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比较复杂,对一些概念知识掌握和理解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就使一些同学厌烦生物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不佳。高中生物是高考的必考项目,学生必须要学好它,学会它,在高考时才能够取得好成绩。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高中生物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够给高中生学习生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经验
在高中生物学习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且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通过点滴积累,提升自己的生物成绩。高中生物学习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更多的是对知识点进行记忆,涉及很多要背诵的东西。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去背诵东西让人很苦恼,且很多理科生都不愿意死记硬背,这导致理科生生物成绩较差,不利于整体成绩的提升。学好高中生物知识,要对生物学习方法进行把握,掌握好的方法,就相当于找到一把通向生物高分的钥匙,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
一、高中生物学习要会记忆,对知识点能够扎实记忆
高中生物是一门偏文科的学科,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名词、术语和概念需要去背诵和记忆。如果不能对基本的知识点和概念去背诵,很难学好生物知识。从笔者学习高中生物的角度来看,笔者对名词、术语、概念的东西也比较厌烦,对生物学规律比较关注,且在理解生物体结构、群体联系方面,成绩要更好一些[1]。概念认知方面,要注重区分,且要保证概念认知的严谨性。对于这一方面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的分析中进行掌握。
生物概念要求学生必须对概念性的东西予以正确的把握和记忆,不能差一个字,否则在答题的时候就会被扣分。如能释放抗体的细胞是什么?浆细胞,也可以回答为效应B细胞,但若是回答B细胞,就会被扣分。在对这一类概念记忆的时候,学生应该对B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差别进行了解,知道B细胞和效应B细胞在内涵上的差异,这样在记忆概念性的东西时,就不至于搞错。又如适量生长素促进生物生长,而过量则会抑制生物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而不是双重性。“双重性”和“两重性”只差了一个字,且意思相近,但考虑生物学概念,“双”和“两”存在很大差别,双重性的表示不严谨,两重性能够更好地突出生长素的特性。通过这样的记忆,可以对概念更好地进行把握[2]。
二、知识学习要注重探究和思考,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对生物知识的学习,需要对生物规律进行把握,弄清楚结构,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要点。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生物现象进行剖析,能够对本质进行认知。同时,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要注重对方法进行把握,以探究的态度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内容的时候,如果学生只从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去学习,可能无法对生物知识的内涵进行把握,学习和理解的东西也比较肤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结合知识点,结合教材内容,加上自己的思考去学习知识。例如,学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时候,可以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和过程进行回忆,对传统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思考,如何对生物性状进行改变,可以尝试“嫁接”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假设、设计,对基因的“嫁接”技术进行深入了解。若是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询问学习好的同学,或是找教师寻求帮助。以探索的精神去学习生物规律,在动手思考学习中,对知识点更加了解,从而对知识点进行掌握[3]。
三、加强习题训练,能够做好总结
生物知识探索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认知。同时,在生物学习时,多学多练,可以让生物成绩更好的提高。正如俗语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习题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对生物概念、知识点更好的掌握。在做习题過程中,学生要注重对经典例题去学习,并根据经典例题,举一反三,做好总结和反思。
例如:下面哪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
核糖体 B.叶绿体线粒体 C.溶酶体 D.液泡
在这道问题解析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点,如在蛋白质学习时,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能够产生水。通过对知识点的回忆,可以准确地给出答案A、B。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训练,不单单能够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还能使自己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的生物成绩得到提高。在做题过程中,除了加强典型例题的训练,还要准备一个错题本,对自己做错的题进行摘录,并经常查看,做好总结,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四、结语
高中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概念的理解十分重要,通过理解性的记忆,能够对经常弄错的概念区分好,使生物概念的记忆效果得到提升。同时,注重采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对生物规律进行较好的把握,通过把握生物规律,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可以更好地学习。最后,要多做多练,加强典型例题的训练,并做好总结,以提升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1]刘胜英.关于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203.
[2]郑士秀.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143.
[3]刘漾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106-107.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