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培养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063
肖琴

  摘 要:当下,初中语文只重视书面语言的训练,对口头语言却投以不应有的冷漠,从而使口头语言的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冷点、盲点。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训练活动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朗读背诵;复述演讲;说的训练

  一、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摆在与读、听、写同等的地位,并明确提出了训练要求。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说到底都是语言的训练,语言训练又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从语文的社会功能来说,所有能力的归宿就是一个:交际,而其关键即是“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的交际、沟通最主要、最便捷的还是“说”。其实,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比,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

  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语交际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讷于言、止于口,说话吞吞吐吐、没有条理的人能为现代社会所容纳所接受。未来的事业对人才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说话,“能言善辩”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

  对于中学生来说,提高说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还能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给书面语言的训练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对口头语言却投以不应有的冷漠,从而使口头语言的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冷点、盲点。

  二、产生原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现实社会对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训练的要求,对照语文教学的实际,目前中学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并未摆到应有的位置,学生不说、少说,或即使说了,也是含混不清、言不成句、语不成义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填鸭式教学的影响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确定。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既无传统特色,更无教改气息,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单调,仍陷在烦琐分析、滿堂灌、形式主义的泥淖中,学生没有机会发言。有时学生好不容易有到一个发言的机会,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的闪光点缺乏热情和肯定。若学生口头表达中出现缺点问题,有些教师甚至会迎头一盆冷水,遏制学生表达的欲望,造成学生想说但怕说,不敢说,导致不“会”说,不“能”说。

  (二)应试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进行。虽然“说”也可达到检测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功底的目的,而且直观性强、可操作性强、反馈速度快,但考试的检测条件有限,只能笔试,不能口试。因此,不少教师就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平时按考题形式讲课文,复习时按考题形式做练习,只训练知识点,不考的就不教,“说”的教学形同虚设。这种疲于应试的教与学,长此以往,便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只重“文”,而忽视“语”的现象。忽视口语的训练,必然造成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短缺,进而恶性循环,最终造成学生语文整体素质低下、水平不高的恶果。

  (三)缺乏口头表达的良好氛围

  学生口头表达的最佳氛围是“轻松、活泼、融洽、自然”。而现在应试教学的结果必然带来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僵化,内容上的单一,氛围上的沉闷、严肃、紧张。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哪还有“说”的欲望呢?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考试的压力,“分数第一”观念的影响,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近乎空白,学生自己组织的班会、团队活动等已不多见,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几乎被挤出校园,学生“说”的权利无疑被部分或大部分剥夺。这样,学生缺乏口头表达的良好氛围,缺乏应有的口语能力训练的环境,没有一定的活动形式作为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的载体,要想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等于一句空话。

  (四)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从学生年龄看,一般小学到初中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害羞的心理不突出,发言、说话的顾忌不多,相对来说比较踊跃,而这一阶段恰恰是口语训练的起步、发展阶段。而大多学生到初二以后,生理、心理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步入青春期的害羞心理随之而生,“怕说”更成为普遍现象。长期“怕说”下去,就失去了口语训练的黄金时光,最终导致不“会”说了。

  三、解决方法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一般比较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不重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缺乏说的训练,致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没有站在大庭广众间讲话的勇气,怕说不好,怕被人笑话,遭人讽刺。当他们有机会走上讲台的时候,出现“怯场”现象,口还未开就满脸通红,把原来准备好的内容顿时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手足无措,“搁浅”在讲台上。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笔者急切感到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师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以下创新策略应用于实践。

  (一)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

  教师要讲授朗读常识,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要读得响亮、清楚,努力做到准确、流畅、传情。教师应就如何掌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气以及如何划分诗句的节奏,如何把握排比句和骈句的句法特点等进行朗读指导,并从利用修辞特点、分段背诵、抓内容层次、掌握长句的句中的层次、掌握长句的停顿、抓关键性语句、抓文脉、抓思路等在方法上进行背诵指导。除课本内容外,老师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或学生喜欢的课外书,朗读内容主要是散文、诗歌、小说,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不断丰富语言和知识,为说话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抓紧早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在深入体会课文的同时锻炼说话技巧。

  朗读训练应结合语文教学进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教师的范读,有学生的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有听录音,让学生跟录音读等。一些描写生动、精彩的片段,含意深刻的语段,历代传诵的古诗文还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了然于胸。背诵是一种强化识记,是口语表达流畅的重要条件,要重视背诵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多读、熟读、多背的习惯。多读、熟读是积累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受到规范书面语言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

  (二)复述课文内容

  如果只是机械地让学生朗读课文,是无法真正提高他们说话能力的。如果能够让学生放下课文,进行理解和记忆性复述,不失为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简单复述或创造性复述,说给老师、同学、家长听,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复述,来促进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和说话的条理性。

  (三)课前五分钟演讲

  教师可以定一个专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好内容,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作五分钟的演讲。这样的演讲不但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口才的机会,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收获到许多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一举多得。

  在组织演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是每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只有精心安排、耐心指导,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演讲的深度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近,逐步提高要求。再次,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称赞、鼓励、肯定、表扬,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在组织说话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训练中还要不断变换形式,以竞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学生把长期的、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对话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获得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机安排训练项目,抓住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的优势,使他们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得以发挥。一些平时不敢或不善人前讲话的同学,经过事先较充分的准备,也能自然、生动地在人前展示自己的风采。活动完毕,可由教师或同学作一下简略点评。初中三年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开展此项活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会大有帮助。

  (四)课堂上“说”的训练

  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气氛,同时要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中,引导学生用规范、流畅的语言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作文课上,积极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选取学生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列出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口头作文,接着大家评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是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五)课外组织各种比赛

  教師也可以组织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辨论会等。在这些比赛中要求学生感情充沛,吐字清楚,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要有起伏,抑扬顿挫,表情、手势也要恰当配合,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几年来,笔者利用课堂或自习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说话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小型辩论会等多种活动,经过训练,笔者发现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前演讲最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值得强调的是,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不是孤立的。从系统论角度看,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网络系统;从信息论角度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各部分的训练从来都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口才具有综合能力的特征,口才是学识的标志,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一番勤奋的浇灌。从发音练习到词汇积累,从语言修养到文化积累,从知识铺垫到道德涵养,从表达技巧到人格完善,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学生的说话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说,说好每一句话,将说话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教出一群“能说会道”的学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