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324
余新宇++杜琨

  摘 要:本文立足于总结四川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经验,通过对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分析, 探讨了两种合作模式的利弊之处, 为促进高校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践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国际;交流

  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加深,教育的国际化需求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留学市场出现了多元的现象,已经从传统的英美澳加等英语国家(8大国)为转向多语种的发展趋势,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欧盟成员国是我国学生学者出国留学主要目的地之一。截至2015年底,我国在欧盟国家留学人员总数为303451人,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24%,比2014年增长了7.5%。学生在留学目的地选择的多元化,多语种趋势更加明显。

  西班牙语作为世界第三大语言,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在美国南部和拉丁美洲的广泛实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西班牙语的宗主国,西班牙留学市场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此外,西班牙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物价稳定;教育体系完善,采用了欧盟通行的博洛尼亚进程,是一个理想的留学目的地。

  一、实践和现有情况

  四川外国语大学(原四川外语学院,以下称川外)是西南地区最早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高等院校,2003年起招收首届西班牙语专业学生。该校自2006年起开始实施西班牙语2+1+1项目,即西班牙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川外学习2年后到西班牙语国家学习1年后,回到川外继续最后的1年学习。至2016年,该系累计送出到西班牙合作院校参加交流项目的人数接近300余人。根据各合作院校的特点和学生语言水平,该校的2+1+1项目也有A,B两种合作模式,其中针对西班牙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了一学期语言+一学期专业的A模式,即学生于9月份先入读合作院校的语言中心(或相应机构),按照欧盟统一的语言分级制度,分入不同的班级,与其它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学习语言和当地文化,考核合格之后,到第二学期,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转入相关院系读满规定的学分。针对西班牙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采用了直接选课,直接插班到相关专业学习的B模式。AB两种模式下,对方院校都在其国际处有相应的教师负责处理交流学生事务,负责学生的选课指导和学业指导。

  二、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分别谈话的形式对学生参与交流项目的情况作了了解和分析。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在西班牙语国家的学习接受度,当地对于学生的指导以及管理,合作院校的软硬件设施,个人的学业掌握情况,学业、生活安排以及个人收获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该调查问卷于2016年8月向该校2013级44名到西班牙语国家留学回国的学生发放。此次问卷调查,共收回41份以进行统计处理,收回率为93%,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该41名学生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墨西哥留学的学生,共5人,第二类为自费到合作院校的学生共36人,其中到西班牙圣地亚哥的15人,到西班牙马德里的21人。此外,笔者还对参与交流项目的学生进行了谈话,进行实际调查研究。两种方式结合,分析现有项目的优缺点,了解学生在西班牙语国家学习的实效性,促进项目的开展。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对于学校环境,硬件设施的满意度高;

  41名学生对于校园环境与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等方面,学生普遍满意,满意度总体接近90%,到被谈话的学生反映这些学校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网络设备,以及参考资料方便学生的学习,三所学校学生对于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圣地亚哥93%/100%, 马德里76%/95%,墨西哥100%/80%。

  (二)学生对于学校的校园活动,学习氛围等学校软环境满意程度差异较大

  在校园活动满意度方面,墨西哥的满意度为100%的,圣地亚哥67%,马德里38%。从比例来看,学校之间的差异明显。从具体模式来看,到墨西哥的学生和圣地亚哥的学生由于在课程中固定设置了语言文化课程以及文化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而马德里,由于是完全的选学分插班上课,没有相应的文化语言课程,也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文化体验,因此尽管马德里为西班牙首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但学生的满意度却较低。

  在学习氛围方面,圣地亚哥,墨西哥的学生满意度分别为87%,100%,而马德里的满意度为62%。笔者分别与圣地亚哥和马德里的学生做了沟通,他们认为造成学习氛围的差異来自学生的融入度,而融入度又与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到圣地亚哥和墨西哥的学生需要长时间在学校学习语言,并与其它的国际学生一起学习并通过相应的测试,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依赖更强,因此融入程度也更高;而到马德里的学生只需要在固定时间上课,一般是独自学习或是与许多中国学生共同学习,基本上是上完课就回家,没有积极参与课下的讨论,利用图书馆学习,因此融入度较差。

  此外,22名(54%)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在国内为是语言文学专业,按照国内的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课程为西班牙的语听说读写课程,而到国外进行专业学习多数与西班牙语专业不相关,双方课程无法对接。

  (三)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吸收情况较差

  在课堂教学方面,41名学生中没有人选择完全听懂,38名学生选择是大致听懂,3名学生选择了偶尔听懂,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度不足,据学生反馈,要听懂讲课内容,还得需要借助老师上课的笔记或者PPT,如果教师上课仅仅依靠讲解,学生基本无法听懂讲授的内容。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首先,学生的语言水平还不足以完成本科的学习,学生仅仅通过2年的语言学习就开始用于专业学习是比较吃力的。其次,从原来的语言专业到其它专业的学习跨度较大,学生很难应对。

  (四)学生的课余时间情况多以学习和上网为主endprint

  在课余时间方面,41名学生中,有15名学生选择大部分时间是在“完成课堂作业”,12名学生选择大部分时间“宅在家里上网,看视频”,12名选择大部分时间“旅游”,另有2名的学生选择“与当地的同学,朋友聚会”,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时间均停留在上网,完成在家庭作业以及旅游上,与当地人的沟通较少,大部分中国学生选择共同居住在一起,没有其他的业余生活。

  (五)学生对于学习时长意见不一

  调查发现,认为一学年学习时间合适的,圣地亚哥,马德里,墨西哥三地分别为为60%,40%,50%,认为应该延长的,上述三地分别为40%,60%,34%,还有2名学生选择了应缩短为1学期,可以看出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对于在外交流的时长差异明显。

  (六)学生的收获不少;

  从收获来讲,大家普遍认为语言应用能力有提高,圣地亚哥,马德里,墨西哥三地分别为80%,71%以及80%;此外,由于需要独自处理许多海外适应性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自己的个人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分别93%,80%和100%,另外扩展了视野和明确了个人目标,分别为87%,90%,100%,可以看出到国外的交流学习实实在在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认识自我,并提高语言水平。

  四、项目改进措施

  (一)加强国内课程体系的建设,做到与合作院校课程的接轨

  首先,要掌握合作院校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保证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能够顺利衔接,例如西班牙语专业的,应该让学生有计划的选择专业核心课程,例如西班牙语文学,口译,笔译等课程。三所大学均有学生认为,交流期间无法修读国内的课程是很大的遗憾,希望能够在回到学校后补上。

  另外,随着社会的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单一的语言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应该从学校层面要重视非专业课程的开设,特别是学科导论等一些基础性学科的开设,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核心课程之外有一定的专业选择,有助于学生在交流期间增加专业的选择,扩展专业领域;

  (二)做好学生学业规划工作和行前教育工作

  对于有兴趣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应该在前期做好学业规划工作,让学生在出国之前有针对性的提升语言水平,特别是语言的听说水平。另外,要加强此类学生对于西班牙国家文化,国家概况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让学生读一些原文书籍,提升学生的在外学习适应性,减少文化冲击带来的影响。

  (三)派出教师加强项目的管理以及学习期间的指导;

  由于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在外学习的适应性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的开展上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置项目的学习时长。

  其次,在留學地派出教师,派出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生在交流期间选课上的指导和管理,做到在外的学科与国内的课程能有一定的衔接,尽管学生在外学习期间,各合作院校均有相应的人员负责处理学生在校的问题,但根据学校情况,交流的频率不一,这造成学生在国外的学分制度下选课比较随意,选择的课程全凭兴趣,而对方院校的管理教师对于国内高校的教学方案,所开设的课程不是特别了解,也无法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选课指导,造成了学生容易选择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如经济学,管理学,艺术类课程,而我方院校无法成功对接的情况。另一方面,积极沟通合作院校,继续加强学生在外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活动,有23名(56%)学生反映,交流期间平时的语言听说训练不够,此外,采用B模式的马德里学生中有近50%的学生认为需要在当地配备语言专业教师,加强学生的语言水平。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