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养宠物寄托感情,皇帝自然也可能养宠物。而且,在养什么宠物、怎么对待宠物这些问题上,因为完全没有限制,皇帝們尽可由着性子胡来。
有给宠物起雅号的。唐武宗李炎还在做颍王时,王府中就养有许多动物。他将其中可人者列为“十玩”,分别有九皋处士(鹤)、长鸣都尉(鸡)、惺惺奴(猴)、长耳公(驴)、茸客(鹿)、玄素先生(白鹇)、灵寿子(龟)、守门使(犬)、鼠将(猫)、辩哥(鹦鹉)等雅号。
唐朝的皇帝,似乎都爱纵马、斗鸡、打猎、玩鸟,尤其对鸟类更为偏爱。“太宗怀鹞”的典故出自李世民。事情是这样的:李世民得了一只漂亮的鹞子,正架在臂上把玩,抬眼看到魏徵,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魏徵心知有异,就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帝王应戒逸乐,以免玩物丧志的大道理,李世民只好耐着性子听着。等魏徵走后一看,鹞子已经闷死了。
唐玄宗时,闲殿使管理的后宫五坊中,鸟类就占有四坊: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唐玄宗把所养的黄莺称为“金衣公子”,岭南进贡的一只白鹦鹉,则雅号“雪衣娘”。雪衣娘会背诵诗篇、念《心经》,更厉害的是,它会帮唐玄宗赖棋。唐玄宗和杨贵妃、诸王博戏时,一旦皇帝势头不好要输,侍从便赶紧召唤雪衣娘,雪衣娘就飞上棋盘捣乱,棋局也就不了了之。
有爱养大型动物的。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养了一头大象,经过训练后可以在君臣宴乐时像模像样地跪拜起舞。据明朝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记载,元亡后这头大象被朱元璋运至南京,“一日,上设宴使象舞,象伏不起,杀之”。也许是觉得大象比人忠诚,朱元璋让人做了两块木牌,一书“危不如象”,一书“素不如象”,挂在元朝降臣危素的双肩上。明武宗朱厚照则养豹。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武宗的西苑豹房里养了一只土豹,“至役勇士二百四十名,岁廪二千八百石,占地十顷,岁租七百金”。
有给自己的宠物封官的。北齐后主高纬除了大肆给宫女、太监、俳优封官外,他养的狗、马、鹰、鸡也被授以仪同、郡君、开府等官衔,还给它们特制官服、建造官邸,它们甚至可以上朝。
唐昭宗李晔最喜欢的宠物是一只猴子,唐昭宗跟它形影不离,并“赐以绯袍,号孙供奉”。在唐朝,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服绯”,也就是穿大红色的官服,如此说来这位孙供奉的官阶至少也是五品。为此,连年落第的书生罗隐愤愤不平,写了首诗自嘲:“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
有养宠物养到天怒人怨的。《促织》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起因就是明宣宗朱瞻基酷爱斗蟋蟀,每年都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皇帝,层层下达任务,甚至不产蟋蟀的地区也须进献,以致民间发生卖儿贴妇的事。
有面冷心热其实是宠物控的。清朝的雍正皇帝有两只爱犬,一只叫“造化”,另一只叫“百福”。从雍正元年(1723年)到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皇帝十几次下旨,为的就是给爱犬缝制衣服、打造狗窝。
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十二日,雍正皇帝下旨:“给造化狗做纺丝软里虎套头一件。再给百福狗做纺丝软里麒麟套头一件。”仅一个月后,雍正皇帝又下旨:“原先做过的麒麟套头太大,亦甚硬,尔等再将棉花软衬套头做一份,要做小些。”到了雍正十年(1732年),也就是雍正在位的后期,雍正再传旨:“貂皮狗衣一件、猪皮狗衣一件,因圆明园随侍年久,经夏虫蛀落毛,难以应用,欲另换做貂皮衣一件,再做一木匣盛装。”
(隐子摘自岳麓书社《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一书,视觉中国供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