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解读自媒体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034
陈丹亚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它即丰富、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同时自身也存在诸多不足,给公共生活带来困扰。本文就自媒体的概念、特性和现状作了初步梳理,以期对自媒体这一新生事物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

  关键词:自媒体;特性

  一、自媒体概念的提出

  自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而言的。与带有官方、权威性质的主流媒体(如电视、报纸等,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交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各自的言论、信息、观点。自媒体这个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自媒體”的称谓是从英文为“We Media”而来,最初是由两位美国学者提出的。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明确提出了“We Media”这一概念, 他们提出“自媒体(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西方学界在此之后也一直沿用其定义。

  自媒体作为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学者对自媒体的概念研究的比较少,比较多的是在某一领域的应用研究。因此,我国学界至今没有对自媒体下一个统一定义。虽说我国学界对于自媒体并没有正式的定义,但是自媒体的本质是一样的,即平民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手段(诸如论坛、微信、微博、Facebook 、Twitter 、人人网、百度贴吧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如快手、抖音等),向不特定或者特定的个体传播信息以及互动交流的平台。

  二、自媒体的发展

  目前为止,在中国国内自媒体的出现和兴起发展应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媒体初生萌芽阶段,如:BBS(电子公告板)。BBS系统最初是为了给计算机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地方,以后逐步形成了一些论坛,论坛需有人创立和管理,创立和运行通常是多人,第二个阶段是自媒体的初步形成,主要以博客、个人网站、微博为代表。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引起社交平台自媒体风潮。此时,自媒体体现出个体性,即个人开设、个人管理。第三个阶段是自媒体蓬勃发展阶段,各种平台被开发。2012年微信公众号上线,自媒体向移动端发展;2012—2014年门户网站、视频、电商平台等纷纷涉足自媒体领域,平台多元化;2015—至今,直播、抖音短视频等形式成为自媒体内容创业新热点。

  目前受众较多的主要有微信公众平台、抖音视频等。由于自媒体的诞生至今也不过十多年,这三个阶段的代表形式其实同时存在,只不过现阶段是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为自媒体的主体,其他的就相对影响较小。

  三、自媒体的特性(与传统媒体比较)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自媒体体现出这样一些独特性。

  1、参与者的平民大众化。

  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大众提供、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平台

  与载体,它不再是只能由专业人士操作,而是普通大众都能参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来制作、发布、传播有关信息内容,其形式也由大众自己随意编辑,其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主要来源于普通大众。因此有人称自媒体为草根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封闭式新闻格局不同,在自媒体时代普通公众就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发布、传播与接收。且与以单向传播为主的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时代传播者与接受者可以实时双向互动。自媒体时代,大众由以前的“旁观者”变为现在的“当事人”,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还同时扮演着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分享自己的信息,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不夸张的说,自媒体的时代是“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2、内容发布的多样性和随意性。

  传统媒体门槛高、审核严。并非人人都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发布、传播消息,有些消息的发布需要层层审核、筛选,甚至需要高额的费用。传统的媒体体量有限,信息往往可能因为事件本身不够重大、不够吸引人、辞藻不够优美、申请信息发布者众多等原因而没办法发布与传播。 传统媒体的运作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专业设施以及设立专门机构,在维系一个传统媒体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高门槛, 自媒体的运作只需要个人参与者有一台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知道自媒体平台的运行规则即可。自媒体的运作流程缺乏也不可能有严格的审核,而自媒体的维系则几乎不需要多少成本。自媒体时代,人们往往只需要在电脑或者手机上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简单的注册就可以利用服务商提供的空间进行信息发布与传播成为自媒体人,创立自己的信息空间。很多服务商甚至提供模板,各种各样的制作工具帮助信息发布者与传播者制作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因此,自媒体发布的内容多样而随意。

  3、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和互动性。

  其实受众使用自媒体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满足沟通和交流的需求,创业者要在自己的平台上给用户提供充分的分享、探讨、交流、互动等多元化体验。在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群体在接受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后,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不能实现和信息发出者的交流与互动。受众群体很难提高对传统媒体的兴趣,而传播的热情自然不高。虽然传统媒体为了加强与信息接受者的交流互动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是受制于自身机制体系,传统媒体仍以单向传播为主导。媒体中的信息到达信息接受者多,而接受者的反馈到达媒体的少。而自媒体可以满足受众群体和信息之间的互动,因为自媒体的传播方式不是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是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受众在浏览了信息后,可以和信息发出者进行互动,这可以极大满足受众群体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其次传统媒体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如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发布信息都是有固定的时间的。且其时间不会轻易变化,这就意味着一旦人们错过了发布信息的时间,就没有办法再通过它获取信息。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还受到空间上的限制,如有些报刊杂志只在部分区域内发行,有些地方电视台、广播只在部分区域能搜索到。而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普通公众利用自媒体传播信息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管是通过自媒体接受信息,还是制作、发布、传播信息,人们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看法。因此,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无法限制自媒体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例如观看者可以在观看视频直播的时候发弹幕到视频页面,其他观看者就可以迅速的看到你的信息然后进行反馈,大家可以交换信息进行讨论,形成一个互动谈论圈。信息发布者可以利用自媒体快速地传递信息给接受者,接受者也能利用自媒体对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即时反馈。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可以达到零距离沟通的效果,这种即时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体远远赶不上的。因此,自媒体的交流互动性很强,而且可以进行即时信息交换。相较于传统媒体的诸多限制,自媒体时代普通公众不再是旁观者和被动接受者,他们的信息的发布、传播与反馈呈现复杂的网状结构。

  四、自媒体的不足

  作为新生事物的自媒体,由于它的发展过猛,自然会产生一些不良因素,目前的自媒体还正处在一个摸索及成长的过程中,很多规范都还没有成型,有问题存在也是必然的。也正因为前文提及的自媒体的一些特性,导致自媒体的先天不足。

  1、信息质量不高。作为自媒体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及看待事物的观点。但毕竟术业有专攻,大部分人对某些事物的理解限于自身的学识,未免偏差。且有些自媒体的主人,随心所欲地发布自己所要发布的内容,难免有些低俗的内容。

  2、可信度低。因为自媒体的门槛低,所以各式各样的人都可以建立自媒体平台,而网络的隐匿性又给了一些自媒体人“随心所欲”的空间。而有些自媒体,出于急于求成的心态,他们就会发布一些只是为了追求点击率的新闻,从而忽略了信息的真实性。这些不良行为,导致部分自媒体人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而这就降低了所传播的信息可信度,甚至成了谣言的传播场。

  3、社会负面效应。眼下的自媒体现状,可谓乱象丛生,产生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自媒体传播的内容专业性不强。“标题党”、洗稿、 蹭热点、找噱头等现象比较多,还有一些自媒体自己不生产内容,通过花钱的方式让网络写手来为自己生产内容,只传播内容而不负责内容的把关,只传播信息而不负责舆论的引导,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效益,一些低俗化、不健康的信息不仅影响了网络生态的形成, 更重要的是会对人们的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影响。比如, 2019年被封的“咪蒙”公众号。包括咪蒙团队在内的不少自媒体团队、自媒体经营者、自媒体创作者,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为了引人眼球,为了骗 取流量,为了追求“10万+”,往往利用自媒体平台的算法,一味迎合部分网民群体的口味、想法,打着非虚构写作的旗号,发布虚假内容,制造网络谣言,甚至贩卖社会焦虑,贩卖“毒鸡汤”。 这严重误导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尽管自媒体现下有诸多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简称两微一端)以及视频网站和网络广播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网民获取信 息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因而,如何规范自媒体的发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氛围,使其回归健康有序的良性轨道,成为了我们今后主要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自媒体的发展研究》白冰茜 新媒体研究 2018.4

  [2]《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代玉梅云南社会科学2011.6

  [3]《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的几点思考》 赵添发展导报. 2018.11.23

  (作者單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