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童年的消逝》是由美国知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著。他以独特的逻辑分析了“童年”是如何在传播媒介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中“消逝”的。通过了解“童年”这个概念的发明,发展与消逝,对当下传播媒体多元化的当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童年消逝;多元化传播媒体;儿童发展发展
一、引言
尼尔·波兹曼以传播媒体的不断变迁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里“童年”概念的变化。他认为童年的衰落预示着美国文化的普遍衰落,为了美国的长久发展,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给人思考。尼尔·波兹曼通过长期的观察,认为从电报出现就已经开始打破儿童和成人的分界线,儿童和成人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共享信息的现象。
二、“童年”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什么时候有了童年的概念呢?波兹曼在上篇“童年的发明”中,梳理了从中世纪到 20 世纪末童年的起源及发展。作者先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希腊人创造了“学校”,作者这里有一句话“凡是有学校的地方,人们就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有某种程度的认识。”他认为希腊人预示了“童年”的概念。古罗马发展出超越古希腊的童年意识,主要体现在年龄意识的显现和开始关注羞耻感。但在童年刚有一点点萌芽的时候,被愚昧的黑暗时代和中世纪掐灭了。口语世界
以罗马帝国的覆灭为分界点,与童年联系紧密的一些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具体包括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总之,作者说,中世纪是一个没有儿童的世界,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在漫长的中世纪,童年的意识消散于无形。
16世纪,印刷机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而这个符号世界却要求明确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的,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儿童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波兹曼提到印刷带来的“强化了的自我意识”和“知识差距”是产生童年的动因;16、17 世纪以后,童年的概念普遍被承认存在,儿童的服装、语言开始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类的书籍也大量出现,甚至连取名也开始给予儿童新的社会地位;而到了 19、20 世纪,在整个西方世界,童年的概念已成为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童年的发展已颇具成效,并形成了“洛克派”和“鲁索派”两组知识旋律;20世纪末,“童年被看作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成为一个超越社会和经济阶级的理想。”,“童年开始被定义为生物学的范畴,而不是文化的产物。”而就在同一时期,“使童年概念诞生的符号环境却缓慢地、不易察觉地开始瓦解。”
三、“童年”的消逝不见
下篇中,波兹曼置身现代时空,揭示了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赛穆尔·穆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过程中,“童年”是如何在消逝的。波兹曼认为,电报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即从个人的和地区性的到非个人的和全球性的,而且出现了“大众人”。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电报把信息从个人拥有转变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价值的商品,从而创造了新闻业。”
而之后,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走到一起,产生了电视、电影等媒介。1950 年,电视开始流行于美国的千万家庭,借助电视,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准确地理解到,横亘在童年和成年之间的界限的历史根基是如何被毁坏殆尽的。波兹曼力图向读者呈现电视媒介的弊端,他认为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介”,电视传播的信息是无须分辨使用权的,电视节目不需要以“儿童”和“成人”来进行分类。而这样势必会模糊儿童与成人间的界线,使得电视时代的人生简化为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电子媒体迅速、平等地解释成人世界的全部内容,从而产生了使得羞耻的概念被冲淡,行为举止的意义也相应降低。因此,波兹曼感叹道,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成人信息的果实时,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作者总结,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电子媒介也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也就不存在了。
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作者并不是说年纪小的人看不见了,而是儿童出现的时候,形象与成人无异。微型成人。没有什么儿童歌曲,在电视广告上,使用十一二岁的女孩作性对象。包括儿童文学。儿童和成人的价值和风格正在融为一体。童装、饮食、儿童游戏、娱乐、礼仪、甚至是语言上,犯罪,性,早孕,未婚媽妈等各方面,展现了儿童消逝的证据。
四、“童年”的概念是社会环境变化的产物
尼尔·波兹曼所指的童年概念不是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文化的产物。他所指的童年是一种社会概念,也是一种文化概念。他认为童年概念大约产生于16世纪,经过文化特征的逐渐提炼与精心培育,慢慢延传至今。而今,童年的概念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在上篇“童年的发明”中对于童年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童年”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产物,它并不是客观的,永恒的,中立的,而是人为的,任意的,是文化的产物。所谓的发明而非发现,意味着此概念是不同人建构出不同的模型,不仅仅实时变化,而且多义。在不违反科学逻辑的情况下,可以用各自迥然不同的逻辑叙述。
就“童年”这个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来看,它可以说是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社会阶段特征。虽然媒介技术的进步极大改变了社会,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后果,但归根到底,媒介技术是中性的,其应用方式是与社会制度、人的实践活动相互作用。波兹曼为证明观点,过分夸大了现代传媒的负面作用。例如,他把电视称作一种“毫无保留的媒介”,一种除了“图画和故事”外别无内容的媒介,而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已进入小众化、分众化的阶段,电视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他忽视了媒介用户的作用,“电视所鼓励的那种孩子气的政治、商业和精神意识,并不是政治家、商业贩子和提供电视内容的电视主管的‘过错”,“他们剥削电视的资源,可那是这种媒介本身的特点造就了成人化的儿童,而不是媒介用户的特点所决定的。”
五、童年的消逝带来的影响
童年遭到现代社会的不断侵蚀,同样也会反应在社会环境中。“每一个可以插入墙上插座的传播媒介,都对将儿童从有限的童年情感范围内解放出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下,在电子媒介时代,电视就是一种将儿童变成“成人”的快捷方式,而網络则高速推进了这一过程,于儿童而言,只需轻轻用“指尖”去触碰 一些智能产品的屏幕,便可获取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
另外,建立在媒介依存症基础上的“电视人”、“技术异化低龄化”、“网瘾症”和“低头族”现象开始泛滥。儿童大多依据图画快速的摄取信息,而不再通过文字的阅读和思考来加工信息,儿童的抽象逻辑能力不断弱化。此外,在当下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环境下,儿童接触到各种各样不良的图画冲击,在分辨和处理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导儿童的暴力情绪和功利思维。
六、学校教育在童年消逝中的对策
1.教师应有辩证的教学媒介观念
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在传授儿童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恰当的教学媒体的应用。对于当下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应有辩证的认识,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多媒体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始终只是人脑的延伸,科技手段始终应该为教育教学服务,并且在使用时,要权衡其利弊,恰当地运用。针对较为流行的电视教学,涅尔·库斯曼认为,电视教学以展示为中心,不鼓励延缓的满足;以注意力为中心,娱乐性优于课程的内容,以想象为中心,弱化运用抽象,命题的推理能力;以感情为中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非连贯的。以此为例,我们应该警惕有效教学,不能为有效的手段,而忽视其教育的本质。
整个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此外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松绑,这些为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能制造了环境需求。学校可相应地开设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从小提高儿童的媒介素养能力,留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弹性空间,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课程开发的保障。小学低段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一项基本的社会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媒介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早期交往行为。
2.家长应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场所,在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儿童成人化的趋势下,家长应保持清醒的保持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自身有其主体性,儿童并不是家庭的附属品,家长不应该把成人社会化的观点强加于儿童身上,应该帮助儿童实现其自身应有的价值。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在合理引导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家长要把握度,对外部环境构建的话语体系要做出理性的判断。
七、结语
我们在谈及儿童时不要带着“儿童是怎样的”或“儿童应该怎样”等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是循着蛛丝马迹详细考察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意识形态如何作用于儿童;当儿童负载着成人关于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的想象,成为一个多重权力关系冲突、交会的拟人化场域时,儿童的主体性又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得以实现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王水雄,宋静,林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张梅.从儿童的发现到童年的消逝-儿童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考察[J].文艺争鸣.2016(3):118-124.
[3]毕红梅.童年的消逝-当前小学低段媒介素养教育的一种隐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6-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