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响易班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与同类社交平台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硬件设施配备和建设经费不足;易班专职人员数量不足,兼职指导教师能力有限;部分高校强制性推广,导致注册率高而使用率低。主要对策包括:完善易班自身功能,为易班建设发展提供制度和配套支持;提高易班发展重视度,加大经费投入和设施建设;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学生易班使用积极性。
关键词:易班发展;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易班是一个融在校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互动网络平台。2015年,易班在四川31所高校中进行推广,为充分了解易班在四川省各高校的发展情况,笔者对西华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7所川内高校的易班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影响易班建设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推动易班的建设与发展。
一、影响因素
(一)与同类社交平台相比 竞争优势不明显
易班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具有微博,论坛,社交等主流Web2.0应用的功能。调查显示,相比于大学生热衷的QQ、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每天使用QQ,微信等应用总时长1.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群体总数的65.2%,每天使用易班时长在30分钟以上的人数占22.5%。而易班在功能上与上述社交平台具有相似性,其推广使用度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
易班所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各高校的教师及学生,相比QQ、微信、微博、贴吧等其他平台,易班内容不够丰富。另外,易班的产生时间相对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大学生使用其他社交应用的时间较长,已充分熟悉了QQ、微博等应用的功能,社交生活圈较固定,且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依赖性,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将自身学习和生活重心全部转移到易班这个新生平台上,大学生使用、适应和推广该平台需一定时间跨度,为此,易班在时间竞争上缺乏优势。
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易班的最大问题是操作不便,界面不美观,互动友好度不够。有很多学生在使用时都遇到以下问题:加载速度慢,服务器较弱,难以筛选出关键信息,一次只能在一个页面操作等,这些问题易导致学生对易班渐失兴趣。
(二)硬件设施配备和建设经费不足
我省各试点高校的易班建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据调查显示,各校在易班相关的场地、经费、办公设施、电子设备、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情况各不相同,且存在一定差距。调查显示,部分高校因建设经费不足,投入较少,易班发展情况相对较差。
据调查,各校易班目前均处于推广阶段,易班的品牌活动正在逐步打造,线上线下活动也在积极推进。每次活动都离不开资金、场地和各种设备的支持,而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相对有限,这不利于易班活动的推广,也不利于易班用户的吸引。
(三)易班专职人员数量不足 兼职指导教师能力有限
调查显示,各校易班发展状况与各校易班专职人员数量有直接关系。易班发展中心属各校学生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或团委管理,多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科室合署。但各高校在易班专职人员人数设置方面有明显差异,个别学校仅一位专职人员负责易班工作,其工作精力和工作时间有限、工作重心势必出现偏差,无法促进易班工作全面发展,该现象使部分高校易班发展较为迟缓。
易班工作站的设置各省内高校基本相同。校级易班学生工作站负责全校性大型活动开展和对二级易班学生工作分站的指导与考核,各二级易班学生工作分站对班级易班班委进行指导与考核。调查结果显示:各省内高校设置了易班兼职指导教师对校级易班学生工作站进行的具体指导不足,各院系易班兼职指导教师又因日常工作事务繁重,无暇对易班的各项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导致指导力度严重不足,影响易班的推广和使用。指导老师的用心程度不足、指导能力有限也是制约易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部分高校强制性推广 导致注册率高而使用率低
调查显示,部分高校急于推广易班,新生入学时被要求必须统一进行易班注册和认证,虽注册率得到保障,但实际上易班互动社区未真正活跃起来,这导致高校出现高注册率,低使用率的情况。此外易班平台在发帖分享、个人空间个性化、应用多样化、娱乐性、社交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易班推广单靠行政化手段要求师生强制注册使用,这作为一种机制长期存在将会阻碍易班的良性发展。[1]
另外,低年级学生使用易班的活跃度相对较高,而高年级学生使用度较低,要达到各高校学生普遍使用易班的目标,仍然需要2-3年的时间。
二、对策研究
(一)完善易班自身功能 为易班建设发展提供制度和配套支持
首先,针对易班使用功能同其他网络互动平台具有相似性和易班产生时间较晚、相比QQ、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互动平台发展时间较短的问题,易班平台可增添除教育、娱乐、互动等功能以外的实用性更强的功能,或主要突出起自身特色功能,以此发挥其独特优势。针对易班内容不能够完全满足师生所需,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易班平台还需从更人性化、多样化的角度,从师生需求方面着手丰富其平台内容。针对其操作性不便的问题,易班操作平台自身需进一步优化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性,以增强用户黏性。
(二)提高易班发展重视度,加大经费投入和设施建设
因当前四川省易班建设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间对该新生网络互动平台的重视度不同。据调查,少数高校对易班的建设发展不够重视,导致易班建设发展缓慢,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易班作为教育层面的国家战略,各高校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其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针对易班建设发展经费不足、硬件设施有限的问题,高校需制定促进易班发展的相关制度,为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制度保障。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购置相关物资,完善硬件设施,加大易班推广力度。
(三)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针对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可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包括:被调查高校当前在易班建设指导教师数量上存在不足,高校需合理做好人事安排,增加指导教师配备数量;对指导教师主观重视度不够和指导教师指导能力有限的问题,高校需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激励措施,完善相应激励机制,提高指導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注重易班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提升指导教师师资队伍综合能力;最后,要从根本上优化指导教师队伍,需让指导教师看到易班发展前景和自身发展前景,这就需要高校对指导教师制定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让指导教师乐于易班建设发展、爱于易班建设发展。
(四)注重人文关怀 提高学生易班使用积极性
针对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群体主观意愿不强,使用率较低的现状,可采取在适当依靠行政手段推广易班的同时,结合人性化的推广方式。有所投入,运用好易班的独特魅力——网薪,同时加强易班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乐趣并得到实惠,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广大学生用户从心底接受易班,自愿、主动使用易班,让师生与易班的关系更加和谐,更有利于易班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超.“易班”建设推广过程中的定位新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6):37-3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