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本性难移
导读
自东汉衰亡三国鼎立,中国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后来北周统一了中国北方,与南方的陈朝隔江而治。北周贺若敦是一个雄心勃勃和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预见到了灭陈而统一天下的前景。但他功未遂而身先死,原因却是出于口舌之祸,得罪了北周晋王,被逼自尽。死前,他将这个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告诫了儿子贺若弼,并以锥刺儿之舌,不可谓不刻骨铭心。年轻的贺若弼谨守父训,施展才能,敬业事主,步步高升。当贺若弼辅佐杨坚夺权称帝,削平南陈建立隋朝后,他已功爵显赫,官拜大将军。但此时他已将父训拋诸脑后,对被隋文帝封为丞相的高颖和杨素心怀不满,说三道四,文帝忍无可忍,遂将贺若弼削职罢官。罢官后,他继续对朝中大臣诟病攻击,被投入大牢。正可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北周贺若敦[1]
通瞭军国事
身为金州牧
胸怀统兵志
眼看南陈弱
心望钟山驰
武烈好自胜
出口常相訾
敦最鄙晋王
常在朝中言
晋王无所长
只配守护院
片语快意轻
避祸时已晚
周皇下旨令
请敦自了断
若敦自绝前
唤儿留遗言
吾儿当继志
灭陈统江山
为父缘何死
皆因口舌浑
切切莫相忘
勿以语伤人
父遂命弼儿
跪地将舌伸
铁锥刺儿舌
血流满嘴唇
舌痛言不得
足以铭在心
莫道为父狠
前程惟自珍
少年贺若弼
恪守父遗训
勤学了经史
深研通兵阵
心胸怀大志
言行必谨慎
恭敬事太子
仕途步青云
周皇频交继
幼帝无能力
杨坚握大权[2]
代周欲自立
辅伯紧相从[3]
扶杨创隋业
时年二十五
功高拜仆射[4]
杨坚羽翼丰
决意平南陈
辅伯献十策[5]
连捷威名振
虚实巧用兵
突破建康城
文帝统天下
赐赏首功臣
西路韩擒虎
俘获陈后主
文帝欲行赏
辅伯争相诉
杨坚好和事
二公同赐封
心下但留痕
此人生性妒
高颖和杨素
深获帝信仗
擢升宰相位
弼心甚不畅
称素配洒扫
说颖可端茶
杨坚闻此言
怒将弼衔罢
文帝念弼功
屡屡禁复赦
辅伯常不平
难明舍与得
时至隋炀帝
再无怜悯心
一朝口出祸
命运蹈父辙
注:[1] 此处为南北朝时之北周,南朝为陈。
[2] 杨坚是宣帝宇文赟妃子之父,宣帝死后,七岁的静帝宇文衍继位。杨坚夺位后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
[3] 贺若弼字辅伯。
[4] 仆射(音ye),官名。
[5] 贺若弼写出《平陈十策》进呈隋文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