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试在明清仅是一种“入学”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京城及各省城举行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称为“大比”。又因乡试时间是在八月,故又称秋试、秋闱。
在乡试之前,需要先举行一种资格考试,即“科试”。科试由学政主持,考试成绩分为三等,凡考为一、二等者,即取得了乡试资格,其余考为三等者,以及在籍之监生、贡生等,再经学政考试,名为“录科”。录科录取者也可以参加乡试。此外,明清时期还于乡试之年的七月下旬集中举行一次科试的补考。凡科试、录科未取者均可再考一次,称为“录遗”。录遗中的录取者也可以参加乡试。
乡试的考场称贡院,贡院四周墙上遍覆荆棘,故又称“棘围”。考生入围,搜检极严,只准带篮筐、食物、笔、砚等。衣、帽、鞋、袜皆应单层,衣服要拆缝,鞋要薄底,砚台不许过厚,笔管要镂空,甚至连所带的糕饼、馒头等也要切开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对照相貌册核对其体貌特征。倘发现有怀挟片纸只字者,先于场前枷号一个月,然后问罪发落。搜检人员失职同罪。
考生答题之所称“号房”,号房多少视参考人数而定,多者可至九千余间(如顺天贡院),排成数十排,并以《千字文》之“天地玄黄”等字编列序号。每间号房约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房内有两块木板,可上下移动。白天,一上一下,上为桌,下为座;夜晚,上板移至下方,并为卧榻。在整个考试期间,考生吃、住、答题都在此号房内。号房巷口有栅栏门,巷尾有厕所。考生全部入号后,柵栏门即关闭上锁。在考场四周还建有瞭望楼,有人在楼上执勤,可以随时察看考生的一切活动。
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员充任;协助主考的同考官,又称“房官”,则由省内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监考一般由巡抚充任。清代乡试共三场,八月初九考第一场,考经义;八月十二第二场,考论、判、诏、诰、表等;八月十五考第三场,考时务策等。每场都于头一日点名入场,后一日交卷出场。第一场最重要,因为通过对经书微旨的阐发,可以观见考生之心术。而命题则出自“四书”或“五经”。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山东乡试的首场试题“子贡曰譬之宫墙”“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便分别出自《论语》《大学》及《孟子》。试题均于各场考试前一日刻印完毕,并于考试当天的子时发给考生,每人一份。
答题时除对内容有要求外,在形式上也有许多规定,如避讳、抬头(凡涉及当朝名称及尊长时要提格或提行书写)等,且不许出现越幅、曳白及涂改太甚等现象。违者则要被贴出公布,并不准再参加后面的考试。如蒲松龄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应乡试时,卷子答得很好,但因“越幅”,亦被黜落。而所谓“越幅”,即考生在答卷时隔了一页,直接从下一页开始写了。难怪蒲松龄在事后所赋的《大圣乐》词中写道:“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绺魂飞出舍,痛痒全无。”一个小小的疏忽,便决定了考生一生的命运。
考生交卷后,他们的卷子也不能直接交阅卷官评阅,还要先经过弥封、誊录、对读等各项手续。弥封,即将试卷卷面折叠、弥封糊名;誊录,即将考生的“墨卷”由专门的誊录人员用朱笔照抄一遍(以防阅卷官识别字体),称为“朱卷”;对读则是核对朱卷与墨卷是否一致。所有参与这些程序的人员,都分别在试卷的规定位置盖上具有自己衔名的戳记,以示负责。最后,墨卷存外帘,朱卷则送内帘之房官校阅。
房官分头阅卷,并将自己选中的试卷加圈加批推荐给主考,称为“荐卷”。而去取权衡,全在主考。对未被推荐的试卷,主考也会遍加校阅,以防遗珠之憾。对于“落卷”,则分别由同考、主考加上简短的批语,以说明其未被录取的原因。
乡试录取的名额各省不一,一般为数十名,只有顺天(京城地区)乡试的录取者可达一百六十余名。除正榜外,也会有一定数额的“副榜”。放榜之前,还要从外帘调取墨卷,经再次与朱卷核对无误后,才拆开墨卷弥封,揭晓考生姓名,然后写榜。放榜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五至九月十五间,其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又称“桂榜”。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发榜后的第二天,例由巡抚举行宴会,宴请主考、学政、内外帘官及新科举人,席间歌《鹿鸣》诗,故宴会又称“鹿鸣宴”。宴前,还要先发给新举人衣帽等物。
考中举人,便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即使会试未能及第,也已具备做官的资格。如清代顺治时规定,举人会试三科不中者准予铨补知县,一科不中者许就教职。乾隆以后,又定“大挑”之制,即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者用为知县,二等者用为教职。大挑六年一次。
科举时代,秀才要考中举人是很不容易的。正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王子安》中所描写的,“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其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乞丐;点名时被官吏斥骂,似囚犯;入号舍后孔孔伸头,似秋末之冷蜂;出场时精神恍惚,似出笼之病鸟;等待结果时行坐不安,似被絷的猿猴;落榜后神色猝变,似食了毒饵的苍蝇;此后又次次入闱,似年年孵蛋的鸠鸟。
出入考场几十年且又次次铩羽而归的蒲松龄,可谓将秀才应乡试的艰辛可怜之状描绘殆尽。
(小黑孩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