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创业视域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指导与方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500
肖梦倚 陈扬 张璇 曾思澄

  摘 要:该文提出在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时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中创业指导的缺失和改革创新发展问题。将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各个环节,逐步建立院校主导、教师授课、平台辅助、互联网补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格局。

  关键词: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方法

  一、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将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对自身优缺点、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然后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1]。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大学生在高校期间,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的前瞻性设计和系统性安排。这样的规划提升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避免学生盲目选择职业浪费社会资源等问题,利于社会人才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 创业视域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职业发展制度,中国进入了全民创业的新时代[2]。大学生也开始跳出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不把考一所大学、找一份工作当做唯一生活指标。而是抓住时代机遇,勇于创新和实践。大学生就业思维的转变,也让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临了新的挑战。将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逐步拓展为就业、创业等多元化指导课程。在大学生进行自我测评之时,挖掘其职业潜力,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科学定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融合[3],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命中率。

  三、 创业大环境下职业生涯指导面临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水平的局限性

  现大多数高校,都由学校、学院与就业工作相关的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创业指导教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实际创业经验,采用传统机械性授课模式照本宣科,让创业教育只停留在政策表面,无法唤醒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且常出现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却无法对症下药的现象。导致学生创业体验性不强,对创业指导教师认可度和创业教育指导课程重视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二)课程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

  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学校没有较高的重视程度和配套的孵化实践平台。学校和企业对接有限,没有有效社会资源,导致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参与互动较少,实践性弱[4]。单纯的创业讲座、SYB培训等第二课堂,覆盖面较低且无法可持续模拟真实创业过程。学生缺乏创业预见性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急需提高创业教育实践性。

  (三)课程创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成为难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持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创业教育更是需要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教学产业。许多大学生受到创业教育启发后,萌芽了创业梦想,但是方案都不尽完善,也缺乏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实施,无法将创业想法实际转化为创业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创业教育的指导。同时现在举办的许多创业比赛,大多以获奖为目的,停留在创意设计阶段,没有将获奖创意落地,未能持续性孵化产生实际经济效益。

  四、 调整创业视域下职业生涯课程的指导与方法

  (一)完善互联网创业平台

  在互联网爆发的时代,高校应该搭建创业教育线上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引入慕课、实际案例、咨询、互动交流等多个板块。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业教育,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聯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新型教育形态[5]。提高学生学习灵活性和参与度,推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业教育的网络化发展。

  (二)提升任课教师创业实践能力

  高校定期选送优质且意愿强烈的创业指导教师,参加SYB、SIYB等创业师资培训,同时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培养、鼓励相关老师进行创业实践。要求老师在提升创业理论基础上,同步积累创业实战经验。或者直接聘请各专业对口的知名创业人士,担任创业导师或者客座教授,开设精品创业班,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导师指导制,以便及时指导和修正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难题。

  (三)改革课程创业教育模式

  鼓励创业教师创新上课模式,引入头脑风暴法、游戏法、小组讨论法等体验式教学方法,因地制宜设计课程内容,营造宽松和谐的上课氛围和开放民主的讨论环境。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举办针对性强、趣味性高、可推广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活动,如企业实习,参观创业孵化基地,举办创业类比赛等。让学生从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人积极探索创业,让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更加倾向实践化、个性化。

  五、 总结

  在创业大环境教育视域下,将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度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正确认识现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临的问题,全方位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壮大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课程体系架构,扩大创业教育覆盖面,搭建实效性高的创业实践平台。将创业教育深度镶嵌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个阶段。

  [参考文献]

  [1]罗斐.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青年与社会,2019(5):123.

  [2]王祖法,吴雪情.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指导作用研究[J].城市与发展,2018(7):150.

  [3]肖敏.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文化与教育,2017(24):58.

  [4]任晓丽,崔卫军.SIYB创业教学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融合研究[J].大学论坛,2019(5):2-3.

  [5]瞿沁.“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心理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 劳动保障与世界,2019(14):49-5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