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新的变化。教师们开始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强调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们也意识到了师生互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师生互动
一、引言
师生互动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的形式应当是多样化的,提问之外的交流也是师生互动的方式。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师生互动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延伸到了网络上。这为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提升师生互动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所设问题缺乏指向性
提问是课堂互动的形式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互动形式。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会对提问效果有直接影响。许多教师在提问时思维过于发散,提问的问题与所授课程关系并不密切。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教师的问题缺乏指向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没有风向标,只能发散性地思考,对各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明确。当教师想要从问题引申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时,往往达不到化具象为抽象的效果。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倒数”的概念,将笔倒过来,然后提问:“笔可以倒过来,瓶子也可以倒过来,那大家猜一猜,倒数是什么?”教师的本意是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倒数”的概念,但这种提问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学生可能为认为“倒数”就是把数字倒过来,把6变成9等。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指向性,重视问题的科学性,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
(二)课堂氛围不活跃
互动应当在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进行,如图1所示。沉闷的课堂氛围会影响学生的心情,也不利于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即可,营造课堂氛围只会浪费课堂时间,还会牺牲课堂纪律。实际上,许多科学研究表明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学生对教师有更强的亲切感、信任感,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的策略探究
(一)教师科学设计课堂问题
教师设计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尽量使提问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又不轻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例如,“三角形两边比值不变”这一知识点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难。这是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判断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熟记于心。教师在提问时,如果再出现证明三角形两边比值不变的问题则显得过于简单,学生可能没有回答的兴趣。教师可提出更高难度的问题,如“我们探究的都是含有30度、6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如果是有其他角度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得出的结论还成立吗”。这一问题暗含了由特殊到普遍的教学原理,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观点。例如,通过画图,任意画出几个三角形,检验他们的边长是否符合得出的结论。或是通过利用计算机计算边长之间的关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师中四处巡走,观察学生的课堂活动状况,主动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向自己提问。如此一来,教师的问题便达到了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加强师生沟通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创设情景时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衔接。例如,在讲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教师可以引入城乡规划设计的生活场景。假设在两个城镇之间要建立一个大型连锁超市,但是为了方便两个城镇的居民生活,政府希望将这个大型连锁超市建立在距离两个城镇都是相同距离的地方。接着,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同学们觉得应当如何设计才能使连锁超市距离两个城镇的距离是一样的呢?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方案,教师不必立即否定学生的方案,反而可以利用学生的方案突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科学性。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方案一个一个列举在黑板上,提出方案的学生必定会非常关注自己所提方案的正确性。这在无形中吸引了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在接下来的听课过程中,学生会听得更加认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分析这一方案的优越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显得更加亲切自然,如图2所示。
图2 互动课堂创设情境
(三)利用线上平台加强师生交流
如今,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已经渗透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不妨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教育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突破校园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打造全方位的数学教学模式。例如,引导学生在微课平台上完成教师设计的习题检测,然后在班级QQ群内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迅速得知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在平台的讨论区或者班级QQ群内与学生交流。这种线上交流方式更加灵活,且学生接收学习资料的过程非常简洁,能够有效提升师生沟通的效率。线上互动还可以将学生家长纳入互动活动中,教师不必亲自到学生家会见学生家长,只需通过视频、语音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这降低了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成本,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观念、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与学生互动做好充足准备。同时,还要充分发掘现代化教育平台和信息媒介的功能,加强与学生、学生家长的交流,真正做到与学生全方位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人喜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司玉芳.“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27).
[2]但威海.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
[3]宋军国.师生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
[4]贾鹏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J].林區教学,2018(10).
[5]王莉.探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
[6]容丹.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