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走向对话和深入:媒介融合视阈下我国县级融媒体研究趋势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21967
秦宗杰

  摘 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媒体融合改革的重要步骤,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以来,国内“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以2017至2019年国内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重要论文为研究对象,并借助内容分析法研究相关文献的内容演进。研究发现,2017年至2019年,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呈现出对话和深入进步趋势,但是也存在少许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关注偏远地区融媒体中心建设、作者研究的持续性、县域受众特点以及跨学科视野等四个方面推进。

  关键词:媒介融合;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社会治理

  一、研究背景

  媒介融合,一般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断碰撞与耦合的过程,新旧形式媒体相互利用是其融合的理想状态。我国大规模的媒体融合改革始于2014年,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国家级媒体和以各省级媒体为代表的媒体融合走过五年,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融合发展模式。但是在区县一级的基层,媒介融合的改革却迟迟未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9月20日至21日,中宣部在浙江省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做出部署安排,“要求2020年底基本实现在全国的全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自此,规模化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11月14日,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了进一步的指导。2019年1月15日,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将集体学习的地点放在人民日报社,会议强调了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是国家倡议衍生的学术领域,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诉求。所以自2018年全国宣传会议以来,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呈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由此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二、研究综述

  (一)文獻梳理

  考察现有文献样本,从作者来源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业界的媒体实践者,主要包括各区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以及中央部局专家;第二类属于媒体研究者,主要包括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员;第三类属于媒体参与者,主要包括从事媒介活动的企业媒体负责人等。2017年,媒体研究者发表论文1篇,媒体实践者发表论文12篇,媒体参与者数量为0篇;2018年,媒体研究者发表论文16篇,媒体实践者发表论文12篇,媒体参与者论文数量为0;2019年媒体研究者发表论文44篇,媒体实践者发表论文29篇,媒体参与者论文数量为5篇。

  从研究的主题来看,主要分为四类:一类是探讨当前县级媒体面临的困境以及融媒体为带来的发展机遇(2017年的研究大多为该主题);第二类是从微观层面介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先进样板和经验,并且比较了不同建设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的阻碍因素;第三类是从国家战略意义角度讲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且从学理角度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定位、路径以及未来方向;第四类是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以及新闻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原有体制人员的转型问题。

  (二)文献述评

  1.走向对话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1)实证性研究的凸显

  许多学界的研究者通过实证性的考察,发现了地方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成果、难题。其中2018(12月)年实证类论文2篇,2019年5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推动当前媒体融合工作的中心一环和关键一环,其中心的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实际工作的开展,直接关乎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进程和效果。谢新洲和朱垚颖等人通过个案研究实地考察了我国东北某省农业大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文章表明,在该县以县委宣传部为主导建设融媒体中心,具有责任主体划分清晰、积极整合县域媒体资源的优势和过于强调行政力量的干预导致主动性不足的劣势,同时指出县委宣传部主导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地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管理模式[1]。

  学界对媒体一线的实证调研较为常见,但是业界从学理角度之于媒体一线的实证性调研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亮点。可以说,与学界的调研相比,业界对于媒体融合一线的调研更直观和更真实。2018年11月,殷陆君和李振军实地调研了浙江省长兴、安吉、德清三县的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展。结合深入访谈方法,该研究看到了三县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不明晰、投入不稳定和人才难聚集等劣势。并根据具体弊端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2]。

  (2)经验的抽象与概括

  不同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所获得成绩、遭遇的困境以及取得的经验经过理论化的抽象后,其所具有个别意义就有了普遍的指导意义。郭全中在文章中总结道,县级融媒体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省级技术平台的建设,二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并且分析了在全国范围运行较好的省级技术平台:浙江的“天目云”和湖北的“长江云”以及江西的“赣鄱云”,并相继分析了三个平台的上线背景、运行模式、服务功能;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样板”——浙江长兴的融媒体中心情况。总结出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所面临的,两个一把手缺失、队伍老化、平均发力、观念陈旧、路径依赖等共性问题[3]。陈国权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企业化虽然是一条破解薪酬、人才、编制、绩效等问题的一条捷径,但是企业化要求对当地市场经济程度要求较高,所以并不是一条所有地区都可以试行的建设路径。

  2.走向深入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2019年开始,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呈现一种逐渐深入的趋势,2018年的研究主题集中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伟大意义、媒体融合第一阶段的路径借鉴以及较早进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分享。从2019年开始,研究逐渐呈现深入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定位之再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任务是“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在2019年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定位和意义作出了更深刻的阐释。黄楚新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政府与群众沟通桥梁作用、是推进多平台联动与全媒体拓展、县级媒体借此实现“造血”等方面阐释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4]。方提和尹韵公等研究者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大思想落实到百姓中去的重要枢纽;并且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巩固基层县级政权;三是有助于加快中國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加快中国的乡村振兴进程;四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五是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4]。

  (2)路径之再探索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的研究,经历了2018年度的先进地区的经验分享和先期探索后,2019年的建设路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的特点。研究者郭全中与滕朋跳出媒体看融合,将县级融媒体中心视作治国理政的新平台,从社会治理的角度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未来发展指出方向。郑保卫教授则指出在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即平台建设和内容建设平衡的关系、舆论引导和提供服务间的关系和特色发展和多方合作之间关系[5]。

  (3)融媒体中心建设引发的影响研究

  县级融媒体建设不仅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其定位和路径的研究,更是触动了县域原有的媒体结构转型以及人员转型的问题。张敏以福建尤溪县电视台在融合过程中所作的探索,总结了其提高影响力的几种做法,即新闻民生化、影视精品化、栏目特色化、管理扁平化、活动平民化等几种特色做法。张华为则以江苏邳州为例,认为成立传媒集团,企事并轨、“中央厨房”模式以及立足本地是县级电视台提升影响力的合理路径。

  三、研究展望

  作为政策滋生下的一个学术领域,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走过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里,许多研究者充满热情地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道路,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并不全面,也不能完全跟得上实践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对偏远地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不足。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但是与此与此相关的研究却呈现出不协调的比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任务是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所以在研究中,不仅要研究东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更是应该认真考察西部、东北地区的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

  其次作者研究的持续性不足。绝大多数研究者仅呈现出一篇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上,很多学者仅仅是作了“赶热点”和“蜻蜓点水”式的研究,并没有潜下心来认真思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未来方向。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打通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需要坚持做下去,拿出更多不同的、适合不同地区的办法和研究来。

  再次是对县域的受众研究不足。很多研究者都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以用户为核心,针对县域受众展开工作,更好地引导和服务受众。但是对于受众具体情况的研究领域,却基本上未有踏足。究其原因,还是专门针对受众的研究太少。我们期待将来的县域内受众研究会蓬勃起来。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也期待尝试使用量化的、实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最后是学科视野的狭窄。为了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服务群众和引导群众以及打造成治国理政的新平台,需要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广泛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不是新闻传播学科一家唱独角戏,各个学科应该广泛地参与进来。我们期待未来相关学科以多元跨学科的视角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新洲、朱垚颖:《县级媒体融合的管理模式探索——以A省N县融媒体中心为例》,《中国报业》2019年第3期.

  [2]殷陆君、李振军:《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更好地引导服务群众——基于浙江省湖州市县级媒体的调研》,《传媒》2019年第2期.

  [3]郭全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进展、难点与对策》,《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7期.

  [4]黄楚新:《县级媒体融合的意义和路径》,《传媒》2019年第2期.

  [5]郑保卫、张喆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问题·对策》,《中国出版》2019年第16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