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大批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或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他们挑着担子,带着无奈,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望,背井离乡,奔赴冰天雪地的关东,在那里开疆拓土,闯出了一段历史篇章。
关键词:闯关东;精神;内涵;影响
“闯关东”,是中原地区对出山海关去东北地区谋生的统称。“闯关东”最早起于清朝顺治年间,康乾时期曾一度禁止关内人去关东。到了清末民初,关东再一次解禁,形成了一次空前的移民潮。“闯关东”的百姓来源甚广,大都是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以及山东,但大多主要是山东人民。
一、“闯关东”精神的历史背景
清末民初,山东地区人地矛盾明显加剧,加之连年的战争与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社会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除仅两年无灾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1]然而关东又是另一番景象,它地广人稀,社会生活也相对稳定。到了民国时期,政府全面解禁东北,“闯关东”的人数便达到了峰值。“闯关东”在当时形成了一股潮流,越来越多的山东人民进行“闯关东”,之所以称之为“闯”是因为这一路充满了挑战与未知。这是一条九死一生的险路,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一命呜呼!但就是在这种条件苦楚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山东人民通过海、陆两条途径进入东北。陆路,从山东出发,要经过现在的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最终到达东北地区。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闯关东”的大都是流民,穷人,陆路对于他们来说能节省一部分的开支;相比之下,海路就大大节省了时间,但由于没有很多钱,他们还是只能挤在甲板上。从现在的蓬莱,烟台上船渡过渤海口,便到达了旅顺港,也就进了关东的属地。山东人都有严重的安土重迁思想,他们选择如此远距离的,无依无靠的东北作为迁徙目的地可见当时他们遭受了怎样的苦难。在这条路上,充满了未知与无奈,但是他们能做的准备却是有限的。为了生存,为了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仍然选择向前,谁都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谁都不知道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境况,但是坐以待毙不是他们的性格,他们深知应该做点什么。当时的东北,土地无人开垦,几近荒芜,加之人烟稀少,山东人自然心动,在他们心里,就应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东北当然是不二首选。恰逢外敌入侵,清政府解除关禁,更使得数以万计的山东农民决心闯关,他们简单收拾行装,或携家带口,或孤身一人踏上了孤单又不孤单的征程。
在这场求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位历经磨难的“闯关东”人不仅将他们辛勤的汗水留在了关东地区,而且将他们永不言败、坚强的性格刻在了东北的大地上,锻造了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闯关东”精神。
二、 “闯关东”精神的历史意义
移民初到东北时,多以农耕为业,但由于清朝查禁,还不能公开承垦土地。他们大都“为满人之佃户,斩荆披棘,茹苦含辛”。[2]“故不十年间,数十万万亩之旷田,悉为勤俭耐劳之汉人所开垦,前之兽居鸟处之野,今竟熙熙攘攘。”[3]他们来到并不熟悉的地方,心里带着一堆问号,究竟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在这里立足,能不能融入其中,能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努力,是他们唯一能做的。拼搏,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尽人事,听天命。但愿能被眷顾,他们心中可能无数次都有放弃的念头,可能无数次都有回家的想法。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因为坚定了信念,所以只能往前。可能自己还系着全家人的期盼,可能自己已经无依无靠,但是怎样都只有一个字——拼!不论如何,他们面临着白手起家,从头再来。在新的地方有全新的开始,是不容易的,但是就凭着他们敢跨过重重艰难险阻,不畏艰辛,不辞辛劳也要闯过来的那股劲,他们相信自己可以。不仅要重新开始,放下过去的种种,还要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但这都难不住他们,他们淘金、放山、开垦,只为在这里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锄镐一落,便把荒野变成自己的耕地,顺乎其然地就在那里定居下来。”[4]加速了东北地区土地开发与经济发展。清入关后,东北地区人口减少,耕地荒芜加之东北原著民多以渔猎为主,不事农桑故当时的关外远落后于关内地区。直到清末解禁,民国时期又鼓励移民开垦荒地,才另东北大地上又生机勃勃。
这次大移民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本来,关东地区是满族人的大本营,但清王朝腐朽,很多满洲贵族已不会劳作,山东人肯吃苦,又受孔孟教化,觉得种地当农民才是正经营生。他们与当地的满族人成为朋友,共同推进着东北大地上的民族融合。他们不仅接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也带去了属于自己的家乡风俗。他们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东北地区原以满语满文为主,后逐渐被汉语汉文所取代,东北原有风俗习惯逐渐汉化与汉族趋同。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往来,汉衣汉语,耕田土著,趋于同化[5]。
他们为东北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大部分的移民都被农村吸收為农业劳动者,另一部分则被城市及城郊的工矿业及其他事业所雇佣。”[6]他们保卫和巩固了东北边疆。“闯关东”移民分布在整个东三省地区,防止了俄、朝、日三国人民的移住,阻碍了别国在该地区的发展[7]。
“闯关东”这一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8]它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大大增长,引进商品经济,开始实业开发,他们让东北大地焕然一新,散发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有了这种百折不回、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闯关东”人才能在苦难与险境面前没有退缩,也没有绝望,而是执着顽强地去拼搏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来自自然界和社会的巨大困难,不断地开创生存与发展新局面,不断地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 “闯关东”精神在当时的那个时代给了山东人自己力量,给了他们一往无前的决心,他们没有犹疑,坚定的踏出了这一步,这是改变的一步,是发展的一步!
“闯关东”移民在开发东北的实践中孕育出的“闯关东”精神,对于推动相对落后的东北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片土地的开发,推动了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渗入,促进了社会形态的转化;人口的聚集,加速了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的进程;关内文化的融入,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进步;大批移民的到来,增强了对东北边疆的保护与巩固。
三、 “闯关东”精神的现实意义
“闯关东”精神,它是一种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发扬这一精神,碰到困难不退缩,要站起来反抗,不等不靠,不安于现状,不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开拓探索,敢为人先,勇于同命运进行抗争。它是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了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实现我们美好的人生追求,我们要学着无畏于任何阻力、无畏于生死存亡,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奋发有为,在生死间挣扎、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崛起,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它是一种自强不息、艱苦创业的精神。即在各种千难万险中所迸发出来的自强不息、不畏艰险、挑战自然、勇于开拓、艰苦创业。历时半个世纪的“闯关东”人民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告诉我们,一时的困难吓不退我们!
在新时期,我们更加不能忘记“闯关东”精神,我们心中要有力量,才能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要怀揣梦想,时刻牢记中国梦。我们学习这种精神,不止是因为它带给我们启迪,教会我们成长,还有这种精神是我们坚实的后盾,在心中升成强有力的保障!这一切所凝结成一种“闯”的精神,形成一种不怕吃苦,耐劳肯拼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屹立世界的脊梁!这段历史告诫我们不能忘记,要时刻反思,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困难不能认栽,要试着反抗,要行动起来。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吉林省进行专题调研时所说,东北人过去是“闯关东”过来的,有闯劲、有韧性。今天东北要重拾“闯关东”精神!越是发展,就越要敢“闯”。闯出陈旧观念,闯出安乐环境,闯出等靠思想,到那些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地方,创造自己的辉煌[9]。
四、 结论
“闯关东”已经成为历史,但时至今日,仍有数以万计的人背井离乡,奔波在外,只为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这实际上是一种新形式的“闯关东”。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激励关内人民不畏苦难勇于探索,在未曾逾越的山海关外用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地,也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继续不懈求索。
参考文献:
[1]袁长极.山东史志资料:清代山东水旱自然灾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150.
[2][3]东方杂志:汉族开拓满洲史[J].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158,159.
[4](日)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36.
[5]刘爽.吉林新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69.
[6](日)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53.
[7]王慕宁.东三省之实况[M].上海:中华书局,1929:20
[8](美)Walter Young.东方杂志:美报之华人满洲移民运动观[J].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49.
[9]汪金友.党政干部学刊:中国人仍然需要“闯关东”精神[J].沈阳: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08:6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