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主要侧重于核心价值观来展开,而其中的生活化教育方式是最为突出,也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存在一些方式、内容上的问题,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其中的缺失,以提高教育成果。因此,本文分析了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生活化路径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討,从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网络教育等多个方面来逐一探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其应当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并引导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促进高职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同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刻、理性的认识到自我状况,并能对社会现实有正确的判断,最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式的一成不变
总体来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重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手段,虽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但其在教育的途径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都是通过普通的课程来灌输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十分被动,整个教学状态就是讲和听。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加上缺乏新颖的教学内容,让整个教育效果远不如预期。特别是在今天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触社会信息,并会不断增加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如果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转变教育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便始终无法认同教师的教育观点和教学内容,对核心价值观也会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无法认同。
(二)缺乏鲜活性的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的概念和内涵是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学生首先需要意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这种思想,能在通过社会实践后认同这种核心价值观。但在现阶段的教育调研中发现,目前的教育内容没有融入确证的社会实践,理论教育方式成为主要,这种鲜活性的缺乏不能让学生有真的体验,反而会觉得这种理论不切实际,或者太“空”。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解析这一现象,其主要是对人们认知结构的一种割裂,无法有效的统一行、情和知等几个结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意识到目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满足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有效结合社会实践和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并能将自我情感加以诱发,继而实现磨炼意志的目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单纯的记忆理论,这种表面文章并不能真正发挥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三)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
目前,全球经济都在快速的发展中,这也让各国之间的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都被相互传递,特别是随着不断加大的全国相互影响力,我国以往的计划经济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渐形成为市场经济,这个转型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是传统农业社会;第二是现代工业社会;第三是知识型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状态。在计划经济的传统体制中,不变的是利益的主体,但在被市场经济体制代替以后,其中的利益群体、阶层和个体都产生了相继的变化。随着这种多元化价值观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中也不得不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同时进行多种观念的培养,第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第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第三是国外的民主宗教理念。而这种集中培养的方式也极易产生价值取向的冲突,一种是一元化价值导向,一种则为多元化价值取向,并会让整个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四)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对象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有阶段性的,比如刚刚进入院校的学生大多思想比较单纯,属于稚嫩的状态,但在经过几年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其会以一种较为成熟的状态走向社会。学生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其变化的不仅仅是心理、思想,其认知水平也会逐渐提升,而它们都是随着不断增长的知识、阅历和经验慢慢积累起来的。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必须意识到,学生在不同的年龄、年级和成长背景下所理解知识的程度是不同的,对问题判断的角度也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但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其并没有对特殊、针对性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做出区别性的教育方法,而是采取“一锅盖”的方式进行大众教育,这种缺乏人文性和侧重性的教育方式仅仅只能适用一部分普通的学生,最终所获取的综合教育效果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培养路径
(一)通过社会实践内容的增加实现教育的生活化
在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的情况下,需要注重其生活化发展,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才能更有效的引导他们,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等。目前,我国教育的理念在强调教育结合生活上,以及学校结合社会上,对于有效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作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其必须将社会实践进行针对性的融入,以体现出教育的真实化,而学生要认识和了解社会,社会实践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也是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也能将其定期展开,其不仅能够让我国目前的国情民情自然呈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到学校周边的经济发展情况、居民生活情况等,还能让学生通过对城市的深入接触中了解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并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开展微系列活动
目前,我国现代生活节奏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应当让学生能够在校园期间内逐渐适应这种节奏,以快速的融入到社会中。比如学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建立相关的平台,将“微系列”活动大力推广,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其中,学校可以对校内一些具有典型、模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进行选取,并通过有力的宣传起到带动整个学校的作用。同时,学校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宣讲部门,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对当前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存在的现象进行宣传,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感和认同感。另外,在成立宣传部门时,其成员可以直接选取校内的学生,并由教师直接领导,其中的典范带头学生可以优先选取,利于其他学生的接受和认可。
在现代化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学校可以有效结合网络来加强交流和沟通,比如成立高职院校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等,将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字、表情和图片的方式将其进行上传和宣传,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互动交流积极性。同时,学校在开展微访谈时可以对当地有名的社会学家、知名模范人員进行邀请,让他们将自己所理解的核心价值观和相关实践模范事迹进行分享,提高教育的效果。另外,当充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心理、认知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创作活动等,让学生逐渐重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主动去深究其中的内涵。
(三)加大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并认同,学校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价值观的概念。对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三个倡导”,第一是倡导爱国、敬业、友善和诚信;第二是倡导平等、自由、公正和法治;第三是倡导文明、和谐、民主与富强。基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教育理论化的方式,其应当将实践有效注入到人文教育中,将人文关怀真正意义的加入到实践教学中。同时,通过教育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身上有效融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在面临对题时能够更加理想的思考,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作为指导,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与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在学生宿舍开展“诚信超市”的方式,让学生在选购自己想要的物品以后主动付款,而不需要收营员来收款,也不需要管理人员来监督学生不诚实的行为,对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宣传效果有着极大作用,也是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的重要体现。
(四)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体验性活动
目前,我国高校在体验性社会活动的开展中较为常见的有几种,第一是组织学生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参观;第二是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宣誓;第三是组织学生对红色、励志作品进行学习等。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不仅能够起到缅怀先辈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弘扬传统、尊重传统,以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并能将对国家、对先辈的热爱、崇敬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高职院校可以结合社会的需求,对校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组织高校学生通过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相关社会体验性活动中,让学生心中树立并加深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例如:开展“电脑义诊”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为学生服务的活动中,并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更多维修电脑和排除故障的方法,从而拉近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另外,要提高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除了在学校期间的教育以外,其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寒暑假期间,让学生能够独立实践思想政治内容,以有效消化并理解这一思想。比如让学生通过假期到自己当地的革命、抗日旧址进行参观,或者加入到周围社区的一些服务活动中,让教育从理论上转化为实践和精神上。
(五)教育环境的优化
不管是开展哪种教育模式和方法,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育的力量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超过课堂教育,为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高职院校的文化氛围应当以师生的精神、灵魂为主,在学校建设各种象征符号、文化景观等,让学生能够随时感受并熏陶到价值观和理念信念,进一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屈原跳江”是爱国的表现、中秋节吃月饼是表示团圆的文化传统、清明节要扫墓是怀念的体现等。同时,物质文化氛围的建立不仅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还能让学生为校园文化环境的深内涵、高品位而感到自豪,继而加深对学校的热爱,达到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目的。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可以让全校师生对学校的相关制度进行反馈并提出意见,让学生有主动加入制度文化氛围中的热情,并能在这种制度的引导下,让学生感受到公平和公开,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主要倡导的。由此可见,在建设校园的和谐氛围中,高职院校还可以有效利用学生党员的作用,将其模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通过良好、蓬勃的校园氛围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不仅具有繁重的任务,所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属于一项高难度的系统教育工程。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其应当对传统思想进行解放,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摸索,将实践与教育理论进行有效结合,并通过学生的不同阶段、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来展开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并予以认同。
参考文献:
[1]王稼伟."三维度"学生社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着力点[J].职教通讯,2016(20):69-72,80.
[2]芦净,万鸣.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2016(14):9-11.
[3]王秀芳.实现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3):247-248.
[4]王秀芳.提升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124-128.
[5]魏巍,赖启财.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学生创新管理探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4):90-92.
[6]李晓锋,周全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校校内体育竞赛活动“三化”研究[J].武术研究,2016,1(2):133-135,142.
[7]刘爱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路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32-35.
[8]王瑞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路径探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2):90-9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