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学生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5513
冉艳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学习有了兴趣,便会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教学;兴趣培养

  一、关于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建议

  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学校设施不免有些落后,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主要作用发挥到课堂上,同时以课外引导为辅。

  1.认真进行教案设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角作用,在设计教案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水平更是不同的,切勿为了省事而对学生不负责任。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同學,可以适当增加难度,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要适当降低难度,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这会使他们产生求取知识的欲望。现今,少数老师出现了不负责任的现象,对教案的设计敷衍了事,或者纸上谈兵。

  2.创新教学方法,提起学生上课兴趣。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至关重要,所以要让学生提起对课堂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充分利用好这几十分钟,这就靠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领导人对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视,民办性质的学校已经有了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我用课件展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网上下载一些将要讲的课文的音频,同时可以举行小组朗读比赛,将听、说、读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了解将要学习的课文,加入学习语文的队伍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会使获取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快乐,减小学生对学习的压力,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愿意去学习。

  3.教育学生好读书,读好书。除了在课堂上发挥主要作用,教师也可以在课外推荐好书给学生。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根据教学文本内容进行关联性推荐,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和补充。例如学习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学习了《三顾茅庐》,可以推荐学生读《三国演义》。除此之外,也可以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故事书,高年级,即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马小跳作文》等等。

  4.教育学生会读书。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2)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3)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同样也能读出趣味,读出精彩,农村小学的学生同样也能在书海里有滋有味地畅游。

  5.定期举行动手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定期举行黑板报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组成小组商量讨论制作,轮流展示,可以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并提供所需要的工具,如尺子,彩色粉笔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增强团体协作能力。

  6.可以定期举行竞赛。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学完诗歌单元后,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举行赛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 形成,老师适时地在旁“煽风点火”,使得双方队员个个磨拳擦掌,当场出现的好诗、好句、好词,老师翘起 大拇指以示夸奖,两队的比分紧挨着向上窜,离下课还剩五分钟时,有的同学唯恐老师看不见他举手,擅自起立朗诵自己的创作,后来竟出现几个同学一起站起来争的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强,可见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不过也要注意竞赛可能带来的弊端,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第一意识大多为了赢,而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所以在举行竞赛的过程中以及之后,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模式。

  二、结语

  在中国日益兴盛的同时,除了注重城市的发展,还应该重视农村的建设,农村孩子的建设,让农村孩子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改变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安玮.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8):74-75.

  [2]佘玉红.让语文走向生活——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4(5):108.

  [3]周新霞.新课标视阈下小学语文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2(21):46-50.

  [4]安秋红.在有效教学的阳光里行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2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