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6479
胡春雨

  摘 要: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往往重视文化教学,但是这种重视仅局限于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即在英语教学中不重视本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一、引言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从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二、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的重要意义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學中,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落实英语学科的人文性方面的教育。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英语科目的人文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备受推崇的就是它蕴含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社会发展方面,人、物质、生态失衡及污染等问题必须以东方文化为基础。因此,英语教师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二)有助于中西方沟通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缓解

  在中西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十分普遍。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用英语与其他人交流。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今天,高中生很少使用英语技能与他人交流:学习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通常只限于让对方了解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难进入仅限于简单的寒冷和天气描述的高中生或陌生人的生活。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从根本上消除或缓解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从而实现真正的交流。

  三、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从教师自身修养角度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完成就教学任务,又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要想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渗透环节的设计。由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所以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熏陶,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要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就能够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融合中西文化。从教师授课的角度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学生关注和模仿。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以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带头和熏陶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需要他们继承和发扬,那么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主动了解和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学科内容方面来看,需要与时俱进精准地把握时代的需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利用新型的传播工具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二)从教师教学角度渗透传统文化

  从英语的教学来看,要先学会阅读。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所有的知识单元中都能够找到可以渗透传统文化的题材,利用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前、课中、课后,让学生进行课程预习、教学实践,并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让学生寓教于乐,喜欢学习,能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到英语的基本知识点,学习到英美文化、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逐渐培养一些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这些文化,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归属感。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过去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从单词着手,逐段讲解内容并进行语法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学生往往只是学到了表面的知识,但对于文章的内涵则不能真正的理解。这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能够学习到文化内涵。英语教材中选录的内容都是专家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教师需要将其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载体进行讲授,让学生通过讲授有所了解文化。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英语教学中除了阅读以外,写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材料。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写作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打破西方文化的态度。该工具可以充分发挥英语语言的作用,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在进行句子翻译的时候,往往带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展现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一方面学生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了传统文化。另外,英语老师可以尽可能多进行一些对比写作,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知,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实际应用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也应注意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利于传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四、教师从情感上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育不仅注重提高人文素养,还关注人的长远发展,为人类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人文教育不是通过讲道或灌输来实现的,过去的英语教学都属于填鸭式的教育,教师单方面的进行灌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接受,没有思考的空间,不能够将传统文化带入到学习中,及更谈不上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挖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带入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通过日常的熏陶,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名人,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从他们的成功来看,他们存在着一些共性,就是都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一个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当前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尊重独特的学生体验”和“关注选择学生学习中心”。此外,当前教育还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反对分析“外来学生强加的”文本。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中国教师的教学之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能够开展独立的教学,利用我们汉字,从多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杰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繁荣,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六朝朝代。唐宋传说的出现表明,古代小说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最终主导了中国文坛。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中国经典。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和现代杰作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还應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活动,以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

  五、结语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当前,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一方面要讲授好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将英语课程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及各地风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化识别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文化修养,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平安.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及策略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郭敏.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3]赵艳梅,张琪.基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调查: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4]卢绍迎.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

  [5]陈旸.高校开设汉语典籍英译赏析的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6]赵昱,吴晓威,姜雯琪.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研究:以Unit 7 Western Dining Custom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8(1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