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全国锦标赛武术“套路”编排分析及创新方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010
史得丽

  摘 要:本文将针对全国武术锦标赛中“套路”的编排进行研究,然而根据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出现的问题来探究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创新方法和解决路径,让武术套路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国际传播。

  关键词:武术;编排;创新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形式,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各个领域中的重要精髓。研究发现我国当下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体系主要由动作元素和演练元素两方面组成,在难度上呈现递增拔高的趋势。中国传统武术最大的优势是技术性强,灵活多变,是其他拳种是无法相比,所以在编排套路中一定要新旧结合。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少了长拳的美学特征,美是竞技武术套路的灵魂。

  1.前言

  在当前的竞技体育市场化的背景下,竞技武术套路比赛逐渐被人们所冷落,承办单位和赞助商少有问津,观众也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武术套路的编排不够合理则是其中原因之一。当前对于武术套路的编排更加重视评分的公正性和区分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武术套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于武术套路的节奏性表现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动作结构的设置与配合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对于竞技武术套路的要求趋向于艺术性和观赏性,这导致了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下降及其技术舞蹈化、体操化,这都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而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很多,当前对于武术套路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较少,理论跟不上实践,并且对于武术套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从而影响了其发展。武术运动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武术套路的形式来呈现,能够展现武术的节奏美、力量美,在比赛中处于优势。因此为了提高武术套路的整体水平,本文对武术套路的特点、武术套路编排的一般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武术套路编排方法,为日后武术运动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套路”编排的原则

  2.1.1糅合攻防的动作

  在武术套路中,动作的标准、比例的和谐,武力的刚柔、动作节奏的协调性以及形神变化的统一都必须与技击相结合,这是武术套路编排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一些著名的武术套路进行分析。

  2.1.2遵循各拳种和器械的运动规律

  在武术套路中,应当遵循各拳种和器械的运动规律,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编排,使其进行适当的组合。拳种和器械的自身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武术套路的编排中,应当对这些规律严格遵循。

  2.1.3遵循套路组成的规律

  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一定必须要有起式、收式、单个动作、组合动作等,应当包括基础动作和重点动作,武术套路的动作是通过单个动作的组合形成的,一般是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肘法、腿法以及身法等相组合而成的,如果是使用器械的武术套路,还需要有器械方法,因此在武术套路的具体编排中,应当将这些套路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编排套路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整体套路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2.1.4了解和掌握套路节奏变化的规律

  武术套路的编排中应当重视套路的节奏性,套路的节奏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一是动静结合。“动”,是武术套路的核心,在武术运动中,动是最主要的内容,然而“静”在套路动作中虽然出现的时间短,次数也较少,但是对于武术套路节奏性的呈现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快慢相间。三是起伏。在武术运动中,应当动作高低错落有致,既要有地面动作,又要有在地面以上各种不同高度的动作。应当重视对刚柔两个方面动作的呈现,刚柔并济,通过刚柔的对比来呈现出武术别样的审美效果。

  2.2锦标赛中“套路”的编排状况

  套路现在是以进奥运会为目标的纯竞技体育。套路编排的跌宕起伏与音乐的起承转合契合无间。以下将从技术和难度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编排的状况。

  2.2.1套路编排的技术分析

  根据竞技武术套路的特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技术主要有动作元素和演练元素组成。在长拳套路里必须出现的动作还是最基本的单拍脚,砸拳以及五种步型(弓步,马步,扑步,虚步,歇步)和三种手型(掌,拳,勾手)

  2.2.2套路编排的难度分析

  从难度技术来看分为连接类难度、平衡类难度、跳跃类难度三类。(1)平衡类难度:如扣脚平衡、提膝平衡。(2)跳跃类难度动作:如侧空翻 、旋风脚720接马步等。(3)连接类难度动作;如旋子转体连接旋风脚720接叉。

  在视频分析后发现锦标赛中运动员在编排上往往会选择易得分少失误的难度动作,做难度以跳跃类为多,平衡类较少,跳跃类难度动作在比赛里最受关注,是所有运动员最爱看的,再加上背景音乐,更加让人激动澎湃,但缺乏创新,所以在“套路”编排中难度的选择上要不断递增、创新拔高的发展趋势。

  2.3锦标赛中“套路”编排存在的问题

  2.3.1套路编排演练的规格问题

  从演练规格中存在的问题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由难度动作的切割和组合,导致了套路编排的连续性、流畅性和整体性的影响。

  基本每个运动员都是把难度放在中间,如果能把难度均匀的分配在前段,中段,后段,那应该会更完美、更具观赏性。不管是拳类套路还是器械套路,都存在着难度动作编排的高度类似化,然而一模一样的编排让人们出现了审美上的疲劳和编排上的创新瓶颈。

  2.3.2套路编排难度的稳定问题

  现在在锦标赛中女子失误主要表现在旋风脚马步的身体前倾、后仰、跌坐等这几方面,有的还会因为出界而扣分,男子也同样有劈叉出界的问题;然而男子的旋风脚720劈叉的失误率相对来说要比女子高一点,主要原因是落地后弹起、劈叉后退不直、用手撑地、前脚尖点地等这几类失误;除了这些常见的难度失误以外,在套路中甚至还有非难度动作的晃动问题。或许这和套路编排的结构有关,还有就是运动员的体力问题,水平问题,技术问题,能力问题等影响了难度动作的稳定性,甚至是影响了非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设计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技术和难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向“高、美、难、新”的方向发展。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体系主要由动作元素和演练元素两方面组成,在难度上呈现递增拔高的趋势;最早的竞技武术就是传统武术,后来因为难度比较低,加入了大腾大挪的动作,改的华而不实,而且去比赛的人只练动作,不去理会攻防含义,经过几十年的传承和改革,变成纯粹的空架子了。 难度动作编排的平衡布局和质量规范,还应体现运动员个人特质和演练风格,还原武术技击攻防的原理,实现竞技武术套路编排在形式上、内容上的创新。

  3.2建议

  3.2.1创新是社会进步永恒的话题,也是武术套路的生命。

  3.2.2创新又不失传统,套路将更加完美。

  3.2.3避免完全难度化和风格适当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红波,韩美佳.对竞技武术套路中技击价值消退的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09:40-43.

  [2]桑全喜.文化流动规律视域中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3:66-69.

  [3]陈振勇,杜春林. 表意主义视域下中国武术套路的本质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3,02:69-75.

  [4]陈平. 基于表意特征的竞技武术套路的创作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5,05:112-115.

  [5]花家涛,周晓. 论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04:107-109.

  (作者單位: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