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成为了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坚定的引导和推进其发展。“放管服”改革的春风已吹来,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简要概述了民营企业税收整体发展情况,提出了民营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也分析了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税收环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税收环境;税收服务
一、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得到了发展的空间,从弱到强,发展势头猛,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非常活跃的经济增长点。税收一直是影响企业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2018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要减轻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的非税负担。民营企业要抓住“放管服”的改革,运用好税收优惠,降低自身的生产经营成本,以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得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二、民营企业税收整体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在3000万左右,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我国民营经济税收做出贡献最大的几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及批发零售业。税收增长速度最快的几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业及居民能源生产供应。在地区分布方面,民营企业分布数量最多的几个地区是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及山东。除这些城市外,其他城市的民营企业也在蓬勃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其民营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并且速度也很快。这也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税收环境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税收征管现状不容乐观,偷税、漏税、逃税等问题还是很多(见图1),税务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也不是很完善,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工作也做的不到位。本文将对民营企业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三、民营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税收政策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制度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优惠方式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一;二是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在贯彻公平公正原则方面做的不够完善。
目前的税收优惠制度主要以税收减免、税率优惠等一系列直接性的优惠为主。现行的税收优惠制度优惠的力度不大,扶持的效果不是特别显著。尤其是从创业角度来看,政府对民营企业初创期间的扶持力度应该进一步的加大。可以采用的优惠方式有很多,如抵免一定税收、再投资退税或者建立小微型企业单独的低税率优惠方式。
在公平性方面,也无法很好地贯彻公开公平的原则。某些税收歧视政策不仅会减弱投资人的信心,也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二)未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立法方面层次较低,没有相对较全面的法律体系。由于税收优惠政策透明度低、人为因素多、法律效力低、税收优惠措施执行不力、滥用税收优惠政策,所以即不能达到应有的政策效果,也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法治化的迫切要求。
此外,针对民营企业,也缺乏专门的税收法律法规。在自主创新税收政策方面,很多政策都比较分散,分散在各种税收之间,不利于税收政策功能的全面发挥,难以形成政策协同效应。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还不足以营造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不利于其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三)税收征管方面存在问题
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税收征管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对于责任的划分不是很明确,较混乱。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很广、规模很大,而且种类也很多。这也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税收机关进行征税工作时执法不力。这个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解决,就会助长民营企业偷税漏税之风,违纪现象也会屡见不鲜。
四、如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税收环境
当前,尽管明显改善了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但是在治理税收环境方面做的仍然不是很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见图2),牢固税收制度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税收压力,优化其税收环境。
(一)将税收“放管服”的概念进一步转变
将税收“放管服”的概念进一步转变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重要的一步。要把纳税人的需求作为重要的工作标准,在此基础上,税务部门要转变工作观念,积极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制度,提高税收征管的工作效率,做到灵活、高效。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的税收管理服务也应该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更好的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二)优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深化“放管服”政策,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同时,要建立权益保障和意见反馈制度,能够及时地获取纳税人意见并及时处理,更好的集民意、聚民心。此外,工作人员可以采取走访、调查的方式,深入到企业中,为他们解决实际的税务问题,同时进行宣传和讲解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更好的增加效益,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
(三)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税收征管整改
加强“放管服”中“管”的作用,相关税务机关首先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相关的征管制度,从制度上将偷税漏税和逃税的行为扼杀。同时,也要对税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不仅要提高其依法征税的业务能力,还要加强廉政教育。
除了政府需要做出努力外,企业自身也应该加强依法纳税的观念,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做到诚实守信,自觉纳税。
(四)加强和优化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服务
此处体现的是“放管服”中的“服”,减少对私营企业过多的行政审批的行为,简政放权。同时,在民营企业的税收服务这方面,不仅要提高服务质量,更要让纳税人在“放管服”改革中真切体会到幸福感。纳税服务体系应该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以保障纳税人的权益作为基本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增加服务内容,从不同渠道、不同层次和不同的领域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税务信息化也是需要建设和完善的一大内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互联网+”与“放管服”相结合,借助“互联网+”,运用税收大数据,探索和建设网络办税的方法和渠道。例如,将移动支付引进到办税渠道中,省时省力,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工作人员可以对税务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也可以对纳税人的纳税需求进行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提供定制化服务,方便完善和改进办税体验,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税收服务,积极打造网上服务新业态。
五、结语
民营企业在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问题,现有的监管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滞后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导致民营企业税收环境无法得到优化。将“放管服”深入到实践中,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促进公平竞争,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税收方面的高效服务,以优化税收环境,使民营企业更好的实现自主创新,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立新.完善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姜文豹.科技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上海财税,2003(7).
[3]孙立新.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创新稅收激励政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9).
[4]陈慧敏.鼓励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