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补语是补述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及目的等成分。现代汉语补语多置于动词、形容词后面,结构较为复杂。而在日语中没有与之相当的句法成分,因此,本文旨在运用“三个平面”理论来探究汉语补语成分在日语中的表达形式。因汉语补语种类较多,本文只限结果补语,且为动词+结果补语的结构。关于结果补语的范围界定,本文选用了黄柏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的定义,结果补语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例如,“他放跑了罪犯”,是因“放”而“跑”了。结果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和动词短语。结果补语前不用助词“得”。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先行研究考察,并说明本文研究理论;第二部分从三个平面即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分别探究现代汉语动结式在日语中的对应情况及特征,得出“连用修饰语+动词”“复合动词”“单一动词”三种对应形式;在第三部分总结归纳探究对应规律并简要阐述本文探究的意义。
现代汉语补语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对于汉日翻译者来说也是个难题,希望本文探究的对应规律可以有所帮助。
关键词:动结式;对应形式;中日对比语言学
一、先行研究考察
有关现代汉语补语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留学生的使用偏误情况来提起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例如,何紫泉(2015)《日本留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的偏误研究》对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学生作业得到的日本留学生汉语补语的偏误句进行分析,归纳了补语语序偏误、补语遗漏偏误及补语漏加偏误三种类型,并结合日语语言特点、二语习得规律等分析出偏误原因,从而提出习得建议。
第二类是挑选现代汉语补语中意义功能较为复杂的补语构造进行分析、或选择意义相近的补语成分进行辨析。刘威娜(2015)《对外汉语教学中“完”“好”“成”研究》收集了留学生的使用偏误句,归纳出偏误类型,然后进一步从句法和语义角度对“V完”“V好”“V成”进行辨析,并探究了对动词的选择限制情况。
第三类是站在对比语言学的立场,通过双语翻译例句来探究对象语的对应表达形式。肖沁芳(2015)《汉语结果补语及其英语对应表达的对比研究》从英语语法体系中的结果短语修饰语入手,在句法层面得出S+V+O+RA、S+V+FO+RA及S+V+RA三种对应句式。此外,部分英语单词与汉语结果补语结构也构成对应,对此作者也进行了细致分析。金晶炫(2006)《汉语“动结式”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中,运用現代汉语的“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理论与方法,对汉语“动结式”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状)+V形式、V+????(辅助动词)形式及V形式三种对应表达,并对各形式使用频率及语义指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江良重敏(2008)《汉语三种补语的日语对应形式及其翻译》同样运用了“三个平面”理论,考察分析了现代汉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及“状态补语”的对应日语表达。其中对结果补语的对应探究中得出连用修饰语、复合动词及单一动词三种形式。
“三个平面”即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从此三层面作语言对比探究比较全面。因此,本文也是基于“三个平面”理论,探究现代汉语“动结式”的日语对应形式。相关研究较少且不够细致完善,例句翻译较为主观,本文收集中日对译语料库的例句,探究对应形式。
二、现代汉语结果补语构造在日语中的对应形式
(一)句法平面的对应情况
(1)喜助自信,靠着当竹工艺匠的收入,玉枝来后也完全能够吃饱肚子的。
喜助は竹細工の収入があったし、玉枝がきても充分食べさせてゆける自信はあった。
例句(1)中的“充分食べさせる”为“充分食べる”的使役态,“充分食べる”相当于汉语的“动词+结果补语”结构“吃饱”,其中“充分”为副词,属于连用修饰语,意思是“十分,足够”,“食べる”为动词,是“吃”的意思。因此,日语的对应形式为连用修饰语(充分)+动词(食べる)。
(2)小亮吃完了,赵涛指着盆底儿说…
小亮が食べ終わるとトンブリの底を指して、
例句(2)中的“食べ終わる”相当于动结式“吃完”,其中,“食べる”为动词“吃”的意思,“終わる”为动词“结束,完了”的意思,所以“食べ終わる”为复合动词结构。
(3)后来我又觉得,与其自己鞭挞,还不如自己杀死自己更干脆。
自分で自分を鞭つよりも、自分で自分を殺すべきだという考が起ります。
例句(3)中的“殺す”相当于“动词+结果补语结构”的“杀死”,在日语中“殺す”为单一动词,这说明日语中单一动词有包含动作结果的作用。
(二)语义平面的对应情况
结果补语中有一重要的概念叫作语义指向,即结果补语补充描述的对象,包含主语指向型、宾语指向型及动作指向型三种类型。
1.主语指向型
(4)她要我请她吃西餐,吃饱喝足就回家了。
西洋料理を奢らせて、たらふく喰べて帰った。
这里的“吃饱”中的结果补语“饱”描述的是主语“她”的肚子充足的状态,所以语义指向主语“她”;“たらふく喰べる”中“たらふく”副词“饱、足”的意思,“喰べる”为动词“吃”,即连用修饰语+动词结构,从“たらふく”的意思,可以知道它必然也是指向主语“她”的。
2.宾语指向型
(5)后来我又觉得,与其自己鞭挞,还不如自己杀死自己更干脆。
自分で自分を鞭つよりも、自分で自分を殺すべきだという考が起ります。
例句(5)中,“杀死”的结果补语“死”的对象是后面的“自己”即宾语,译文中“自分を殺す”的构造为“宾语+宾格助词+动词”,“殺す”这一单一动词就包含了结果补语“死”的意思,为了看的清楚将句子补充完整后,“自己杀自己,自己死了”,译文“自分で自分を殺して、自分が死んだ”,“死ぬ”可以看做结果补语“死”的对应词,“死ぬ”同样指向自己,而在原文中“自己”为宾语,因此,日语也是宾语指向型。
3.动作指向型
(6)吃完了晚饭,心神不定地在山谷里转悠了好久。
夕飯をすましたあともなんだか心が落ち着かず?丘や谷を長い時間かけてぶらついた。
例句(6)中结果补语“完”,补充说明“吃”这个动作的完成,为动作指向型;“すます”为动词“结束,弄完”之意,和“夕飯”组合使用,表达“吃完”的意思,在这里也指“吃”这个动作的结束。另外,“完”也可以指向宾语“晚饭”,表示晚饭吃光了,没有剩下。这时对应的日语表达应该是复合动词“食べ尽くす”。由此可见,语义指向的变化会影响对应的形式。
由例句分析可得,汉语动结式与日语的对应表达在形式上虽有不同,语义指向基本一致。
(三)语用平面的对应情况
补语是补述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及目的等成分。现代汉语补语多置于动词、形容词后面。因此,补语理应属于述语的一部分,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甚至,有时候补语的信息较谓语更重要。那么在汉语和日语中,补语的强弱是否有差异呢。
(7)稍一松手,就甭想找着了。
ちょっと手から離れたら、金輪際見つかるもんじゃねえ。
不难发现,在汉语例句中强调的是找的结果“着”,也就是句中的补语成分,而在对应日语表达中,单一动词“見つかる”就承担了结果补语“着”的意义,其强调的部分也就是谓语动词。
(8)说完,他又向后一躺,双腿掀起老高,开心地笑着。
言い終わると?趙涛は上半身を後に倒して両脚を高く挙げ?うれしそうに笑った?
动词+结果补语结构“说完”中,焦点放在了补语“完”而非动作“说”上;在对应日语复合动词“言い終わる”中显然其焦点落在了动词2“終わる”上。
(9)现在把它打扫干净。
これを綺麗に掃除して、
“打扫干净”焦点在结果补语上,“綺麗に掃除する”焦点在连用修饰“綺麗”上。
三、結语
本文从“三个平面”入手,整理了现代汉语动词+结果补语结构在日语中的对应情况。在“句法平面”得出“连用修饰语+动词”“复合动词”及“单一动词”三种对应形式;在“语义平面”,探究了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变化,发现汉语语义指向与日语基本一致,且语义指向的变化直接影响对应形式的变化;在“语用平面”的情况对比中,将句法层面的三种对应形式的例句进行分析,探究了句子焦点的位置,其中“连用修饰语+动词”在“连用修饰语”上,“复合动词”在动词2,“单一动词”内含补语意思,焦点自然落在动词上。
本文旨在探究现代汉语“动结式”在日语中的对应形式,从“三个平面”角度得出了初步的结论,但是各使用形式的使用频率及应用场合仍需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
注释:
例句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中日对译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金晶炫.汉语动结式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江良重敏.汉语三种补语的日语对应形式及其翻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肖沁芳.汉语结果补语及其英语对应表达的对比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4]何紫泉.日本留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的偏误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5]黄柏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