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80后”生存状况调查

时间:2023/11/9 作者: 青年时代 热度: 19281
程 延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今天的报刊杂志习惯称之为“80后”。这些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便受到社会和父母的特殊关爱。今天,“80后”已开始走上社会舞台,有的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的走上工作岗位,并到了谈婚论嫁和生育后代的年龄。“80后”有着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和关注。不少社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80后”正处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转型期,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少较为明显的缺点,但他们的昂然自信、富有创新精神,也是有别于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的鲜明特点。

  以我为中心划圆的“80后”

  据统计,目前在读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六成以上,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年龄多集中在40—50岁之间,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受到良好教育,即使父母苦弯了腰,花光了钱,也在所不惜。父母的宠爱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自豪感。在父母的怀里,他们老也长不大。

  长不大的大学生。如今在读的大学生,都是生于80年代后,在他们的身上,少儿化倾向十分严重,一切以我为中心开始划圆。在江苏苏州大学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这天,女生顾同学和周同学发生口角,结果对打起来,拉扯中,周把顾价值400多元的眼镜打落下来,顾同学手中一直捧着的奶瓶也被摔破在地上。班主任立刻分别找她们谈话,并要求周赔顾的眼镜。谁知顾同学却说:“眼镜破了倒没什么,关键是奶瓶,它跟了我20多年,没有它我连觉也睡不着。”据了解,如今高校中有“奶瓶情结”的女大学生不在少数,这种心理依赖,反映了她们的精神状态还处在没有断奶的童年期。女大学生离不开奶瓶,男大学生的心理依赖同样也很严重。最近媒体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家住福建省福州市的李女士接到了在山东省青岛市某大学读大一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李女士一听很揪心,连夜包了馄饨并煮好,第二天一早乘飞机赶到青岛,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送到儿子手中。一碗馄饨花了李女士一个月的收入。这些大学生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四体不勤的”新贵族”。“80后”从小学到大学,在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路上长大,不少人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新贵族”,就连简单的劳动也从事不了,更谈不上在生活上自理、自立。而对这样的情况,一些家庭则选择了“陪读”。有些家长甚至为此放弃了高收入。重庆万州市余先生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建筑公司,2005年8月,女儿小媛被重庆某高校录取。女儿开学后,为了照顾女儿读书,身家上百万的余先生关闭了公司,离开了万州200多平方米的豪宅,到重庆另寻工作。他在重庆一家建筑公司做一个一般职员,跟同事睡集体宿舍上下铺。还有些父母因家庭原因无法脱身,于是便为读大学的儿女雇用保姆。武汉某高校女生小李,父亲是温州一家私营服装厂的老总。在家时衣食住行全都不用小李操心,如今上了高校的小李对自己的生活完全不能料理,于是,便雇来保姆照料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请保姆,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也有办法,他们将脏了的衣服寄回家,待洗干净后再寄来。家住兰州市小稍门的周女士,儿子在北京某高校读大一,儿子每月都准时将穿脏的衣服打包寄给她,她洗干净了再寄回去。周女士说:“只要儿子好好学习,把他当少爷养着都行。”

  生活奢侈的贫困生。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已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最高者达到了每年3万多元。除了学习消费外,大学生的奢侈消费也在膨胀,一年用于手机、电脑的费用在3000元左右,有的高达4000元到5000元。更令人吃惊的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形成了畸形攀比,富家子弟花钱如流水,一些家庭困难的贫困生也加入了奢侈消费的大军,这便苦了在家辛勤劳作的父母。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村民陈某,家境十分贫寒,儿子小良在西安某学院读书。面对城里同学那些时髦的服饰和新潮的生活方式,小良羡慕不已,又自惭形秽,于是,他下决心也要跟他们一样“享受生活”。他对同学说,自己的父亲是包工头,家里很有钱。他花钱很大方,经常到网吧上网聊天、玩游戏,没钱了便向父母亲讨要。为了供儿子上大学,陈某夫妇四处卖血。大学4年,小良共向家里要了6.35万元,这里面有70%是陈某夫妇卖血得来的,另外还借了1.7万元外债。夫妻俩卖血几天一次,有时一天一次,最多时一天三次,有好几次抽着血就晕死过去。据说,这些年夫妻俩卖的血能整整装满两个汽油桶。“贫困生高消费”已经渐渐成为高校中的一种反常现象,亟待引起有关高校的关注。

  步入社会“娇子”难为栋梁

  大学生理当成为国家的栋梁。然而恰恰相反,由于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直是父母怀中的“娇子”,所经历的挫折太少,就业时遇到一些挫折极易产生受挫感。这种严重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走上社会之后,一旦碰壁,他们往往很难走出心理低谷,因而不敢再去闯荡。个性的缺陷造就了“80后”看问题片面,且容易走向极端。

  创业,连连碰壁,刚步入社会的“80后”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知识,同时缺乏风险意识,一旦受到挫折便一蹶不振。2003年江苏省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积累创业经验,以每个门面每月600元的价格从附近的单位租来19间门面房,然后以每月200元的价格租给学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还为他们免费办理营业执照,给予比较低廉的租金优惠。很快由学生自己出资经营的广告设计公司、照相馆、牛排屋、饰品店、理发店、租车行、水果吧等店铺相继开张,“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名噪一时。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05年3月,19个店大部分都赔钱,有些连学校的租金、水电费也交不起,只好关门歇业。“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无可奈何曲终人散。无锡商学院大学生创业只是一个缩影,不少大学生走上社会自己创办的事业,都以失败而告终。

  工作,名实不符,很多单位都反映,现在的大学生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不具备扎实做事的品质。有一位女大学生在一公司就职后,参加一个竞标活动时,发现对手有家大公司比自己所在的公司实力强,待遇好,便萌生跳槽想法,遂找到对方代表,将自己所在的公司说得一无是处,并泄露了自己公司的秘密,帮助对手竞标胜利,此后,她被公司开除了,但对方那家公司认为她忠诚度差,也拒绝接受她,最后两头落空失了业。还有些大学生毕业没多久,就跳了好几个单位,跳槽的原因是他们总融不进集体中去。

  消费,负债累累。“80后”大多是在优裕的家庭中长大,哪怕是出生在农村,大多也肩不挑担,手不提篮,从家门到校门再到社会,一路走来。大手大脚花钱,一掷千金消费,已成了“80后”的通病。参加工作后,一个月的工资不够吃喝玩乐,于是,负债消费便成了时尚,一部分人成了新一代的“负翁”。一

  份调查资料显示,44%的年轻人认为自己会成为“负翁”,34%的年轻人已经负债;48%的年轻人表示,将无力偿还债务,成为“赤贫族”。虽然“赤贫”,然而他们有房子,有车子,吃喝玩乐依旧潇洒。2005年5月,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当代中国城市青年价值观念及生活形态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本取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共8个城市,结果表明,城市青年每月平均的总支出为1274元,并以吃喝玩乐为主导,而在自我发展方面的开支却微不足道。在消费支出中,餐饮消费所开支比例最高,达到31.3%。因而年轻人最流行的是“月光族”(月月花光)、“卡迷族”(负债刷卡)和“零储蓄”。

  谈婚论嫁,物竞天择本领缺失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80后”他们正陆续进入谈婚论嫁的年龄,然而,他们的婚姻却出现了一幕幕令人尴尬的局面。

  父母相亲,“包办婚姻”。“80后”基本都是由父母“抱大的一代”,由于一些父母过于溺爱,使一些青年成了学业上的高能,生活上特别是情感上的低能。天津市社联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达到婚育年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出现了结婚难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不得不由父母来“包办”。2004年,北京十几名母亲自发在公园替子女“相亲”,引发了新时期“包办婚姻”热。此后各地纷纷效仿。2005年8月、9月,天津市妇联真情婚介服务中心连续组织了三次“没空找对象,父母来帮忙”的大型家长联谊会,让父母为子女找对象,参加人员踊跃,场面热烈。2006年元旦前后,南京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了两次“万人父母相亲会”,盛况空前。成家立业生子,对社会、婚姻、家庭和孩子负责,这是对成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连这些都要“父母代办”,真是令人担忧。

  婚姻游戏结出无花果。有一部分“80后”在做着婚姻的游戏。闪婚族、试婚族、未婚先孕正在一部分青年中流行,他们视婚姻为儿戏,玩得来时,同在一个屋檐下;玩不来时,说声“拜拜”分道扬镳。从北京各法院接手的离婚案件中可以看出,离婚当事人的年龄呈现低龄化,而且他们的婚姻存活期也日渐缩水。在北京市崇文区法院,去年受理的410起离婚案件中,有120多起的当事人年龄在25岁以下。上海市2004年有2.7万对的夫妇离婚,这个数字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比2003年增长了38.9%,其中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占47%。婚姻游戏,几乎成了某些年轻人特别是独生子女走不出的怪圈。小英今年25岁,刚刚走出婚姻的围城,据她自己介绍,他们俩是在网上结识的,聊得很投缘,不到一个月便如胶似漆了。两人到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没有拍结婚照,也没有举行结婚仪式,就住到了一起。然而不到两个月,他们又觉得合不来,于是又很友好地分了手。这段婚姻,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知情,就连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儿女们的一场婚姻游戏已经结束了。由于这样的游戏好聚也好散,有些青年已经几次“走过了婚姻的红地毯”,而今还是“光棍一条”。

  变味亲情,酿造出难咽的苦酒

  “80后”的生存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一些不良倾向也令人担忧。造成这些不良倾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以至成了一种难以解脱的负担,二是子女的过于放纵,以至形成了畸形发展。

  娇生惯养,害了儿女苦了爹娘。“独一代”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自小到大,父母都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以至于长大成人后,仍然离不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还要父母抱着、哄着、养着,稍不如意,还会放纵撒娇,甚至于对父母翻脸无情。20岁的湖南某大学女生杨x,家庭贫困,为了供女儿读书,父母四处借钱,欠下了所有亲戚、朋友的债。杨x自上大学后,除了向父母要钱,一直没有给家里写过信,更谈不上问候父母。杨x大三时,父母实在无力供其读书。面对家庭困境,杨x不是选择自己借债或勤工俭学,而是一纸诉状将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决父母供其读书。类似杨x将父母推上被告席索要学费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小强、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张x,都作出了这样的惊世骇俗之举。虽然法庭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然而他们不啻在父母滴血的心上插上了残忍的一刀。这就是娇生惯养的结果。

  亲情荒芜,畸形的爱结出畸形的果。由于对子女的过分宠爱,致使一些子女成人后,仍然紧紧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就显得无所适从,经不起挫折和打击,走上了极端的道路。据有关新闻媒介披露,单2005年上半年,北京市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学习压力、精神抑郁、失恋等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疾病的病根大多在少儿时期形成,也就是因为父母的畸形溺爱,造成了下一代思想、人格方面的畸形发展。父母将满腔的爱给了儿女,而儿女回报父母的却是冷漠地离去,这是亲情荒芜的表现之一。亲情荒芜的另一个表现是对父母的冷淡。南京市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周女士家的小狗被自行车撞伤,周女士救狗时又被狗咬伤,闻讯赶来的20多岁的儿子心痛不已,连忙将狗和人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告知,狗和人都要打针,针水有进口和国产的两种,价格分别是120元和40元。儿子马上吩咐,给狗用进口的针,而母亲就用国产的。母亲听后泪如雨下,自己竞不如一条狗。把儿子养了20多年,最后竟然得到这样的报应。

  编后语:“80后”是一群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群体,在知识经济波澜壮阔的背景下,进入职场后以新鲜的气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拼搏,大胆探索,走出了自己的路,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并正形成气候,撑起了新世纪的天空。但在“80后”中,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过于自我,追求奢侈。执行能力差等缺点,他们看问题容易走极端,不适应今天社会的竞争。因此,“80后”必须克服个性缺陷,同时要摆脱对家庭的依赖,真正走向社会,并融入社会之中,成为有用之才。

  编辑/许多(xuduo3687@sohu.co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