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绿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387
云颖 冯会平

  摘 要:本文从绿色图书馆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绿色图书馆的内涵和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理论进行探讨,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肩负着推进全民阅读的重担,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人民群众信息素养的载体。如何才能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环境,是目前图书馆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进入21世纪,“绿色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发展方向。“绿色”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和理念,图书馆应该顺应“绿色”潮流,以绿色观念为指引,以提供绿色信息服务为己任,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图书馆成为可能。

  二、绿色图书馆

  (一)绿色图书馆的内涵

  Green Library,顾名思义指“绿色图书馆”,由美国学者在著作《绿色图书馆》中第一次提出,指在图书馆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尽可能对环境进行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读者提供舒适的、健康的阅读和使用空间。因此,绿色图书馆又被称为生态图书馆或者低碳生活馆。

  “绿色图书馆”第一次在我国出现,是由我国学者孙玉宁提出的,但当时并未对“绿色图书馆”进行明确的定义。2001年,学者武春福在《试论21世纪图书馆发展生态》这篇文章中对“绿色图书馆”这一名词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此,我国学者开始对该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

  “绿色图书馆”强调的是“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以追求低碳、节能和无污染为建设目标,是可以为读者提供绿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图书馆建设模式。与传统图书馆建设理念不同,建设“绿色图书馆”更侧重追求绿色环保、节能低耗和保护环境,要实现这些目标,一方面需要在绿色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加以注意,另一方面要在图书馆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得到落实。“绿色图书馆”不仅仅为读者提供知识,更要融入读者的生活,为读者提供积极向上的读物,成为能够引导读者形成环保、健康、文明品质的新型教育环境。

  (二)绿色图书馆的特点

  1.保护环境

  绿色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保护环境,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图书馆内的装饰也要使用没有污染、不会产生辐射的材料,尽量借助阳光,用以达到空气流通、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目的。除此之外,绿色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具备绿色环保思想,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度较高,并把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是绿色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使用清洁的、可以再生的能源;另一方面是保护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图书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例如,在馆内、馆外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用以改善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在图书馆设计时充分考虑对太阳光的利用,提高自然采光的利用率,进而减少对电能的使用,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同时,重视对纸质文献资源的利用和回收,提高读者用户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3.可持续发展

  绿色图书馆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在其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3方面的内涵。第一,图书馆建设使用的任何材料都要环保,避免辐射,和对空气、水资源的污染,不能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还要对改善自然环境、提升空气质量有促进作用。第二,要低耗节能,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节约用水、用电。第三,实现人、自然、环境与图书馆建筑的和谐统一,推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理论

  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是指在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环境和信息服务的同时,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低碳”“环保”的认识,全面推进环保事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图书馆开展绿色信息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信息资源服务,而是覆盖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资源购买、技术实现和服务等方方面面。总之,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主要是采用环保材料对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和外部设施进行建造,打造出健康、环保、舒适的图书馆空间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中为读者提供绿色信息资源,满足读者对绿色阅读的需求,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一)绿色建筑理论

  绿色建筑理论是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严重紧缺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倡导保护环境和低碳节能,将自然因素、生态因素与建筑相结合,在物尽其用的基础上,既能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本文认为绿色图书馆建筑是指在图书馆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内,尽可能多地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时,能为读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阅读和学习环境,使读者能够获得全面的信息资源,能够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图书馆建筑。

  (二)绿色馆藏和绿色资源理论

  图书馆包含的资源十分丰富,包含书籍、档案、报纸、期刊等,如何构建合理的分布馆藏资源,权衡纸质文献资源、电子文献和阅读空间的布局,是新时代绿色图书馆应该关注的焦点。图书馆绿色馆藏布局理论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传统纸质馆藏和电子资源进行布局优化,按照读者需求和现实需要进行资源购置,改善馆藏结构中不合理的布局,不但可以节约图书馆经费投入,优化图书馆馆藏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满足读者多样性的需求,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能。

  图书馆绿色馆藏的另一特性就是图书馆绿色资源建设。绿色资源体系的构建要深入聽取社会读者的意见,从文献的全面性、新颖性、实用性等角度出发,收集正规专业出版社和著名学者的著作。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要善于分辨、整理和收集互联网上的电子文献资源。

  绿色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要求是健康的、真实的和正规的。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善于引导读者要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增强读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虚假、色情、盗版的文献信息,这也是绿色图书馆馆藏和资源建设的核心。

  (三)绿色管理理念

  在传统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文献资源是管理的主体,读者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社會的不断发展,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渗入图书馆的管理中,逐渐形成“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对图书馆进行绿色管理,主要是建立“以人为本”“以绿色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观。图书馆绿色管理包括用最优化、最经济的方法对图书馆日常事务工作进行管理,使图书馆可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和运作;对图书馆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优化配置馆藏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我国绿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引导,为加强绿色图书馆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绿色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是国家为绿色图书馆建设提供政策指引、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图书馆绿色建筑建设应该与国家相关绿色建筑的标准相吻合,绿色图书馆建设应该遵循现有国家对低碳、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另外,图书馆等信息资源服务机构,应该将自己的服务内容和范围加入绿色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利用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加强构建绿色图书馆和绿色信息服务系统。

  (二)整体规划,打造绿色空间

  绿色图书馆应该为读者创造安静、明亮、整洁、具有文化气息的学习场所。读者只有在令人精神愉快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获得文化知识,享受文化带来的欢乐与喜悦。这就要求绿色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布局图书馆室内外空间,在图书馆外部结合周边环境特点,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保障图书馆外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内部保证阅读空间明亮,采光、通风效果好,适当摆放和种植绿色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开发绿色资源,降低服务能耗

  绿色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图书馆应该不断注重培养信息服务能力,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信息资源。同时,应该注重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因为,随着互联网信息量的激增,原始文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原始信息资源的深加工,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深入的信息服务,也是绿色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绿色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正英.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实践与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41(1).

  [2]邓胜利,秦阳.国外图书馆绿色信息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1).

  [3]裴炜昕.绿色图书馆建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4]于兴华.高校绿色图书馆建设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7.

  [5]尹平.和谐高校环境下绿色图书馆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