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3729
古力泥沙·麻木提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专业素质水平,同时也以思政课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但是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专业课与思政课互不干涉,甚至会互相排斥,两课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需要高校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渗透融合,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共同促进学生的思政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思政课;协同育人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多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但是一些院校在培养人才素质方面有些偏科,过多的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而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养稍有松懈,并且专科课的课程设置往往要比思政课比例大很多,学生也是重专业轻思政,导致原本就不富裕的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缩水。高校教育应育德育人、养才成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才是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之道。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与建设,各地区也全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时代的思政课程之路,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实践,逐步摸索、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即高校通过思政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渗透,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格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无论是哪一门课程,都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要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思政教育的力量。2017年底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让专业课与思政课一起进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并肩作战,挖掘专业课程中隐藏的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感悟,培养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高尚的品德,拥有良好的精神信仰,塑造完善自我人格。高校应建立“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拓宽、延伸思政教育工作面,调动各方力量,共同育德树人。

  二、高校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优势

  (一)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在高职思政教育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特色教育,中国梦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把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个人价值结合起来,高职教育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并且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建设需要的人才,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对教育的要求。思政课堂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毕竟思政课程设置有限,要想达到润物无声、生活无处不思政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借助、发挥专业课的力量,沟通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让专业课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在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提升,“两条腿”走思政之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二)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是分离的状态,甚至是互相排斥的,通过调查可知一些专业课的教师对于思政课的态度比较轻视,认为思政课程安排过多的话会影响学生专业的学习,甚至会觉得思政课安排在上午教学的黄金时间十分浪费;而一些思政课的教师则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就业方向、市场需求等都不了解,无法将思政教育带入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以及就业市场的关注之中,就无法结合学生的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学生会认为思政课只是修学分而无实用,使得思政课程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逃课现象屡见不鲜。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如何将思政融入专业,让专业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将专业课与思政课统一起來,杜绝各行各路的现象,在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中贯穿思政教育,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并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生活中切实获益,是我们应当进行深入研究的,并在不断的试验磨合中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思政“三位一体”、“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加快高职思政教育改革的步伐。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推广“课程思政”理念,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

  专业课教师是落实专业课思政教育的主体,专业课教师对思政的认知与态度极大的影响着专业课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与认同,明白专业课不止在于授业解惑,专业课教师同样肩负着思政教育的职责,育人育德是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基本使命,专业课教师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并且专业课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最容易受到学生的爱戴与模仿,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间引领学生向着积极、光明、奋进的方向前行;其次很多专业课教师担心思政课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将思政内容引入专业课程,能够从内在思想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思政为专业课注入的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两课结合的优势所在并加以践行,让学生真正获益;第三要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系统学习、领会、掌握思想政治相关理论以及我国思政教育的方针政策,并学以致用,将思政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

  (二)深入挖掘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让专业与思政融合更加紧密

  专业课如果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那么这个课堂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课堂教学,专业课还担负着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品德的重任,以期能够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而奠定基础。思政课程是有具体的教学资料可供参考使用的,而专业课的思政教育需要去深入挖掘,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众多,课程种类也很丰富,因此在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挖掘工作中要实事求是,有所侧重,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比如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就具有天然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道德情操等方面功能突出,效果显著,相对的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重点则在于对科学的探究,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的思考,对社会的贡献,挖掘技术背后关于“技术人”的付出与奉献,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效应;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合作,这是在实施“课程思政”初期最可能会走的道路,最好的状态是专业课教师拥有较高的思政教育水平,能够自主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消化、融解、运用在专业课堂中,但事实上这种状态过于理想,专业课教师仍处于思政教育的边缘地带,对于思政的构成、思政的核心认识比较模糊,难以准确挖掘、把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珠玉当前而不识,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此时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参与进来,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指引与帮助,搭建教师合作平台,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制,通过共同著作、申报课题、开展研讨等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可以向思政课教师传授专业重点、特点,就业方向趋势等跟学生密切相关的信息,协同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双向渗透,多方融合,实现两课双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