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式中,考试评价长期以来在其中占据了主体地位,随着课标改动、核心素养提出以及反“应试”风潮,考试这一评价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及学生的排斥。然而,考试实际上是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易于操作且具备一定合理性的方式,但目前大量师生对这一方式存在误解,主要原因在于其缺乏一种与时俱进且符合教育潮流的标准,只要解决这个问题,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仍能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改进考试必然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更高要求。
关键词:考试;评价;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一、风口浪尖的考试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关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手段与方式已经日益多样化,如历史制作、档案袋评价、小组积分等,甚至有些方式已经成为新课改明确提出并推行的评价方式,然而,无论哪种新旧评价方式,都未能撼动考试在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李明铭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一文中对于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所做的访谈和调查可以发现,在他所访谈的20位高中历史教师中,“有8位教师当场表示对新课程评价改革的认识处于模糊之中,认为评价改革对于高中阶段来说是不必要的,另外有5名教师表示对改革还算清楚,但认为高中阶段的评价改革在高中教学实践中是不实用的。”这有力地证明了考试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群体甚至社会舆论又对“考试”这一评价方式展现了极为强烈的厌恶情绪,学生群体自不必多说,多年以来但凡出現抨击“应试”、反对“高考决定论”的言论,都必然获得大量高中学生的大力支持,加之“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更让高中学生群体找到了反对考试评价的宣泄口,似乎考试评价与“素质教育”二者完全背道而驰、不可调和,但实际上发生该现象更多的因素并不在于对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支持,而是为了逃避枯燥和难度较大的考试而进行的宣泄。
教师作为使用“考试”这一简便方式完成工作的群体,对考试的态度大大出人意料,在通常的认知当中,考试评价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评价方式,其易操作的特点和清晰的量化分数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师在评价方面的工作复杂程度,但是作为考试评价的受惠群体,同样在上文所述李明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一文的调查中,教师对于“考试”这一方式“表现得很无奈,一方面不想考,一方面又不得不考。”学校、教师虽构成了平时教学课堂评价的主体,但上级教育局是最终课堂的评价主体。教育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成绩,教师的行为必然跟随上级教育局的指挥。所以说,教师群体对于考试这一方式实际上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无奈之感,这种耐人寻味的反差可能是由于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高而对当前考试评价进行地自主反思,也有可能是出于应对新课改等新型教育浪潮及政策、学校要求下而被迫进行地改变,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从师生甚至社会舆论方面来看,考试这一评价方式,实际上还处在风口浪尖之中。
二、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
尽管处于风口浪尖中,考试仍是进行历史教学评价的一种非常有效和优越的制度。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考试传统的国家,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论及中国古代科举选拔制度时曾说:“这是一种十分伟大的制度,它选拔优秀的文化阶层成为帝国的管理者和统治者,保证了这个远东帝国长达千年的稳定。”更多的历史学家甚至将科举这一中国最早创立的考试选拔和评价制度誉为“实现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制度。可以说,考试制度本身作为一种评价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非常高的认可度且难以被其他制度所代替,当前社会舆论中,许多抨击考试本身的言论实际上有失偏颇,尽管考试评价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确实已经表现出不少问题,但其本身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并非腐朽不堪,主要问题只是在于缺少一种与时俱进的标准。
魏德才在《现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弊端及其危害初探》一文中对考试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考试问题主要在于盲目追求“量化和分数”,同时又指出“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中,一定阶段对学生进行检测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学生做完测试,就按标准答案给学生评个分数,很少给学生改正错误和重新测试的机会。”这便是考试评价真正存在的问题,考试评价本身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主要问题在于存在“标准答案”,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必然有其标准,而在不断地课改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的理念、目标等都在不断演变,标准却未能与时俱进。“标准答案”一词可以解释为识记知识点,因为能冠以“标准”的答案必然是准确的具体概念,可以说,“标准答案”时期的考试,其标准是知识,这在最初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是具有合理性的,但随着世界教育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教育理念出现,对于各学科的教学也有了更多的专门研究,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无疑在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而改变,随着新课改、高考改革的出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从最早的掌握聚焦知识,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又到最近的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可以说,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与之相对的,考试作为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却仍旧不改其以知识掌握为主的标准,未能与时俱进,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教学目标不符合,成为了考试这一评价手段在当今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三、对考试评价的改良
考试评价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标准滞后,那么,对其进行改良也必然从标准改良入手入手。
(一)正确理解并跟随现今历史高考标准
靳永志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问题及对策》一文曾提出,“以往的评价体系和高考命题均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这一评定标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察,使得学术性过重,难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的知识性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高考标准注重知识性,这是评价标准难以改变的主要原因,且大部分一线教师对于难以改变的考试评价标准也持同样观点。实际上,这种观点已经较为陈旧,如今的真实情况正好相反,并非是学校的考试评价标准必须与高考标准靠拢而无法改良,而是学校的考试评价标准未能跟上当今的高考标准而导致落后。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最新的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以及近两年的全国卷高考真题来看,陈旧的知识识记已不占主要地位,部编版教材对于历史事件的陈述已较大弱化了事件本身的内容,而更强化事件的背景、历史意义等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部分,而高考题目中,大题部分也很少再出现纯粹要求记忆的识记题目,更多的是检测学生五大核心素养发展程度的开放型题目。第二,若学校的考试标准与高考标准同步并行,那么经过大量练习的学生理应取得十分良好的高考成绩,而实际上从近年高考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校内接受大量考试练习的学生却越来越难以接受高考历史题目的新形式,这也正说明了学校考试评价落后于高考评价标准的情况。故此,学校应破除陈旧思想,真正理解当今高考题目所体现出的新的考试评价标准,改良自身历史教学考试评价标准。
(二)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融入考试评价标准
这一点是对上一点的具体操作,正确理解并跟随现今历史高考标准是大的方向,而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融入考试评价标准则是实施方案。从今年高考大题的题目可以看出,现今历史高考的考察,更聚焦于学生的史料阅读与信息攫取能力、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解释能力、唯物主义的观念及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这正体现出的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这五大核心素养。杨依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素养问题》对于以五大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评价体系分别都有十分详尽的分析和设想,具体到考试这一手段上,最终体现在题目设置和阅卷两方面,将五大核心素养融入考试评价标准,实际上就是从五大核心素养出发设置考试题目,这些题目不应拘泥于识记类,而应向高考靠拢,突出史料的阅读与攫取信息、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评价、个人情感的表现等,如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1的第42题中,对于五等爵制和二十等爵制的分析和论述,本身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学过的知识点,这就考验学生从材料史料中攫取信息并结合自身知识积累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设置考验综合能力的开放性试题。历史学科具有由历史本身反映过去事件真相的性质,在基本的史实识记上,也不能完全取消(兼顾两者的要求本身也是考试评价的一大优势)。
需要说明的是,考试评价毕竟只是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或方式,尽管我们在分析其合理性之后能够对其做出一定改进,然而考试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根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也不应该仅使用一种评价手段,因此,对于新课改所推荐的如档案袋制度和历史游学等新颖的评价方式,我们更应当进行支持和嘗试。只有在多种评价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教学评价才能更加全面和科学。
当然,如此的改良做法对于改进考试评价标准虽然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最终有益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但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题目设置有大量专家参与,故而能够真正融入核心素养的导向,而普通学校要真正去改进考试评价标准,却有赖于教师群体自身的专业性和不断学习,而开放型题目的阅卷更对阅卷者的历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学校方面,甚至在当今高考阅卷中,阅卷者大部分也是中学一线教师,这些教师的素质层次不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未必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加之高考阅卷的劳动强度常常让阅卷者无法全程保持状态,这无疑将是大量在职高中历史教师及高考阅卷群体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明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魏德才.现行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弊端及其危害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8(3).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73).
[4]杨依.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素养问题[J].文教资料,2018(28).
[5]靳永志,赵伟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
[6]胡利利.构建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J].科教导刊,2017(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