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我国经济建设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由弱变强。我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其中,也有我们的女企业家们在推动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根据“2008胡润女富豪榜”公布的数据,50位上榜女富豪的总财富2550亿元,平均财富51亿元。碧桂园的杨惠研、玖龙纸业的张茵、江翔鹰集团的刘迎霞就是她们之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乖乖女——地产富豪杨惠妍
26岁的杨惠妍曾是2007年的中国首富,2008年排“2008胡润百富榜” 第三名。尽管在这次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中由于股市的大幅下挫,她的财富在一年时间里缩水近七成,但她仍以330亿元财富排“2008胡润女富豪榜”的首富。
1981年,杨惠妍出生于广东顺德。中学阶段,就读于其父杨国强在老家建的碧桂园国际学校。她成绩优秀,从小父亲就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她。十三四岁的时候,杨惠妍就开始旁听公司的董事会会议,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编外“管理者”。此时的杨惠妍像一个乖乖女,人们当时这样评价:“她很沉稳,基本上不做声,只是在旁边观察父亲是如何处理公司事务的。”
高中二年级时,十几岁的杨惠妍远赴英国求学,后来,她考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市场及物流专业。在美期间,家庭富裕的杨惠妍并不像一般富人家的子女一样过得衣食无忧,她经常在学习之余靠打工来贴补自己的不时之需。
2002年的一天,杨惠妍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杨惠妍说:“爸爸你不是说要为穷人的优秀孩子办最好的免费学校吗?这是好事,为什么还不做?”杨国强开玩笑说:“爸爸的钱以后都是你的钱,做这些事等于用了你的钱。”但杨惠妍的回答却出乎爸爸的意外:“对国家和社会都有好处的善事,要做就快做。”
在女儿的影响下,2002年杨国强创办了个人纯慈善、全免费、高水准的国华纪念中学,援助因贫困而失学的优秀高中学生。五年来,其个人捐资2.6亿元。杨国强称,这一善举完全上是因女儿杨惠妍催促而起的。
在杨国强的心目中,女儿尽管算不上是天才,但是她品德好、人勤奋,具备以后作为企业领导的很好的素质。而且也很想为社会多做点事,这些都符合杨国强的人生准则。从这以后,二女儿杨惠妍已经开始成为了杨国强心目中继承人的最好人选。
2005年, 23岁的杨惠妍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市场及物流系毕业并获得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随后,她加入碧桂园,出任父亲的私人助理并担任采购部经理。自打女儿毕业加入公司那一年,杨国强便将其持有的所有股权转给女儿,培养杨惠妍为自己事业的接班人。
做事干练、机敏,有控制能力的杨惠研入主碧桂园后,她谋划将碧桂园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2007年4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以收市价7.27港元计算,持有95.2亿碧桂园股的25岁大股东杨惠妍当天身家逼近700亿港元,取代纸业大王张茵成为当时大陆的女首富。
白手起家——纸业大王张茵
张茵1957年出生于广东,祖籍黑龙江省鸡西市。2008年以财富180亿元排“2008胡润女富豪榜” 第二名。
1985年,27岁的张茵放弃了深圳一家待遇优厚的合资企业的财会工作,只身带了3万元钱到香港闯荡。因为我国森林资源相对贫乏,特别是造纸用速生林建设严重滞后,因此大部分高档纸的原料都需要进口的废纸和木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废纸成为解决我国造纸原料瓶颈的重要途径。当她了解到内地纸张短缺的情况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后,便在香港做起了被世人称为“收破烂”行当的生意。回忆起那段岁月,张茵说道:“香港从事废纸回收的虽然是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但特别讲信义,与我特别投缘,再加上我坚持废纸的品质,又恰好赶上香港经济蓬勃时期,因此6年内我就完成了资本的部分积累。”
1990年2月,张茵夫妇开始在美国拓展废纸回收业务,成立了中南控股公司。那里不仅废纸资源丰富,并且废纸回收系统极为高效、科学。另外,细心的张茵也利用了别人没有发现的机遇——大量运送出口货物的集装箱回到中国时都是空返,张茵只用极低的运费就把美国的废纸运到了中国。10年间,中南先后在美建起了7家打包厂(将收到的废纸打包)和运输企业。
2002年,中南跃升为美国集装箱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时至今日,中南已是欧美最大的纸原料供应商,年出货量超过500万吨,这些货物要用20万个12英尺标准集装箱来运输!
就这样,张茵夫妇以其独到的商业模式开创了日进斗金的生意,也为中国造纸行业种下了一片广袤的“森林”。
1996年,张茵果断地在东莞投下1.1亿美元,设立玖龙纸业。1998年7月,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每年可生产20万吨高档牛卡纸。2000年6月和2002年5月,张茵又先后斥巨资在东莞基地安装了两条生产线。至此,玖龙纸业以三条生产线、百万吨产能确立了中国包装纸板龙头企业的地位。其后,玖龙的脚步丝毫没有慢下来,东莞基地新生产线还是一条接一条地上;同时又挥师北上江苏太仓,迅速形成 95万吨产能,几乎是再造了一个玖龙。
2006年3月3日,玖龙纸业在香港主板上市。原计划仅在香港发售10亿新股中的1亿股,但市场反应热烈之极,为满足香港股市对玖龙纸业的热烈需求,在港发售数量被提高到5亿股。同时,承销商按事前约定行使超额配售权增发1.5 亿股,使玖龙纸业IPO募集资金总额达到39.1亿港元。照此计算,张茵家族持有上市75%股份价值在280亿港元以上,成为了当年的中国女首富。
获得今天的成功,张茵认为性别对自己并没有什么阻碍。虽然工作起来女性体力稍差一些,但在其他方面和男人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有智慧,有进取心,有好的人品,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生活工作中,自己反而因为是女的,得到了更多的照顾。张茵认为自己与一般女性不同的是,她比较大方、大度,特别在钱物方面。“可能因为我有信心,能赚钱、会赚钱,所以钱财对我来说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谈起成功的秘诀,张茵说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凡事量力而为,此外,由于学过财会专业,因此在管理上有独到的见解。提倡“个人小家庭,公司大家庭”的人性化管理。
张茵现在虽然居住在美国,但她一直认为自己的事业在中国。张茵说:“在中国赚的钱一分也不会带走,要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实现她的产业报国梦。
智慧美丽——基建大亨刘迎霞
现年36岁,拥有硕士学位的哈尔滨美女刘迎霞,居2008年胡润女富豪榜31位,身家人民币21亿元。她是典型的“知识创造财富”的女人,她拥有的黑龙江翔鹰集团主要从事建筑、装饰、水利、筑路行业。
虽被公认为美女,刘迎霞认为有漂亮的脸蛋,不保证事业可以成功。她经常讲这一句话:当今时代,企业的发展从主观看,取决于企业领导人自身素质。
刘迎霞出生于军人家庭,父母都是军人出身,自己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因此对部队有很深的感情。15岁就选择了当兵入伍,算是迈出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而她的第一步就已经走在了同龄人前头,刘迎霞也格外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部队的5年期间,刘迎霞过得也并不平庸。经过绿色军营的锤炼,磨砺出了刘迎霞“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坚毅品格。作为医务兵的刘迎霞还曾荣立过三等功一次。讲起那次经历,刘迎霞也很是自豪。在一次抢救飞行员的紧急突发事件里,因为正赶上部队里放秋菜假,所有有经验的老卫生员都放假回家了,而当时只有17岁的刘迎霞作为新兵留守,就自然参与了整个救护的过程,表现得特别坚强、沉着、勇敢,因此立了三等功。
经过5年的洗礼,刘迎霞说,原来当兵的经历,锻炼了自己坚定性格的形成。在部队里,当新兵的时候就要靠着老兵的引领;部队里还有一种理念,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让每个人渴望梦想,渴望成长,所以她觉得部队里锻炼出来的人能够面临任何困难。
退伍后又考入齐齐哈尔东北重机学院继续深造。1992年,刘迎霞在很多孩子还没迈出学校大门的时候,年仅20岁的她就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创业的初期,她并没有一味地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而是要选择自己认为最有市场,能够使得公司持续运转的项目。因为第一步迈出去很艰难,但也要有一定的保证,所以她就选择了路桥、基础设施这个当时刚刚兴起,但还没有被很多人关注的冷门行业,组建翔鹰装饰公司。
面对路桥这么一个专业的行业,恐怕很多男孩子都不敢想,而刘迎霞就是凭借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挑起了重任。她说自己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创业,要做一番事业,正好有这样的机会。随后,在她向哈尔滨当地总工程设计院的总工、工程师请教的时候,这些人大多是头发花白,女儿都跟刘迎霞一般大。当时他们就苦口婆心地告诉她这个行业太艰苦了,一头扎进男人堆里,将来都找不着对象,而且施工的环境都非常恶劣,每天跟钢筋和水泥,还有全部是男性的施工队打交道,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够应付得来?但刘迎霞没有因此而退缩,勇敢地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见过刘迎霞的人都会觉得她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柔弱女子。刘迎霞说,她的外表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她很女性化,其实小的时候一直梳着很短的头发,寸头一直留到七八岁,家里人也一直把她当成男孩子来养,亲戚朋友都知道刘迎霞的外号是“假小子”。
但是,做一个企业毕竟不同儿戏,光有热情和勇气恐怕是不够的。刘迎霞印象最深的挑战就是在1994年的时候,当时公司已经运转了两年的时间,企业要持续发展下去,资金是个关键。凭借公司的自给自足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负债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一个22岁的小姑娘从此要背上一身的债务来生活,她说,那个时候每天都睡不好觉,那种压力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不能想像的。
除了资金上的难题,也是在1994年,刘迎霞还面临了一次人才的困乏阶段。由于很多人看不到企业的未来,一些当初一起创业的人选择了回学校读书、出国或是找一个稳定的国有单位去上班,那个时候刘迎霞也曾经彷徨过,要不要随波逐流呢,还是继续坚持下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她还是坚持下来了。
关键时候,刘迎霞说又是她的这种不服输的性格帮助她渡过了难关。“我的性格就是不服输,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我走过许多的弯路,但每个错误不会犯两次,不断地总结就会不断地进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