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457
李伟竹

  摘 要: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推进改革深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据保障。因此,要全面推进改革依法治国的进程,就需要我们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并进一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观念;党的领导;实施环境;执法

  在当前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依法治国及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重要目标。虽然当前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一,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还存在较多的阻碍,需要我们不断突破困境,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化。

  一、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一)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当前我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法治化作为其核心所在,需要以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建设为保障,因此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此来增强国家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将全国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治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以其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领和保障,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本质上即为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规范的市场机制为保障,同时通过等价交换及公平竞争,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即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规范政府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保证市场交易和竞争的公平性,更好地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三)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目标

  法治中国的建设与依法治国方略相辅相成,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更好地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法治中国建设进程的推动起到积极作用。

  (四)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社会公平与正交的实现,需要将其纳入法治轨道中,并利用实体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依托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确保其实施,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其规范和制约的作用。这就需要通过依法治国的实施,确保做到严格执法及司法的公正,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调解矛盾问题,严惩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五)保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

  无论是党要管党还是从严治党都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所,即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将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制约和监督公权力行为,才能加大反腐的力度,遏制权力腐败现象的发生。通过全面依法治国,让百姓看到党要管党及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力度,增加群众对依法治国的期待。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需要强化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要想做到法律能够深入百姓心中,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可以将法制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并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度。在法律宣传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拓展领域,多层次,使其深入群众及基层,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法制环境,积极引导群众依照法律法规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另外,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过程中,新媒体还要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加大对法治精神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完善法治建设。

  (二)坚持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失去向心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事业也就无从谈起。党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要推动力和根本保障,始终带领人民制定法律、遵守法律、实施法律、接受法律的约束。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三)改善法律的实施环境

  在司法体制方面,一是要完善法院独立审判、检察院独立办案制度,建立和完善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干预的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干预、插手个案的记录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要优化司法权的合理配置,在加强跨行政区巡回法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省级以下司法机关人财物的独立管理;三是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在强调法官判案的依据是事实和法律的同时,应建立并完善错案终身追究制度。在行政执法方面,首先要健全行政裁量标准,防止不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其次要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机制,确保各程序之间的有效对接;最后要坚持依法行政,特别是对社会有重大影响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在信息公开方面,要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的相关立法。

  (四)形成严格守法,违法必究的执法新局面

  严格守法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民众,党员及党的领导干部更要遵法守法,要以身作则,民众违法要追究,党员及党的领导干部违法更要追究。只有黨员及党的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才能形成民众遵法守法的新局面。在执法层面,要秉公执法,尽职尽责,在执法过程中要心系民众,严格依法办事,不打“人情牌”,不选择性、盲目性执法;执法人员如有违法行为必须要受到处罚,做到违法必究。在司法层面,司法工作者要严格依法处理案件,公安机关要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不得暴力执法,刑讯逼供;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审查起诉、办理自侦案件、出庭支持公诉等方面要严格依据事实和法律办理;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更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徇私枉法。

  三、结语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全面及系统的工程,其有效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及开排号创新的执政理念,通过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及社会各方面的同心凝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虽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实信念,全面提高法治观念,建立健全法治制度,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会不断完善,依法治国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廖国雄.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及其实现路径[J].理论观察,2016(4).

  [2]马长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重建法治价值观[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1).

  [3]白洋.依法治国方略下的环境法治困境与出路[J].兰州学刊,2015(1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