庭成员将良好精神的品质内化于心,言行一致。
二、传统优良家风的现代价值
(一)道德自律的家庭德育价值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传承即家庭成员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家训、家规、家教”的方式进行传承。党风即党的作风,党风建设是指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习作风,家风传承与党风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家风传承对党风政风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风建设构成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对人的道德养成和人格成长有着无形而持久的影响。中国古代家风家训中蕴涵自立自强、修身养德、立志勤学等丰富的德育思想,对于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和为人处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理性认同的社会矫正价值
家风建设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作为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家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优秀的家风是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各辈人约定俗成的一种理性认同准则,传统优良家风作为一种家庭教育资源,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社会矫正效应。家风内容主要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时期的“红色家风”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在传承这些优秀作风规范的同时结合家族的传统,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构筑良好的家庭廉政防线。
(三)培根铸魂的文化自信价值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的悠久历史和独有的精神气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现实土壤,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古代优秀家风和现代的红色家风挖掘其优秀内涵,进行延续性的转化,找到与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的契合点,进而增强新时代领导干部党风建设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三、培育良好家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传承好家风,夯实党员干部廉政思想的根基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氛围、长辈制定的规矩和准则、家庭文化都是家风的重要内容。家风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家庭或家族成员思想道德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承。党员干部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传承好家风。
1.对良好家风、家训、家规的传承
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家庭在形成、壮大、传承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家风家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都是良好传统家风的典范,党员干部应该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系列讲话为根本遵循,积极主动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传承好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并赋予其现代家风的意义。
2.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传统家风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及其相关德目,其基本范式“耕读传家”等传统思想;家学传承、家规家训、家庭教育等是传统家风传承的主要方式,以传统的伦理道德为指导、以修身齐家为核心,倡导家庭成员修身正心、安分守己,家庭成员间有严格的尊卑贵贱,尊崇父慈子孝、兄仁弟悌和夫唱妇随的基本准则。党员干部应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争做良好传统家风的传承者和躬行者。
3.对革命时期的红色家风的传承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红色家风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道德、价值取向和作风在家庭生活中的集中体现。其内核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其基石是严守纪律、忠贞不渝的政治品格,其精髓是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其根本是从严治家、励志传承的历史责任。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对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榜样教育意义。
(二)践行好家风,带动党风廉洁建设
1.言传身教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习性爱好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家庭成员。一方面,强化家庭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
2.监督约束
党员干部应该密切关注家人的思想动态,时刻了解掌握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情况,一旦发现思想偏差,及时进行疏导和解答,引导家人形成了一种善于学习的风气,严格要求规范,加强行为约束。
3.反腐倡廉
党员干部要筑牢家庭反腐防线,以廉政教育扎實家人思想根基,将廉政作为一种优良家风传承下去,在反腐倡廉中争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
(三)加强和完善监督预防体系,增强党风建设内力
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采取了强力措施,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中央连续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法规,充分显示了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懈探索中,社会价值观不断变化,家风建设的内涵也应与时俱进。党员干部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继续坚持传承创新,不断丰富家风建设内涵,将民主、平等、和谐、法治等现代社会的积极因素纳入到家风建设中,进而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转化为全社会自觉认同和践行的内在精神。因此,新时代的家风建设思想,作为文化领域的观念形态,要承继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仅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还要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并对当前的社会价值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徐世强,闫梦瑶.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与跳出历史周期率[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6-9.
[4]柒炜媚.运用中国古代家训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赵志慧(1994-),女,汉族,甘肃天水人,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