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修身”思想对高校思想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353
张茹蔓

  摘 要:

  古人十分重视修身养性,在《礼记·大学》中有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也说过“修己以敬”可见古代文人对于修身的重要程度。《大学》是儒家思想中主要简述“修身”思想的一部著作,《大学》中的“修身”思想对古人修身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样作为经典,它亦对我们现在的高校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修身途径;高校思想教育;启示

  《大学》是《礼记》中的重要部分,同样是一部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重要观点就是“明明德”、“止于至善”还有“修身”思想。这三种思想相互影响,互相作用。“修身”是“明明德”的根本,只有先修身,才能达到明辨是非,而“明明德”是“修身”的目的,古代儒家文人的理想就是“学而优则仕”即使做不到“学而优则仕”至少“穷则独善其身”。“止于至善”则是对“明明德”的进一步深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古代儒家文人对自己的要求。

  一、 “修身”思想启示我们的高校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习近平同志曾说过,高校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高校的任务。《大学》中所讲的“修身”的目的在于“明明德”,在于“親民”,在于“止于至善”,这与我们目前高校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儒家的“修身”的目的在于为封建阶级服务,而我们的高校培育的人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是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培养的生力军,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向古人的“修身”思想中积极优秀的文化因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重新审视《大学》中的修身思想,传承其重视培养道德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崇尚责任和担当的传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中国的少年的思想文化素质提高了,中国的文化水平就提高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强大了,那这个国家就不会落后,不会挨打。

  《大学》“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具体方法及步骤。古人修身要从自己的内心的世界出发,从自己到他人。当代高校的德育也是从自身从发,由己及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品德提升上去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素养就相应的提高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高校出现了一些与大的时代背景不相符合的错误思潮。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九零后,更有人戏言“今年是90后最后一年高考,明年就是00后的天下了”。我国的九零后大都都是独生之女,从小就被当成“小公主”“小皇帝”对待,在他们中间缺乏分享观念,只能做到“修己”,很少能够“达人”。儒家学说中的“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分析近年来出现在高校中的一些老师学术造假,学术不端、学者注重公里、官员腐败等和学生上课逃课,成为“低头族”,致使部分大学生“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我国高校‘无根之浮萍,无魂之器物。‘无根、‘无魂的大学之道,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和大学人的价值观混乱甚至沦丧”。

  二、 “修身”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虽然《大学》中所讲的“修身”思想一开始是为封建的地主阶级服务的,但是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古代儒家“修身”思想,抛弃那些糟粕的东西,汲取精华的有用的成分。

  《大学》中“明明德”、“止于至善”和“修身”的理念,体现了古人的精神追求,“明礼知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崇尚贤才,厌恶小人,教人向善。儒家人性论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人性本善,《三字经》中“人之初,人本善。”《大学》的“修身”要求人们要明善知耻,古代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视人格的修养,以德纳贤,要求人们德才兼备。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上的要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但是无论哪个层面上的都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要注重思想建设,但是在当今大学教育中却存在着重视智力教育,轻视甚至忽视道德教育的现象,大学出现了“考证热”“出国热”认为只有“硬条件”够好,“软件”都无所谓的错误思想,这对于我们建设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出现正是对于这一错误的反应。习近平同志曾说过:“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代高校学生“修身”的一个根本遵循,是我们必须要弘扬和践行的行为准则。

  学习《大学》中的“修身”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更有利于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6.12.09 [N].人民日报.2016-12-09.

  课题基金: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课题编号:xhmks171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