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们现代化的课堂上美术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正在日益得到重视,他与传统的学科存在很大的区别,不像传统的学科以纯理论知识为主配合的开展少量的实践活动,而美术教学是一种手脑并用,偏于实践的一门学科是需要我们勤动手、勤思考、勤反思的。美术能让学生学到绘画、描写以及创作的本领,在理论基础上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鉴赏以及从模仿到自己创作的跳跃都能从方方面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是可以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来中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能让学生有着从最初观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到深入领悟其美的韵律的质的改变。在现代化的课程标准之下,美术课堂已经有别与传统的课堂形式,不再像以前一样教师在讲台上绘画,学生在书桌上模仿。现在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具备现代化的规模,学校和教师也日益注重开展素质教育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课堂形式。让学生充分感觉到美术课堂轻松愉悦的气氛,使得学习更加的快乐。本文以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题,并根据其现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对以后的美术及哦啊学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学;能力;现状;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速写能力
美术速写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是我们更深一步学习没书的一个基础。美术教师一般强调以人的局部速写练习为基础从而进一步的对整体人物进行速写,现在本文以瘦的速写为例,来探讨培养学生速写能力的方式方法以及其重要性。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仔细观察手的形状、结构以及不同部位的特征,并根据手部动作的不停转换来进行生动绘画,根据不同部位的功能作用来绘出自己理解中的手的形状。在此教学和速写的过程中教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手为模型进行临摹,并对比老师的讲解和绘画标准及图案来比较出不同之处。美术速写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莽撞,要知道欲速则不达,需要遵守循循善诱的方法逐步的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绘画能力进行培养。速写能力的培养要求在练习中使的学生了解什么是写生,怎么观察事物结构及形状,这样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绘画技巧。
二、注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对于美术的学习不像传统的计算和物理公式一样一板一眼的,其是给予学生想象空间的一门饱含艺术的学科,是需要我们拥有充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从我们入学伊始教师就会给我们呈现一些模型以及事物的部分结构,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性的语言描述以及绘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实物模型。从局部到整体的引导会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中国的很多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对其形象和特征进行描述让学生自己猜测他的具体样貌和形象结构。就具体的龙图腾为例,不同的区域受其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龙在每个人眼中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包括其具体的身体形态以及颜色图案等都是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的。就教学过程中来说教师要显示出一般的龙的图案,展示给学生接下来由学生自己进行創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颜色以及工具进行绘画。根据学生的绘画我们也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小学生初步接触美术的现状和能力,进一步推进对小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激发。
三、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进行观察和辨析的。美术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幅画作。世界上本部缺乏美,但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充分说明了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欣赏是我们美术教育中三大项内容中的重要一项,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欣赏就要求教师在呈现一幅画作时学生要能辨析其美与丑、好与坏,要能参透画作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学会评价一幅作品的优势和劣势,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学习。我们教师要学会以实物展现来诱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头描述上,空洞的描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懵懂的,其展示和创作以及讲解的效果并不会特别的理想。我们教师要先给他们观看挂图,启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讲授,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课程讲授时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上课时尽量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总之,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学方法在更新。美术课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教师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探索创新。面对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以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艳双.北宋山水画审美思想在现代城市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2] 陈跃.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J].职业. 2010(23).
[3] 伍健.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的创新与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 2011(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