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守好高校00后意识形态阵地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709
于钟慧 张登峰

  摘 要:在00后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的当下,如何守好00后意识形态阵地,成为各大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课题,本文就00后特征、00后意识形态阵地的概念、现状和路径来谈一谈守好00后意识形态。

  关键词:00后;意识形态;阵地

  前言:2019年秋季开学时,各大高校迎来了第一批以00后为主体的新生,同时当下大学里意识形态的对象也从90后过渡到了00后上。他们自诩00后是有病的一代,他们自私,不懂分享,喜欢独爱,缺少责任感。他们也是创新的一代,脑洞大,活泼,爱异想天开,谁都不服谁。这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新颖的要求。面对这种现状,高校更要谨慎守住00后的意识形态阵地,做好十九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宣传工作。

  一、00后意识形态阵地的概念

  习总书记几年前就曾强调过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依托阵地来牢牢守住领导权、话语权。党的十九大对意识形态做出重要论断,“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这一大方向要求高校时刻保持责任感和危机感。习总书记的意识形态观是符合当下国情的,是要求各阵地做到几个统一: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高度统一、全面性与重点性的高度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1]另外,相比于“非主流”的90后,00后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中来到了这个世界,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促使他们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为自己打小算盘,习惯了自己作主且不听从于他人。

  综上,00后意识形态阵地也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思想的载体,它需要00后的认同和支持来得以延续,需要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背景来支撑。从理论角度来看,00后意识形态工作其实就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所期望的理想信念与价值体系,而其中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将大众关注的重心从抽象的理论思辨移向鲜活的日常生活世界。[2]从实际生活来谈,00后出生在科技飞速进步的年代,自然地享受较为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资源,一定程度上无法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给予共鸣。因此00后意识形态阵地越容易建立但难守,它需要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引领00后对共产主义的认同。

  二、守好00后意识形态阵地

  (一)00后意识形态阵地的现状

  1.?00后意识形态阵地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队伍责任感和积极性不够强。无论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从事行政工作,很大一部分老师都无法把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融入工作中,主动性比较弱。个别教师自身意识形态都有问题,更不要说引领学生主流思想。

  其次,学生群体认知度比较弱。思想政治课是传播主流思想的主要阵地,然而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排斥,有玩手机或厌学现象。而且部分学生带着青春期叛逆,不能完全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建立的条件下,学生很容易被不良信息带跑偏,甚至被非法组织洗脑。

  另外,意识形态载体单一。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社会步入新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QQ 等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兴起,新媒体平台正在以“核裂变”的方式实现信息传递。虽说思想政治教育不限制于课堂的形式,但其发展仍相对滞后,无法跟随潮流。在自媒体已经成熟的时代,它才慢慢开始重视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简称两微一端)。为了打破单一载体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线上直播和在线视频等形式,及时宣传正确的意识形态。

  再加上,理论和实际脱节。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时,过于侧重理论的灌输和说教,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合理性,缺乏对其科学性的宣传,以至于大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目前资本主义并没有垂死挣扎,反而强劲发展,社会主义却遭遇曲折,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2.?00后意识形态阵地的方式

  由传播方式可分为传统线下形式和互联网时代下线上形式。一方面,传统线下形式依然是主要阵地。十九大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故步自封于传统课堂,開始注重实践教育与课堂讲授相结合。例如,如今各高校基本建成系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线上形式兴起不久,比重日益增加。“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新载体,不断蓬勃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重塑起到促进作用。各大高校纷纷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适应潮流,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想要守好00后意识形态阵地,就必须进一步明确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二)守好00后意识形态阵地的路径

  意识形态对00后大学生群体影响和渗透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接纳之易远远超过其他群体。要控制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和渗透引导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转识成智,转智成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应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窗口。作为高校意识形态直接传播者的教师,想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感染力,必须坚定信仰,掌握意识形态传播技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真懂真信,运用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形式,为00后大学生解难释疑,通过渗透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去影响、凝聚00后大学生,以增强教师自身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阵地的影响力。不少高校将“到梦空间”和“志愿汇”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载体,并且将形式交给学生自己来作主。因此,想要守好00后意识形态阵地,应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 应重视综合运用各种平台,形成复合传播模式

  引导正确的意识形态,既要注意正确的方向性,又要有各种平台的综合运用。根据00后大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各大高校必须通过复合传播模式创新意识形态方法、途径,提升意识形态的艺术、技巧,为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提供新的空间、载体,增强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在利用好传统的意识形态阵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载体,着力构建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于一体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意识形态新格局。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既有的网站、论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又要运用好一些新兴的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载体,及时引导各级各类校园媒体认清责任、牢记使命,始终公正客观、生动详实地传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把高校意识形态的要求贯穿到00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努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魅力。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高等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在00后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的当下,各大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式来守好00后意识形态阵地。

  [参考文献]

  [1]邬俊美,郭国祥,张亚光.论习近平意识形态观的理论特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1):19-22.

  [2]吴会丽,刘世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及路径研究[J].前线,2018(10):95-97.

  [3]黄苗苗.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20):201-202.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