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喜欢上逛菜市场,始于两年前的那个秋天。
那还是个自媒体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年份,我跟另一个业余做博主的女孩聊天,我们从写作遇到的瓶颈聊到每天下班之后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说起知乎和微信上满眼的月收入十万、年收入百万的同行,都觉得自己混得好差。两个人越聊越“丧”,在那条铺满落叶的马路上叹完了一整年的气。
不知怎的就走到了马路尽头的一个菜市场入口,本着“来都来了”的念头,我们往菜市场的深处逛去。
在那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踏进过菜市场。有几个年轻人会去那里呢?又挤又吵,夏天热,冬天冷。平时买东西就在楼下的便利店,每周末去一趟超市进行集中大采购才是生活的常态。
我所习惯的是保鲜柜里微微泛着冷气、套着塑料包装、贴着价签、摆得整整齐齐的蔬菜,还有头也不抬地扫码结账的收银员。所以当我无法辨认出眼前一种形似小葱又像蒜苗的蔬菜时,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打开手机的识图功能。
手机还在不紧不慢地识别,賣菜的大爷已经稳稳地把一个大海碗送到了我面前,无比热情地用方言招呼道:“姑娘,蒜苗要不?特别嫩,特别鲜,你闻闻我这羊肉汤,味儿多窜。”
白瓷碗里,清莹莹的一碗汤,汤里卧着肉片,汤面浮着一层随手撒上去的蒜苗,羊肉汤混含了肉香和蒜苗的清冽,香得像是童年清晨的一场梦,瞬间冲散了前一分钟还让人愁眉不展的“小确丧”。
2
大概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喜欢上了菜市场这个地方。
菜市场里永远是充满生气的。带着小刺的黄瓜绿得抓眼,毛茸茸的桃子像个玩具,连表皮都被丰沛的汁水衬得近乎透明……新鲜的蔬果热情地争着抢着往你眼底钻,丝毫不像它们那些躺在超市保鲜柜里的同类那样高冷。
菜市场里永远是热气腾腾的。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妈妈叮嘱孩子不要走远,妻子回头问丈夫有没有带零钱……
在家附近的菜市场里,我还见过一个孕妇,肚子已经很大了,还在自家的摊位卖菜。每来一个顾客,她都要从椅子上站起来,接过菜,再弯腰去称。
她的丈夫也在忙着,可一闲下来,就会过去握一握妻子的手,也没什么话,两个人就那么相视一笑。
而那时在网上,孕妇一个人乘坐公交车,都要被看到的网友diss(看不惯)。
“都怀孕了老公还不接送,也太‘渣了。”
“谁让她年轻的时候不努力,连车都买不起。”
“穷就不要生孩子,省得让孩子受罪。”
……
而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她没有觉得自己惨,也没有很委屈地觉得老公不爱她,人生皆有不如意时,但至少在那一刻,她是真的幸福。
我很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和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会无限放大一个人心里的黑洞。抑郁、伤心、焦虑、爱而不得……每一种痛苦都能在网络上得到回应并被放大,也让原本只是随口感慨的小情绪变成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3
我也曾拉着即将参加高考的小妹逛过菜市场。
小妹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在一本线边缘徘徊,她越怕自己考不上,就越静不下心来做题;越做不对题,就越觉得自己没希望。“要是考不上重点大学,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是她整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家人轮番劝她,带她出去散心,甚至考虑找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她,但最终让她想通的地方,居然是菜市场。
清晨5点就开始摆摊卖馄饨的夫妻,开了上百公里的货车拉来新鲜葡萄的小伙儿,以及站在案板后手起刀落地切完一扇排骨、抽空就会拿出小镜子照一照的姑娘……还有什么比这些体面活着的普通人更能给人力量呢?
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是简单的,但每种生活都热气腾腾。他们都可以,为什么你不行?
4
我还有一位朋友,每周末必去的地方是肯德基。
她不是爱吃快餐,而是喜欢那种被人包围的感觉,尤其是在周末时,肯德基里大都是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的父母。
朋友的家教极严,在饭桌上拿手扒拉一下头发都要挨一记筷子。她从小就被家长要求必须是第一名,成绩稍微滑坡一点就会被责骂,她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
她在网上找到了不少与她同病相怜的人,委屈感被无限地放大。她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惨的人。
在肯德基里,她见到很多父母:一边说孩子“笨死了,一道题给你讲多少遍还不会”,一边把唯一的一只烤翅往孩子面前推的妈妈;一边抱怨“为了你,我把饭局都推了,你上课还不认真听讲”,一边伸手帮孩子擦嘴的爸爸……
看到这些,她忽然想起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回忆:妈妈在骂完她之后,深夜为她煮鸡蛋面;爸爸在停电的夏天为她扇了一晚上的扇子;父母都打着两份工,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她买了最新款的“文曲星”牌学习机;在家里吃饭时,肉片永远会在她的碗里堆成一座小山……
回忆像潮水一样,瞬间就淹没了她那个“我不被爱”的执念——不是不被爱,只是没有像她所期望的那样被爱而已。可世界上哪有什么完美的爱呢?一边被爱,一边受伤,本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常态,只不过在自己放大了伤害之后,就选择性地忽视了爱的存在。
所以,当你焦虑的时候,不妨摘下耳机,走出家门,到烟火气中去——那里才最治愈。
赞(0)
最新评论