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德育知识化困境与超越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4394
何旋

  摘 要:高校德育曾进行过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对德育知识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长久以来高校德育着重关注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将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归结为知识“外铄”的结果,忽视学生道德实践的需要,形成了不少学生“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尴尬局面。本文剖析了德育知识化的表现及根源,并相应地提出了改革的对策,倡导大学生德育主体的实现,利用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高校德育工作者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走出德育知识化的困境。

  关键词:高校德育;困境;超越

  一、问题的缘起

  高校德育主要是由理论教育和行为管理两部分组成。前者一般由社科部承担,主要负责高校德育知识理论教育,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德育理论知识,多采用灌输和方式,后者由学生处承担,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和道德实践的指导和管理。理论上看,两个部门的设置涵盖了德育的内容,实际上,两个部门各司其职,互不联系,即德育教学中的知识的获得和德育实践出现脱节的状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德育知识无法在现实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反映和指导。而高校德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完成的,其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和智育过程如出一辙,简单地搬用智育的模式,造成了高校德育的知识化困境。

  二、高校德育走入知识化困境

  (一)假设前提是德育内容的可转让性

  德育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其内容是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积淀,当前德育是以德育内容的可转让性为前提的,即是将德育内容作为物质财富通过简单的遗留和赠送的方式来转让,或通过简单的购买和继承的方式来获得。这里,学生被看成盛装美德的“袋子”,教师就是“装袋人”,德育是可以直接通过外铄的方式来完成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代替学生思考,作为道德精神成果和大學生之间的中介,将既定内容传递给学生,不管学生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对相关德育理论的体认和反思加工,也不管其中的情感体验,强加给他们。德育过程中“人的隐退”,出现了台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台下是学生心不在焉,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德育内容作为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特性,即通过反思、在反思中获得。这样的德育课可以说是收效甚微的。

  (二)德育过程的去精神性

  当前高校德育中,高校德育教师主要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传授相应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注重的是道德的逻辑推理。轻视人的个体价值,忽视人的道德需要,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人的主体性。

  1.德育主体定位的缺失

  德育,从教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是他育的主体,从学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是自育的主体。他育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自育的主体就是学的主体,即大学生,他们在德育过程中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他育是外在的手段,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教学和实践来促使其思想矛盾运动,提升大学生对相关德育理论的理解,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他育向自育的转化,使学生具备改造组管世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现行的高校德育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厢情愿地将老师的教等同于学生的学,不但与他育向自育转化的规律相违背,也是与当前社会的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要求相背离的。

  2.德育参照其他学科实行课程制。

  在高校德育中,道德就如科学知识一样,被认为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存在物,可以通过诸如物理、化学等,通过识记概念并进行推理等方式来进行研究和学习。道德知识不再是通过对知识的反思来强调其思辨性,而是通过道德学科知识的传授完毕作为来凸显其目的性,在方式方法及内容上按照科学教育甚至是技术教育的方式进行德育,将德育简单等同于智育。

  3.德育方式单一、封闭,采用灌输的方式

  德育方法是联系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桥梁,德育方法的好坏与德育时效性是直接相联系的。不难看到,多数德育老师在教学过程,忽视学生情感的参与作用,将传统的智育方式引入德育教学,通过灌输、训练等方式,强迫学生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忽略学生的道德体验和感受,教学过程是单向进行而不是双向进行。这样做的收效甚微,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一方面,口号式、标语式的德育无法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两难情景也无法与相关的德育理论相联系——德育理论成为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想”。

  (三)德育评价方式以德育知识的获得为主要考察手段

  不同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的明确性,德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师的任务既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也不是通过量化方法使复杂、模糊的德育内容简单化、精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思维不至于束缚和停留于个别之物、特定之处境,而进入本质性、语境性的意义领域,进入思想的状态,在思考和辨析中提高判断能力,达到更高的心灵境界。德育应该对其内在,如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自尊心等的进行关注,使得学生往往在实际行为中,将理论和行为联系在一起。

  三、高校德育要超越其知识性,体现其精神性

  道德学习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若是割断了与生活的联系,必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水之源。所以,高校德育也必须要在生活中进行,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反思,体现其思辨性和精神性。

  (一)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德育的主体

  德育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点在高校德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大学生社会知识层面较高、民主意识较强、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生活体验,独立性较强,他们能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能动性,主动在生活中实践道德要求,体验道德规范。同时,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离不开主体的参与。通过大学生亲身的实践得来的对道德知识的总结和感悟,比任何生动的影像资料、道德说教、榜样树立更加深刻和真实,是丰富和鲜活的,所以也是最易于大学生接受并超越知性德育的。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把握生活中德育的方向

  1.合力促进高校德育与专业教育的沟通endprint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切实深入地研究高校德育与专业课的结合问题。首先,开设相关的专业伦理课,用专业知识来强化伦理知识,合二为一,互相促进。其次,引导讨论各门学科中出现的问题的伦理问题,如经济学领域的德育问题、计算机领域的德育问题及其他科技人文学科背景下可能出现的德育问题,让大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辩论并撰文成册的形式来加深对德育问题的理解和探讨。

  2.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先立德后树人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作为德育信息的传递者要时刻注意其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其在德育过程中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吸引力。积极的人格必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素养的人,更是一个能以自身高尚品格启蒙和塑造学生的人。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不仅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甚至影响其一生,而教师道德的知情意行对于学生的渗透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沟通的载体

  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可直接影响到对相关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德育也不例外。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对教师的了解,有利于增强教师德育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同性,并由此增强德育的时效性。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素养和教学技巧,更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涵養,尤为重要的是,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内化,使其真正认识到道德的崇高和必然,达到皮亚杰所提出的道德发展的自由阶段,而不是仅仅地是由于外力强迫的、灌输的结果。

  (三)生活——高校德育的有力场所

  人类的生活是人关系形成的基础,也是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础,高校德育要密切联系生活,对于德育的知行意行都要抓,都要硬。

  1.直面真实的生活

  从整个过程纵向来看,德育向来习惯于宣扬精英式的人物,在大学德育中也不例外。德育的目标不应该是只有高尚道德人格和底线伦理两个选项,而是首先应该倡导大学生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然后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提升,向成为一名道德修养卓越的伟人前进。至于过什么样水平的道德人生应与大学生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相联系,并提倡其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大学生道德心理上存在不稳定性,其道德心理是敏感而细腻,且变化极其迅速,大至国际国内大事件,小至身边的微小事物,大学生们都能准确、及时、直接的作出反应。这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不只是将生活善的一面呈现给他们,而且要将恶的一面也呈现给他们,还原生活的原貌。通过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克服生活中不利因素对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产生的负面影响。

  2.密切结合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

  高校德育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从“大道理”走向“小细节”,关注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意义,从每日可见的生活场景中提炼出道德精神,提升其道德敏感,促使其从道德感悟转向道德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构建起关心体系,最终形成道德人格。

  3.灌输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的转变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大学生展开对话,在尊重、理解、关心的基础上,论道而不说教、述理而不强加,并在德育过程中积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民主沟通的气氛,通过对德育理论的双向说明,引发学生对理论的同化和顺应,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从而达到自主选择并提升德育素质的教学目的。

  4.生活中丰富道德情感

  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进行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就会产生满意、失望、厌恶、痛恨等各种情绪,在内心产生某些共鸣,在体验中丰富道德情感。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此有利时机,从培养道德情感做起,从深层次挖掘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方法,有针对、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学会角色互换和换位思考。

  四、结语

  目前,高校德育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反对德育知识化,不是反对对德育知识的传授。对德育知识的认知仍然是德育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要把德育理论的讲授同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并将高校的老师都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生力军,共同发挥德育力量。

  德育要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作为主要的价值目标,以满足人内心需求的人格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以能突显人的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为主要方法德育过程要关注人的价值,在关怀中形成德性,这说明,德育作为一门长期的工作,要少问结果,多多耕耘,德育的成效不在于多识记了德育理论,也不在于做好事数量上的增加,而在于道德体验着内心的充实和德育工作中体现的人文性和精神性。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