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成为了普遍问题,学校和家庭要素充斥其中,给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造成了不小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基于陕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实地调研结果和行动研究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对策等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一般都是外出打工,负责家里的日常开支,而在外务工人员的边缘性和流动性以及城市的种种管理系统限制了其子女的入学。这就使其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加以看管。随着科學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性日渐明显,无论是作为学校,还是家庭及社会,都要对此事重视起来,助力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行动研究和实地调研结果
自2017年至今在陕西省农村学校开展行动研究和对留守人口、普通村民和县乡村干部等群体进行多次深度访谈,对留守儿童调研结果显示内容中不难发现,大约有70%的父母年均回家次数仅仅为3次,有些父母一年回家才只有1次,30%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通话频率每个月不到1次,留守儿童与家长一般情况下均处于长期分别状态,期间的联系次数少之又少,之后在此基础上留守儿童被孤立,无法受到父母关心和疼爱。应该了解到,20%留守儿童自身存在自卑感,深度感觉到自己与别的同学、伙伴有一定差距,不自信现象十分明显,此种消极心理和自卑心理出现,势必会给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1%儿童认为自己受到他人瞧不起,因为初始期望常常落空,然后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便会常常存在敏感多疑的消极心理状态。10%留守儿童心存被弃之感,从实际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可以发现,缺少父母关爱和学校关心实为根本所在,孩子们的内心还是对家庭温暖充满高度憧憬和向往的,但却常常事与愿违,长久下去,必然会对父母产生质疑。有高于一半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了对上学的厌烦情绪,认为读书没有用处。89%留守儿童很少有与父母同住的机会,通常都是借宿在朋友和亲戚的家中,寄人篱下之感油然而生。在学校,一般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不受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二、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方面,一般情况下为隔代教育,爷爷奶奶大多只关注留守儿童的生物性抚育而忽视了对其的社会性抚育。留守儿童是特殊群体,因为长时间内没有家长陪伴,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父母教育和父母管理,那么长期处于此种状态,缺少约束力,势必会被社会中不好的元素影响,随之滋生不良价值观念,良好生活习惯无法养成。那么此时留守儿童便会出现严重逆反心理,受同龄人影响而去效仿一些不良行为,后果十分严重,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彻夜上网不归、打架斗殴以及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在不良人士诱惑下,很可能走向犯罪的道路。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缺少家长的重视和关爱,另外农村的青年父母更倾向将子女留在农村自己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低龄化与留守周期的延长。早期亲情教育的缺失将产生严重的亲子疏离,这将关系到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亲子互动,继而影响其健全人格与心理的发展。
2.学校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就读于农村学校,教育程度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教师和校方也未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重视,由于家庭教育因素的缺失,学校教育若不能及时弥补,那么将极其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下农村教育过程中存在严重城市化趋向,将教学成绩的提升放在教育工作首位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针对性教育,乡村社会和乡村儿童为价值主体的教育模式被搁置一旁,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没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弱势群体进行特殊关心和细心照料,加速了留守儿童失学速度,使其提早被驱入社会成为流动劳力的后备军。同时,农村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和法制教育方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均未做到位,还有就是道德教育。这些留守儿童不能在学校内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双重缺失。
三、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策略分析
1. 家庭教育策略
第一点就是应将家庭作为主要阵地,营造较为优良的家庭教育氛围,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孩子父母所给予孩子的爱,是任何事物都无法进行替代的,家庭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成长性格和气质以及意志力等,各项优秀品格都是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循序渐进形成的,为孩子后续发展提供方向。身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应该细心并且有耐心,不应教育其重物质,而家长要将重点放在教育上,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能抱有读书无用心理,要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回报巨大的投资而不是沉重的负担。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中给予满足,还要在精神上常常给予鼓舞,要教会他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了解农民的艰辛和不容易,教会孩子不能及时享乐的思想,更不能助长提前消费的气焰。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几率呈逐渐上升发展趋势,错误的消费观念视为核心诱因,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因为距离现状进行改变实属艰难,所以作为留守儿童父母应该在外地与孩子进行电话沟通,常常关心和爱护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回家次数,在孩子寒暑假空档期可以接孩子到身边来,以此种方式增加与孩子的感情,不仅如此,也可让他们知道城市的魅力,通过不断奋斗和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2. 学校教育策略
学校在进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处理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学校应通过组织学校活动和社区活动来倡导教师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教师地位和作用则不应该被忽视掉,作为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有所了解,熟知班内学生基本状况,针对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家庭,应在学业上深度培养学生们的优良学习品质,随之树立较为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学习成绩好与不好的孩子都应该一视同仁,留守儿童关注度应该提升,教学中注重他们的表现和行为,在学业上需要努力培养学生刻苦求学的优良品质,之后在此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教学原则,有效降低失学率。特别要强调的是,留守儿童年龄和现状存在,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和相关问题时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教师则应该给予引导和帮助,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特殊状态下帮助学生走出难关,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上助力其各项能力提升,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
另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为留守儿童设立专门寄宿制学校,同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以期掌握每一位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针对当地留守儿童集中办学也为学校开设一些特定课程提供方便。如安全、道德、法制等方面课程,另外,为留守儿童开设地方课程也十分必要,培养下一代发展当地经济,在根源上减少新一代留守儿童的产生刻不容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但是却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上遇到两难问题,其极易在此背景下走下坡路,所以应从实际角度出发,家庭方面,父母和亲人应给予关心和爱护,物质和精神教育均应到位,不能让他们感到被忽视,而学校方面则应在注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引导,遇到错误批评引导、针对优秀表现给予支持和赞扬,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并使得其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02).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