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财政支农的视角分析安徽省财政支农的情况,从规模与结构分析财政支农的重要性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对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
一、研究背景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依赖于财政支持,但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不能仅依靠财政补贴,且财政不能只局限于对农业生产的补贴,还要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时,对于财政投入的力度也要把控好,控制好支农资金的规模、结构和效率。
二、财政支农的现状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安徽是农业大省,对于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的分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我们主要从规模和结构分析财政支农的状况和问题,并对于相关问题提出对应建议。
(一)安徽省财政支农规模
我们以一张图表来观察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数据来源:中经网与《安徽省统计年鉴》
由上图可见,2003年至2017年安徽省财政支农的资金规模一直不断的上升,由2003年的20.40亿元到2017年681.51亿元,增长3343%。其中,2011年财政支农规模大幅度提升,增长率高达60%,近些年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还是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二)财政支农结构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主要是研究分析各项支出所占支农支出的比重,可以从中观察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数据来源:201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由表可以看出2017年安徽省大部分地市对于农林水的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重都超过了10%。其中,芜湖与合肥支出比重分别只有5.77%与5.95%,因为这两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农业占比较小,所以相应的支出比重也就较小。相反,对于那些以较为依靠农业,或者说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市如蚌埠与淮北两市,政府对于农业支出的比重却低于10%,因此这两市还需要对农业加大扶持力度。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问题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制度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逐步发展成农户与现代市场连接的桥梁,通过土地流转、农业资金的筹集供应以及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极大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要发挥这其中的重要作用,离不开它内在的制度优势。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服务对象具有一致性。农户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具有双重身份,首先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创造农业生产价值的直接主体,其次农户也是社员,他们可以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扩大生產规模,联合各个生产者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二者身份的重叠,可以使供给和需求及时准确的进行调整,使得整体均衡。
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与收益返还。社员在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时,往往会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这归功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强有力的成本控制;此外社员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时会有收入,成员能参与年终分红,这为社员稳收增收增加了保障。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经营优势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成与发展,促进农业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形成完整的链条,这无疑会使得农业靠向现代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优化农业的有限资源的配置,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经营水平。
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往往会带来生产的标准化,对生产标准、操作流程以及农业资金的供应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创新自主品牌、提升管理经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市场知晓度得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地提高,为农增收作用突出。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分析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力度还是有待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它需要财政的支持,在部分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财政支持的力度还是不够,实际的解决方式往往都是农户自发筹资资金,这对于生产周期长的农产品是极其不利的,现金流的断裂往往会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运营下去,抵御自然和市场的风险也会较弱。
第二,管理经验不足,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执行财产与物资的管理功能,对于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需求很大,但是现实中往往都是社员的自我管理,专业性不强,在管理内部经济和对外进行市场交易都存在不足之处,难以从长期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
第三,品牌的意识还是较差。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懂得利用法律来保护合法利益,在打造和宣传自身的品牌时的方法较为落后,很多没有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自身品牌的推广,在与市场进行信息沟通的方面具有滞后性。
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财政要发挥资金支持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有着天然的制度优势,但是融资困难仍然是其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政府必须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但是不能仅依靠中央财政的支持,地方财政也必须加以配套;同时在制度与政策上要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资金和办理手续开启绿色通道。
(二)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教育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必须要突出党的领导位置,保持总体方向不变。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组织和发展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及时帮助农户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要通过政府牵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进行相关的财务知识、管理技术等的培训。
(三)合理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促进产业链条化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领导者要同政府积极合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要从产品的特点出发,合理的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同时,也可以联合社的方式,联合其它合作社进行生产与加工,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也能促进产业链的延长。
(四)加速推进“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
互联网已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其成员的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互联网知识较缺乏,这将使得其发展难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政府要对社员加强互联网专业知识的培训,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做好“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模式。
五、结束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建设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平和丰富城乡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房玲秀.安徽省财政支农效率及影响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8.
[2]高群,华晓月.江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及优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8(45).
[3]李秉坤,赵爽.农业现代化的财政支持政策分析与研究[J].新农村经济,2019(03).
[4]高钰玲.合作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制度优势[J].合作新声,2019,1(122):56.
[5]于继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经济大发展关系分析[J].南方农业,2015,9(36):9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