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其直接引导着教师个体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行为改善的前提,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真正推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学生认同;教学影响;研究探析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在新修订的数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都有一些新的理念,教师应该理解这些理念,并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在实践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发现其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一、改变教学观念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教学时,教师是主演,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传统的教学应做相应的改变,由 “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的学习”;由教师的“讲授”为主变为今天的“引导”为主,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如教学“平行”一课时就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探索实践、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如:认识平行线时,以生活原型中逐一抽象出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材料,通过讨论和课件演示,让学生对平行线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认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平行线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行讨论,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平行线的含义。本课教学中重视交流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中多次出现了交流的要求,既有学生个体的“说”,(包括独立发表意见、谈看法),也有学生集体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通过相互交流,学生思维的彼此碰撞,关于“平行”的孤立的知识升华成系统的、整体的思想. 对于学生而言, “平行”的理论就形成了.正是由于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了。
二、改变教学观念 真正推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是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将这些理念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行为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做了一些尝试:
1、由传统的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转变。
在本课教学之前,我调查了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水平,从学生已知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出发,以三角形中角的对话形式,激起学生的疑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由于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欲望。
2、由单纯的指令性操作向学生自主探索实践转化。
在本课的整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目标是明确的,问题是开放的,操作是自由的,而学生的表现始终是积极主动的.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用量角器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方法,也可以自主地选择“剪拼”、“折叠”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自由地与同学交流实验的结果与体会,也可以大胆地质疑实验的结果,充分地展示每个人的实验成果。由于有观察、推理、探究等活动的加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改变教学观念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是一节新授课,内容是传统的,但设计时,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都作了一些努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注意善于运用。”我的理解是:教师的讲授如果仅仅停留在清淡入水般的照本宣科上,学生的思维就会缺乏具体生动的新信息的支持。小学数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生活性。因此,我大胆地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把例1、例2这两道计算题放到一个生活大背景中,让学生通过“圆圆和妈妈去超市买西瓜”这个情景中解决了一个个数学问题。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我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留有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组内讨论,在全班交流。最后感悟到整数与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要点都是将相同数位对齐,把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 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从而完成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切身体会到“原来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四、总结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过程,教育觀念的转变必然会引起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当然影响教学的因素还有很多,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必须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才能真正显示出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培敏.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初探[J].新课程学习 中旬,2015,(3):191—192.
[2] 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3):6—11.
[3] 刘延梅.从文化视角分析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艰巨性——兼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应然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36—39.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畅家巷小学,甘肃 兰州 73003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