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以网络上100万上班族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中,近2/3的职场人对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并对工作的意义持怀疑态度。而且“职业倦怠”并不只是资深职场人的消极情绪,有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
女性产生职场厌倦心理是有多种原因的。比方说,她们不如男人那样适宜快节奏的生活,还有来自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都有可能让女人对职场生出一丝敌对情绪。相关资料表明:“职场倦怠”已慢慢成了当今年轻女人的一种“通病”,而对付这种“病症”就是单一的“跳槽”两个字,并认为换个环境可以找回工作激情。只是,跳槽不是一剂化解职场厌倦的良药,更多的是一种逃避现状的心理。
A号代表:阿蕾,35岁,培训机构中层管理
她是个有灵气的女人,做起事情来又有男人的雷厉风行。她现在是一家做到了顶级的培训机构市场部主管,月薪也有近5000元。可以这么说,她现在的职位应当该是这个领域许多职场人士长期奋斗的目标。但她近期却悄然参加了一次招聘会,并说出了惊人的话“我想做记者去,做一名调查类深度报道记者。”
她的理由是,感觉自己的发展已经到顶了,在这个圈子里呆下去已经没有突破的空间了,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向往挑战的女人,一份新的工作,可以让她找回渐渐失去的职业激情。
群体描述:
“阿蕾式”想跳槽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一是她们并不是因为现在的薪水不高,而是得了“职业倦怠”病。二是她们大多为高级白领或中级管理层职员。而作为女性,她们觉得自己以后要再“往上爬”是十分困难的。说白了,这个年龄段主要存在的是职场发展的问题。
专家支招:
针对阿蕾的实际职场情况,专家认为她现在可以做出两种选择。
1,跳槽。趁着自己还处于人生黄金期,有经验,也有些人脉资源,不妨再试试别的职业,也许会打开另外一片天空。但在“跳”之前,要有准备,跳槽并不一定就能真正跳入福地,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泥沼。
2,继续留守。她不妨先做个横向比较,看看现在自己的收入、地位在同龄人群中处于何种位置。比较后,觉得自己还可以接受,那就留下来,然后好好调整心态。
B号代表:小玮,27岁,办公室文员
大学毕业后,小玮计划与朋友开公司创业,种种原因捣腾多年下来也没成事。后来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她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员。然而仅两年后,她就厌倦了现在的工作,并想辞职换个职场环境。
她觉得,做文员毫无技术含量,只是每天重复工作,枯燥无味,而且工作压力很大,加班时间太长,自己应该趁年轻出去闯闯。
群体描述:
这是个怕苦怕累的群体。她们优雅地从学府出来,满怀激情地扑进职场,而竞争充满火药味的职场与学校的环境比起来,简直是前后两重天。巨大的心理反差,让她们很难华丽转身。
专家支招:
1,身为初入职场的小字辈,面对工作压力,只能咬牙挺住,决不能退缩,更不可逃避。
2,职场新人,要具有更强的承受压力的素质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业务,并在工作中摸索窍门,掌握经验,这样,就会轻车熟路、熟能生巧。在做好本职工作、积累职场经验的同时,要积极为职位提升和下一份工作做准备。
3,学会珍惜时间,与企业的磨合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也需要时间,具备竞争力同样需要时间。
C号代表:刘筱,28岁,书店职员
刘筱读完大学就嫁人了,接下来生孩子。当孩子3岁时,她就去了一家书店上班。她跟单位的老员工相处不是很好,感觉她们不怎么做事却拿更多的工资。更让她心烦的是,由于她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导致工作时常出差错,因而有些顾客总“喜欢”与她发生争执。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不到一年时间,她当初的工作热情就荡然无存了。后来她不仅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如此窝囊,更认为自己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就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抑郁和倦怠,虽然她每月也可拿到3000多元的薪水。
群体描述:
这种类型的“职业倦怠”,就是突然碰到了职业瓶颈,很容易让人陷入那个小孔里了,自己感到看不见天了。
专家支招:
作为一个“先结婚、后进职场”的她,很显然她不懂得如何与资深同事合作,如何与顾客相处……她欠缺明确的职业目标,从而导致工作热情丧失,认为自己的工作失去了挑战性,而简单、重复的工作确实很容易让人厌倦,缺乏兴奋点。要改变这种被动的状态,她必须学会主动寻找兴奋点。
1,她要进行一个合理化比较,就是不要跟她身边的老员工比较,而应该去跟她的同龄人比(这样才有可比性),比付出与得到。试想,一个孩子的母亲一上班今天又有几个人就能拿到她如此高的工资?答案肯定是极少!事实上,有不少同龄人都在悄悄羡慕她。如果懂得换位思考这样去对比,她的心理优势就出来了。
2,她要给自己设立一个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心里才有奔头,有了奔头,工作激情才不会沉没。比方说,只要自己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成绩,一样是有可能做到部门经理、甚至总经理职位的一天。有了追求的目标,才能保持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真正享受工作的乐趣。总之,一旦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乏味感觉的时候,多往这方面想想,就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兴奋点。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