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对家乡发展现状及建设期望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809
柯儿,曹佩媛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新时代国情特征的准确把握。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代大学生是新生力量,也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家乡的发展现状有着自己的认知与思考,因而了解大学生的建设期望和毕业后的返乡情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相关调研,思考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方向,唤起“乡愁”,呼吁大学生为家乡建设出力,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行列中。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家乡发展现状;大学生;期望及对策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新的伟大时代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为适应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三农”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旨在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步伐,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用二十个字概括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20字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体系、“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生态文明进步和治理体系创新,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个系统战略工程。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点明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实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在重要场合和重要会议中谈及“三农”问题,始终以人民情怀关心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同时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普农惠农政策,这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水利、道路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我国农业农村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同时,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与新矛盾。众所周知,我国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仍旧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小康征程上受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最大的群体仍然是农民。首先,农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导致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仍然存在。虽然近几年农民收入走出低谷,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在全球仍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其次,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仍显落后,很多地区农业生产依然存在“靠天吃饭”现象。最后,农村老龄化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空心化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多农村土地被搁置,这就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除此之外,农村建设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当前绝大多数农民整體素质不高,思想保守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如何更新农民观念、转变农民思想,使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家乡建设期望及对策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我国发展的首要问题仍是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因此,促进农村健康、稳定地发展,切实保障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得知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都有所了解,以及他们都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以来自己家乡取得的可喜变化。但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家乡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及乡风建设乏力(如农村文化活动贫乏、消极腐朽思想泛起、道德水准滑坡)等问题十分突出。大学生对于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有着自己的期待。为此,针对改善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状况提出了以下期望与对策。

  (一)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乡村振兴,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关键在于增收,农民增收则要依靠农村产业支撑。要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并把农村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改进农民增收模式,使其尽快由城市导向型向农村导向型转变,进一步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多渠道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二)推动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深度融合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当中。首先应更新观念,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帮助农民树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环保新农村,再次资源要素如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文化等也要流向农村。

  (三)吸引人才促进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引入资金,更需要引入人才。因此推动资本下乡让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动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就业。此外,可以让乡村旅游引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促使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新的“三農”工作方略,集中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动力。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时刻关注家乡发展和乡村振兴,为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为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而不懈奋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